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闻德生

作品数:175 被引量:293H指数:12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社科联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0篇机械工程
  • 9篇矿业工程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6篇定子
  • 64篇双定子
  • 47篇液压
  • 38篇柱塞
  • 33篇传动
  • 27篇柱塞泵
  • 21篇多输出
  • 21篇转矩
  • 19篇轴向
  • 19篇轴向柱塞
  • 19篇滚柱
  • 18篇液压马达
  • 16篇轴向柱塞泵
  • 15篇差动连接
  • 13篇转子
  • 12篇流体传动
  • 12篇流体传动与控...
  • 11篇自冷却
  • 11篇开路式
  • 11篇功率

机构

  • 172篇燕山大学
  • 6篇河北师范大学
  • 5篇上智大学
  • 5篇邯郸钢铁股份...
  • 3篇唐山师范学院
  • 3篇北京首钢设计...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山西工程职业...
  • 2篇交通运输部北...
  • 1篇黄淮学院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东北重型机械...

作者

  • 173篇闻德生
  • 60篇吕世君
  • 34篇闻佳
  • 18篇潘景昇
  • 18篇高俊峰
  • 17篇刘巧燕
  • 15篇谢启文
  • 14篇蔡星周
  • 12篇潘雷
  • 12篇潘景升
  • 9篇陈帆
  • 8篇邢世凯
  • 8篇王京
  • 7篇周聪
  • 6篇杨杰
  • 6篇周瑞彬
  • 6篇张凯明
  • 6篇郑珍泉
  • 6篇张三喜
  • 6篇马光磊

