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书坤

作品数:41 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6篇睡眠
  • 16篇睡眠呼吸
  • 16篇睡眠呼吸暂停
  • 16篇通气
  • 16篇综合征
  • 16篇阻塞性
  • 13篇阻塞性睡眠
  • 13篇阻塞性睡眠呼...
  • 13篇阻塞性睡眠呼...
  • 10篇低通气
  • 10篇睡眠呼吸暂停...
  • 9篇低通气综合征
  • 9篇睡眠呼吸暂停...
  • 9篇呼吸暂停低通...
  • 7篇睡眠呼吸暂停...
  • 7篇阻塞性睡眠呼...
  • 7篇阻塞性睡眠呼...
  • 7篇呼吸暂停综合...
  • 5篇脓毒
  • 5篇综合征患者

机构

  • 33篇深圳市龙岗区...
  • 12篇兰州大学第一...
  • 4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兰州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作者

  • 41篇阳书坤
  • 9篇霍开秀
  • 8篇余勤
  • 8篇张佳宾
  • 8篇徐福琴
  • 7篇丘自挺
  • 7篇林士军
  • 7篇许梅妹
  • 7篇陈绍山
  • 6篇谢江霞
  • 6篇王合金
  • 6篇张静
  • 5篇汪小亚
  • 4篇陈兰春
  • 4篇叶建华
  • 4篇陈雄
  • 4篇余坤城
  • 4篇余雪涛
  • 3篇王龙
  • 3篇刘玉春

