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西文

作品数:32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引流
  • 7篇尿激酶
  • 7篇激酶
  • 7篇出血
  • 6篇血肿
  • 6篇引流术
  • 6篇脑膜
  • 6篇高血压
  • 5篇硬脑膜
  • 5篇双腔管
  • 5篇膜下
  • 5篇脑室
  • 4篇血压
  • 4篇引流治疗
  • 4篇硬脑膜下
  • 4篇硬脑膜下血肿
  • 4篇溶解术
  • 4篇双腔管冲洗
  • 4篇尿激酶溶解
  • 4篇慢性

机构

  • 20篇菏泽市立医院
  • 13篇菏泽医学专科...
  • 2篇青岛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2篇郭西文
  • 15篇梁宪坤
  • 9篇张全忠
  • 9篇张宏图
  • 8篇宋景元
  • 7篇王琪
  • 7篇李忠山
  • 6篇王刚
  • 6篇李文帅
  • 5篇徐文涛
  • 5篇王洪波
  • 4篇任建军
  • 4篇陈宝琅
  • 4篇贤俊民
  • 4篇季秀丽
  • 3篇张信芳
  • 2篇丰育功
  • 2篇王芳
  • 2篇朱明启
  • 2篇姜海涛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会神...
  • 3篇菏泽医学专科...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医药世界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序贯干预在双腔硅胶管冲洗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探讨序贯干预处理在经双腔硅胶管冲洗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时的作用及技术要点。方法将81例高血压脑室出血被随机分为序贯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经双腔硅胶管冲洗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清除脑室内积血;序贯干预组在冲洗引流期间给予序贯干预处理;观察记录两组带管时间、尿激酶用量、并发症无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序贯干预组患着带管及住院时间短、尿激酶注入次数及用量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序贯干预使经双腔硅胶管冲洗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室出血变得高效、安全,且简单、易行。
郭西文季秀丽王芳王洪波张宏图梁宪坤
关键词:冲洗引流脑室出血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探讨脑积水分流术后并发症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方法、结果及并发症情况。
任建军梁宪坤郭西文李文帅
钻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2002年
目的探讨钻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CSD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48例经钻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术治疗的 CS-DH患者的临床、神经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48例中 46例一次性手术治愈 ,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 ,所有患者中未发现张力性气颅、急性术后颅内血肿、癫发作等并发症。结论钻孔双腔管冲洗引流术治疗 CSDH可保持引流通畅 ,血肿廓清彻底 。
郭西文
关键词: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双腔管冲洗CSDH
钻孔后双腔管冲洗引流治疗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2009年
目的:探讨双腔管冲洗引流术(double-cavity cannula irrigation and drainage,DCCID)在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bilateral chronic subduralhem atoma,BCSDH)治疗中的作用及方法。方法:19例BCSDH在仰卧、头偏、一次手术准备条件下完成双侧钻孔冲洗并双腔管置入。术后通过双腔管置换出颅内积气;对未全液化及术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通过注入尿激酶进行溶解、冲洗、引流。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情即获改善,18例患者通过冲洗置换出颅内积气,5例未全液化或术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通过注入尿激酶溶解避免了开颅或再次钻孔引流。未发生张力性气颅、感染、癫痫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未发现血肿复发。结论:DCCID使BCSDH手术简单、安全、有效、手术并发症及血肿复发发生率低,且使未全液化血肿及术后硬脑膜下出血者避免了开颅或再次钻孔引流术。
郭西文
关键词:血肿硬膜下引流术