传媒

  • 14篇农业机械学报
  • 12篇现代制造工程
  • 12篇机床与液压
  • 9篇石材
  • 8篇液压气动与密...
  • 8篇液压与气动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燕山大学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公路与汽运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流体传动与控...
  • 2篇工程科学与技...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3篇2018
  • 14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18篇2005
  • 11篇2004
  • 19篇2003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超高压溢流阀被引量:1
1993年
目前广泛应用的溢流阀,无论是直动的还是差动的,大多只适用于40MPa以下而不适用于40MPa以上的超高压压力控制,特别是大流量超高压控制就更不易实现了。为此我们研制了可以实现超高压压力控制的新型阀——串联溢流阀,并通过实践验证了其原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1 串联溢流阀原理由于以前没有超高压大流量柱塞泵,所以配用广泛应用的一般溢流阀就可以了。
闻德生王宝华
关键词:溢流阀
基于动网格技术的双定子马达配流结构优化被引量:2
2019年
为消除双定子叶片马达的配流冲击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双定子马达的配流结构进行改进,即开设闭死压缩角与闭死膨胀角,有效实现预升压和预卸压。推导了双定子马达的闭死角数学模型,并对预升压与预卸压过程中闭死容腔内的压力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动网格及其UDF(用户自定义函数)编程技术对双定子马达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现有双定子马达相比,开设闭死角可以有效地减轻双定子马达的高压回流冲击以及压力突变的现象,使过渡区中油液压力的变化趋于平缓。
刘巧燕闻德生吕世君
关键词:动网格
双定子泵对液压缸传动中液压冲击的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减小液压冲击对液压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新型双定子泵为动力元件的液压传动系统,在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特点之后,对该新型传动系统换向时的液压冲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AME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回路不但能够实现多种压力和速度的变化,并且换向冲击也比传统的控制回路要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回路的效率,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刘巧燕闻佳高俊峰闻德生
关键词:控制回路液压冲击液压缸
双定子单作用液压马达转矩脉动研究被引量:30
2013年
为了解双定子单作用液压马达的性能,在探讨双定子单作用液压马达理论排量和理论转矩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滑块数对液压马达转矩脉动的影响,得出液压马达滑块数与转矩脉动的数学关系式。结果表明,滑块个数为奇数的液压马达的转矩脉动小,进一步推导出滞后角对液压马达差动连接和内、外马达同时工作时的转矩脉动影响。
闻德生常雪张少波王远孔维涛
关键词:差动连接转矩脉动
多路进油全流量自冷却双端面配流斜盘型轴向柱塞泵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路进油完全流量自冷却的双端面配流斜盘型柱塞泵。所述柱塞泵在泵壳上开有1‑3个圆形进油口,所述圆形进油口开在泵壳的中间位置。所述柱塞泵吸入的凉油首先对缸体和柱塞摩擦副进行冷却;之后一路经过壳体与缸体之间...
闻德生闻佳
文献传递
内外啮合齿轮泵对并联齿轮马达系统输出特性
2015年
介绍了内外啮合齿轮泵和并联齿轮马达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对由二者构成的液压传动系统的输出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得出该系统中马达的转速和转矩特点,结合泵的11种不同流量输出和马达的4种连接方式,得到了一系列的转速和转矩系数,并进一步扩展得到了该类传动的转速、转矩输出规律。
高俊峰闻佳刘巧燕闻德生
关键词:传动系统
双定子单作用液压马达转子径向受力特性被引量:3
2015年
双定子单作用液压马达有内外马达分别单独工作、内外马达联合工作、内外马达差动工作4种工况,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转子的受力状况及奇、偶叶片数对转子受力的影响,推导出了各工况下转子受力的表达式,同时根据液压马达样机参数采用MATLAB对转子受力情况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转子在4种不同受力状态下所受径向力都在一定范围内做周期性的变化,与传统叶片马达相比,双定子马达转子径向受力较好,且奇数叶片时的转子受力状态更好,为双定子单作用液压马达变量机构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闻德生刘巧燕刘忠迅高俊峰周瑞彬
关键词:流体传动与控制差动连接受力特性
双定子单作用叶片泵闭死容腔的压力特性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减小双定子单作用叶片泵必死容腔压力的突变和冲击,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分析了在泵的3种工作方式下预升压的减振槽对闭死容腔压力变化的分布及影响。结果表明:配流盘上开设预升压减振槽可以有效改善闭死容腔的压力突变及冲击现象;与不计泄漏相比,计入与闭死容腔有关摩擦副的泄漏可以使闭死容腔压力的升高更加平缓,且对预升压效率影响很小;内、外泵联合工作时,闭死容腔预升压力及压力变化速率要高于其各自单独工作时的压力及变化速率,故在设计减振槽时应首先满足内、外泵单独工作时的预升压需要,再与内、外泵联合工作时的情况进行耦合优化。
闻德生王京高俊峰周聪
关键词:流体传动与控制双定子减振槽
双定子力偶型液压马达与其转子径向受力特性被引量:1
2019年
提出了力偶原理液压马达,分别对不同作用形式下的3种力偶原理进行阐述,并以转子径向受力为出发点,分析了马达的叶片数与力偶的关系,得出叶片数为偶数的偶数作用液压马达以及叶片数能够被作用数整除的奇数作用液压马达才能称为力偶原理液压马达。最后以双定子力偶马达为例对转子的径向受力状况进行分析,建立双定子液压马达在4种不同工作方式下的转子径向受力数学模型,分析了马达在4种不同工作方式下的转子径向力特点,同时搭建实验平台对双定子力偶型液压马达样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下,作用在转子上的径向力的大小以及作用位置均呈现周期性变化,且内、外马达差动工作时转子径向受力最小,内马达与外马达单独工作时分别次之,内、外马达联合工作时最大。
刘巧燕闻德生吕世君高俊峰
关键词:双定子差动连接
液压同步多马达与传统同步马达的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为研究新型液压同步多马达(简称液压多马达)的同步特点,并分析其同步性能,把液压多马达用作同步马达应用在同步回路中,设计液压多马达的同步回路;对新型多马达同步回路和传统同步马达同步回路所实现的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液压多马达的自身结构来研究影响其容积效率的因素;利用已加工出的液压多马达样机,组成三液压缸同步液压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液压多马达驱动多缸同步回路的同步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液压多马达同步回路能够完全实现传统同步马达同步回路的功能,并且马达使用数量少,能够实现不同缸径液压缸同步,同步精度高(1.0%~1.7%).
闻德生甄新帅陈帆姜凤商旭东
关键词:流体传动与控制液压同步回路同步马达容积效率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