传媒

  • 4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乳酸清除率和PCT在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和降钙素原(PCT)在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检测65例实施早期目标化治疗(EGDT)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时和入院6h静脉血乳酸、PCT等指标,并计算6h乳酸清除率;根据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根据28d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以6h乳酸清除率≤10%为阈值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以血清PCT活性是否高于本组研究病例中位数分为高PCT组和低PCT组。结果 MODS组和死亡组早期乳酸清除率分别低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MODS组和死亡组PCT分别高于非MODS组和和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乳酸清除率组和高PCT组病死率和MODS发生率分别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P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和PCT对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有较大价值。
谢江霞霍开秀阳书坤刘雪燕余坤城
关键词:急诊脓毒性休克早期乳酸清除率降钙素原预后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在严重脓毒血症患者中的意义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ICU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90例入ICU后发生脓毒症的患者在第1、3、5、7天抽取静脉血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CT水平,同时监测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进行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本组病死15例,治愈75例。病死组在治疗后第5、7天PCT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患者PCT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优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CRP炎症反应参数,动态监测PCT水平变化有助于疾病预后的判断。
丘自挺余雪涛霍开秀阳书坤陈兰春徐福琴
关键词:脓毒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危重患者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及尿酶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敏感指标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的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的相关变化。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仪监测确诊的46例OSAHS患者(OSAHS组)和健康自愿者3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ystatin C水平;采用底物速率法检测尿系列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半乳糖苷酶、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OSAHS组血清Cystatin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尿系列酶活性较对照组升高(P<0.01或P<0.05)。OSAH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常规肾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OSAHS组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495,P<0.05),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6、-0.465,P<0.001);NAG和GGT与AHI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0、0.495,P<0.001),而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453、-0.428和-0.501、-0.480,P<0.05)。结论OSAHS患者肾功能损害指标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显著升高,提示OSAHS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且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变化早于常规肾功能指标的变化。血清Cystatin C水平及尿系列酶活性是监测OSAHS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余勤汪小亚岳红梅张佳宾阳书坤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胱蛋白酶抑制剂C尿系列酶肾功能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放置牙垫与否的疗效比较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不放置牙垫与放置牙垫的优缺点,寻求一种安全、舒适、有效地方法。方法第1步:将8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不放置牙垫;对照组放置牙垫。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损伤和(或)感染、导管移位、咬管及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第2步:将8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分为清醒组和昏迷组,其中清醒组36例,昏迷组44例。第3步:将清醒组中不放置牙垫的患者定为A组,共15例,放置牙垫的患者定为B组,共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损伤和(或)感染、导管移位、咬管及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第4步:将昏迷组中不放置牙垫的患者定为C组,共25例,放置牙垫的患者定为D组,共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损伤和(或)感染、导管移位、咬管及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结果不放置牙垫的患者均未发生导管移位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口腔损伤和(或)感染的只有2例,而放置牙垫的患者发生导管移位5例,非计划性拔管2例,发生口腔损伤和(或)感染的有10例。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不放置牙垫,可减少口腔损伤或感染的几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而且不会导致导管移位或非计划性拔管。
徐福琴叶德琴霍开秀阳书坤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牙垫清醒昏迷
依达拉奉对小鼠脑损伤后脑功能的保护机理
2014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小鼠脑损伤后脑功能的保护机理。方法:取健康小鼠40只,制作脑损伤模型,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给予依达拉奉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测定并比较两组SOD、MA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建模后身体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SOD、MAD和S-100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对于保护小鼠脑功能、避免大脑血塞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高占良王合金何建凡阳书坤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损伤脑功能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肝损害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是否存在肝损害及其可能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中、重度SAHS患者134例和健康对照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体重指数(BMI)分为SAHS肥胖组69例、SAHS非肥胖组65例和对照肥胖组30例、对照非肥胖组30例,观察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脂(TG)和胆固醇(CHO)水平的变化,肝脏彩超形态学表现,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生率,并对SAHS组血清ALT、AST水平与睡眠监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AHS患者血清ALT、AST、GGT、TG和CH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SAHS组发生NAFLD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AHS肥胖组肝损害与非肥胖组无明显差别(均P>0.05)。SAHS组血清ALT和AST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正相关(r分别为0.601和0.352,均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r分别为-0.513和-0.442,均P<0.05)和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r分别为-0.461和-0.305,均P<0.05)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SAHS组血清ALT水平与患者AHI和LSaO2呈线性回归关系(P<0.01)。结论:SAHS患者确实存在肝损害,发生NAFLD的几率明显增高,肝酶水平与患者AHI、LSaO2密切相关,慢性间歇性低氧可能是造成肝损害的独立相关因素。
谢江霞岑慧阳书坤余坤城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肝损害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慢性间歇性低氧
外源性类脂性肺炎一例报告被引量:3
2016年
类脂性肺炎(lipoid pneumonia)或称脂质性肺炎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分为内源性类脂性肺炎(endogenous lipoid pneumonia)和外源性类脂性肺炎(exogenous lipoid pneumonia)。内源性类脂性肺炎又称胆固醇性肺炎(cholesterol pneumonia),主要是由骨折、肺癌、错构瘤、脂肪瘤、脂肪肉瘤等疾病所引起[1]。外源性类脂性肺炎多由误吸汽油、柴油、石蜡油、鱼肝油等矿物质油、植物油、
林士军刘玉春阳书坤陈绍山鲁沈源陈威娜朱日飞
关键词:外源性文献复习
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经过GINA方案或中国哮喘防治指南规范化治疗后,获得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整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和住院部的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
林士军阳书坤叶建华陈绍山陈雄张静陈威娜朱日飞唐智翔
肺保护性通气对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LTV)加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MV)治疗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以28例常规潮气量(8~12ml/kg)MV为对照组,30例小潮气量(5~7ml/kg)加用PEEP的MV模式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气,RR、HR、MAP、CVP、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发生率及ARDS病死率。结果两组PaO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观察组PaCO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6例VILI、4例MODS及死亡3例,对照组13例VILI、7例MODS、死亡5例。结论在ARDS治疗中采用小潮气量加PEEP及允许范围内高碳酸血症(PHC)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明显改善缺氧,减少VILI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丘自挺霍开秀阳书坤章桂喜何明钎
关键词:胸部损伤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保护性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前状态分子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栓形成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OSAHS患者56例和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抗凝血酶(AT)水平,采用底物发光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OSAHS组血清GMP-140、v WF、Fbg、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AT、t-PA水平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GMP-140、v WF、Fbg、PAI-1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507,0.411,0.392和0.458,均P<0.05)。血清AT、t-PA水平与IMT呈负相关(r=-0.401,-0.367,均P<0.05)。OSAHS患者GMP-140、v WF、t-PA水平与IMT成线性回归关系。结论:OSAHS患者存在着明显的PTS,同时颈动脉内膜增厚明显,PTS是导致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重要因素之一。
余坤城谢江霞阳书坤张晓瑜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栓形成前状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