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霞 作品数:4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石家庄市妇产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足月小于胎龄儿脐血血红蛋白氧合酶-1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氧合酶/一氧化碳(HO-CO)系统与足月小于胎龄儿(SGA)发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2004年11月-2005年11月正常分娩的足月SGA(非匀称型SGA)50例。其中母亲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为SGA1组(30例),母亲患中重度PIH为SGA2组(20例),健康足月适于胎龄儿(AGA)20例为对照(AGA组)。新生儿娩出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标本,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红蛋白氧合酶-1(HO-1)的活性,用Chalmers血红蛋白结合及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测定血浆碳氧血红蛋白(HbCO)质量分数。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重比较,直线回归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GA1组及SGA2组脐血HO-1活性、HbCO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AGA组(P<0.01)。SGA1组与SGA2组脐血HO-1活性、HbCO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0.05)。AGA组、SGA1组及SGA2组脐血HO-1活性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呈正相关(Pa<0.05)。结论SGA脐血HO-1活性显著低于ASA,AGA和SGA脐血HO-1活性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均呈正相关,说明脐血HO-1活性与胎儿宫内发育及新生儿营养状况有关。 邵勤 戎小平 江莲 孟繁妔 郭秀霞关键词:小于胎龄儿 脐血 一氧化碳系统 新生儿HIE血清IL-6、IL-8与TNF-α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1 2001年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外周血IL -6、IL -8与TNF -α变化的临床意义 ,采用放射免疫法 ,对生后 1天 ( 2 4小时内 )、3天及 7天检测了 40例HIE患儿及 40例正常新生儿外因血IL 6、IL 8与TNF α水平。结果显示 ,与正常新生儿比较 ,HIE患儿生后 1天血清IL -6水平分别为 ( 5 2 6± 2 4 5 )对 ( 80 2± 2 9 4)ng L(P <0 0 1) ,IL -8分别为 ( 0 47± 0 13)对 ( 0 6 8± 0 16 ) μg L(P <0 0 1) ,TNF -α分别为( 1 18± 0 31)对 ( 0 91± 0 30 ) μg L(P <0 0 1) ,而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 ;至生后 1周IL -6、TNF -α恢复至正常 ,与对照组水平相比P >0 0 5 ,而IL -8则仍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 (P <0 0 1)。因此 ,认为围产期窒息与HIE患儿外周血IL -6与IL -8水平减低 ,TNF -α水平升高 ;它们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某些发病过程。 刘敬 吴广琴 郭秀霞 张霞 李雪梅关键词:HIE IL-6 IL-8 TNF-Α 缺氧缺血性脑病 足月小于胎龄儿脐血中HO-1测定及其与小于胎龄儿发病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HO-CO系统与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发病的关系及相关机制,为SGA的病因学防治开辟新思路。方法:选择2004年11月~2006年11月间正常分娩的足月小于胎龄儿(非匀称型SGA)50例(其中母亲无妊高征为SGA1组30例,母亲患中重度妊高征为SGA2组20例),以健康足月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20例为对照(AGA组)。于新生儿娩出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标本并留取近胎盘处脐带标本,分别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生儿脐血中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活性,用Chalmers血红蛋白结合及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测定脐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百分含量,并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新生儿脐血管上HO-1的表达。结果:①SGA1组及SGA2组脐血HO-1活性、HbCO百分含量均显著低于AGA组(P<0.01)。而SGA1组与SGA2组脐血HO-1活性、HbCO百分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GA组、SGA1组及SGA2组脐血HO-1活性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P<0.05)。③脐血管上HO-1的表达:SGA1组和SGA2组与AGA组比较HO-1表达强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GA1组与SGA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HO-1活性与胎儿宫内发育及新生儿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邵勤 戎小平 江莲 郭秀霞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 小于胎龄儿 脐血 足月小于胎龄儿脐血中血红素氧合酶-1的测定及其在脐血管上的表达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HO-CO系统与小于胎龄儿(small forgestational age,SGA)发病的关系及相关机制,为SGA的病因学防治开辟新思路。方法选择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间正常分娩的非匀称型SGA50例(其中母亲无妊高征为SGA1组30例,母亲患中重度妊高征为SGA2组20例),并以健康足月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组)20例为对照。于新生儿娩出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标本并留取近胎盘处脐带标本,分别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生儿脐血中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活性,用Chalmers血红蛋白结合及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测定脐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百分含量,并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新生儿脐血管上HO-1的表达。结果(1)SGA1组及SGA2组脐血HO-1活性、HbCO百分含量均显著低于AGA组(P<0.01)。而SGA1组与SGA2组脐血HO-1活性、HbCO百分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GA组、SGA1组及SGA2组脐血HO-1活性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P<0.05)。(3)脐血管上HO-1的表达:SGA1组和SGA2组与AGA组比较HO-1表达强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GA1组与SGA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戎小平 邵勤 郭秀霞 江莲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 小于胎龄儿 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