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变化及干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对重症颅脑疾病患者血气等呼吸参数的影响及简易呼吸罩的干预效果。方法120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观察切开前及切开后是否在呼吸罩下呼吸时血气参数及呼吸罩内、外气体湿、温度差异。结果各组气管切开后低氧血症、酸中毒得到纠正;呼吸罩下呼吸患者氧分压、氧饱和度显著高于非呼吸罩下呼吸者,而呼吸性碱中毒发生率低(P〈0.05);非呼吸罩下呼吸时发生的呼吸性碱中毒可通过呼吸罩下呼吸纠正;呼吸罩下气体的温度、湿度高于病室内气体(P〈0.01)。结论气管切开在改善重症颅脑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同时,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等并发症;简易呼吸罩下呼吸可进一步改善气管切开患者氧供,防治气管切开后酸碱平衡失调和改善吸入气体的温、湿度。
郭西文
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血气分析
双腔管冲洗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双腔管冲洗引流术(DCCID)在高血压脑室内出血(HIVH)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16例HIVH患者行侧脑室额角双腔管置入及冲洗引流术,并利用内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脑室内血肿,术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12例患者通过外管抽出血凝块,108例在96h内脑室恢复通畅;并发颅内积气8例、穿刺道出血3例、颅内感染5例;6个月内获随访者病死率为12.9%,存活者恢复良好率71.6%。结论DCCID使尿激酶注入溶解术简单、高效,脑室内血肿廓清快而彻底,从而改善HIVH预后。
郭西文
关键词:高血压脑室出血尿激酶
LVIS支架辅助栓塞急性期破裂颅内宽颈动脉瘤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急性期破裂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LVIS支架在急性期辅助栓塞治疗48例(共48枚动脉瘤)破裂颅内宽颈动脉瘤,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并发症、动脉瘤栓塞程度以及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48例动脉瘤的支架均完全释放(100%)。术后即刻栓塞结果:RaymondI级栓塞25例(52.1%),Ⅱ级栓塞18例(37.5%),Ⅲ级栓塞5例(10.4%)。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其中2例发生在术中,2例发生在术后24h内,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后血栓消失,其中1例遗留永久性偏瘫。1例支架未完全打开,给予球囊扩张后血流明显改善。2例患者的动脉瘤在术中破裂出血,经继续填塞弹簧圈后出血控制。其中39例(81.2%)术后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7.8±3.6)个月(6~11个月),35例动脉瘤完全闭塞(89.7%)。3例动脉瘤稳定(7.7%),1例动脉瘤复发(2.6%)。术后所有动脉瘤均未发生再出血。46例经6个月随访,疗效良好者(mRS评分0~2分)38例,疗效不良者(mRS评分3~5分)8例,良好率为82.6%(38/46)。结论LVIS支架在辅助栓塞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可行,为其治疗提供了新材料。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李文帅张信芳徐文涛李玉文夏卫东郭西文王琪梁宪坤宋景元张全忠
关键词:动脉瘤栓塞治疗性
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2011年
鞍结节脑膜瘤为颅内常见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脑膜瘤的5%~10%。肿瘤位置较深且与视交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垂体柄、下丘脑和第三脑室底部等重要解剖结构毗邻关系复杂,手术切除难度大。笔者对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6月-2010年6月诊断治疗的13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梁宪坤李文帅张全忠郭西文王琪宋景元
关键词:蝶鞍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
枕下小骨窗切除小脑扁桃体治疗ChiariⅠ畸形
目的探讨Chiari I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1例患者中女13例,男8例。所有患者均有感觉障碍,9例有运动障碍,MR示21例患者均存在脊髓空洞,
梁宪坤王洪波李文帅贤俊民郭西文任建军王刚徐文涛王琪宋景元张宏图朱明启
小脑浅静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观察小脑浅静脉的显微解剖结构。方法利用20具(40侧)尸头标本,动、静脉分别用红蓝色乳胶灌注,在显微镜下观察小脑浅静脉的构成并测量相关的数据。结果小脑浅静脉的构成中,15具标本的小脑中央前静脉纤细,外径平均为(1.1±0.14)mm;5具标本粗大,外径平均为(2.0±0.20)mm。20具标本(40侧)小脑前静脉均可见,管径平均为(1.05±0.31)mm。上蚓静脉前组共51支,主干外径平均为(0.9±0.30)mm;上蚓静脉后组65支,外径平均为(0.9±0.33)mm。小脑半球上表面的静脉:前组共31支,管径平均为(1.3±0.13)mm;后组共68支,管径平均为(1.3±0.21)mm;小脑后下静脉共82支,主干外径平均为(1.9±0.23)mm,分支外径平均为(1.3±0.35)mm。结论小脑静脉管径较细,构成变异性大,但其静脉的分布及走行仍有规律可寻。这对小脑及脑干病变手术入路的设计可提供形态学上的帮助,有利于静脉的保护,减少手术并发症。
贤俊民李进军张宏图郭西文梁宪坤张全忠丰育功
关键词:脑静脉神经解剖学显微手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