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油菜
  • 2篇抗病
  • 2篇抗病性
  • 1篇菌核
  • 1篇菌核病
  • 1篇抗菌核病
  • 1篇抗性
  • 1篇几丁质
  • 1篇几丁质酶

机构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郭益红
  • 2篇陈云坪
  • 2篇张学昆
  • 2篇唐章林
  • 2篇李加纳
  • 2篇谌利
  • 1篇陈洪源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油菜几丁质酶的特点及其与抗菌核病的关系被引量:6
2001年
通过测定甘蓝型油菜西农长角几丁质酶对底物的特异性等性质 ,结果表明 ,几丁质酶以脱乙酰化几丁质 7B(乙酰化程度为 30 % )为底物时活性最高 ,而对 8B ,9B ,10B(乙酰化程度为 2 0 % ,10 % ,0 % )和菌核菌细胞壁的活性较低。几丁质酶活性的最适宜反应温度为 30℃~ 40℃ ,并在 2 5℃以下时活性大大降低 ,这与菌核菌生长和入侵的最适温度15℃~ 2 5℃不一致。西农长角的种子中几丁质酶的活性很强 ,发芽后逐渐下降 ,到第 5天时开始提高。研究还发现 ,不同类型和抗性油菜材料的几丁质酶活性和对菌核菌的抗性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 ,这表明几丁质酶在提高油菜的抗菌核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张学昆李加纳唐章林谌利陈云坪陈洪源郭益红
关键词:油菜几丁质酶菌核病抗病性
脱乙酰化几丁质的乙酰化程度对诱导油菜抗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02年
对甘蓝型油菜“西农长角”发芽 5d的幼苗子叶进行涂抹抗性诱导效应及基机理的影响研究表明 ,脱乙酰化几丁质对抗性的诱导与水扬酸 (SA)相似 ,但乙酰化程度对诱导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并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随乙酰化程度增加而提高 ;而几丁质酶活性则随乙酰化程度增加而下降 ,只有完全脱乙酰化 (D .A .为 0 % )的 10B和GC能诱导酶活性提高 ,而D .A .为 10 %、2 0 %、30 %的 7B、8B和 9B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能被诱导而比对照高 ,但乙酰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张学昆唐章林谌利郭益红陈云坪李加纳
关键词:油菜抗病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