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旗 作品数:14 被引量:111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多导睡眠图导向下的Quisi快速检测法建立及其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张明岛 陈兴时 王红星 楼翡璎 王继军 郭旗 高存友 刘效巍 梁建华 陈欣伟 陈冲 该项目选择常见的失眠症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多导睡眠图引导下Quisi快速检测法建立,并用于失眠症整夜监测。在此基础上,提出失眠症实验室量化标准。对部分失眠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做作了用药后睡眠脑电的变化跟踪监测。研究表明...关键词:关键词:失眠症 多导睡眠图 QUISI 强制戒毒人员童年期创伤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共情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强制戒毒人员的童年创伤、共情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共情商数问卷(EQ)和人格诊断问卷反社会人格障碍分量表对574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施测。结果:(1)童年创伤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得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共情与童年创伤、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得分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2)童年创伤可以通过共情的中介作用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产生影响。结论:共情在童年创伤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任怡臻 周海波 杨红敏 王思远 郭旗 周世杰关键词:强制戒毒人员 共情 3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特征及其心身状况 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了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患者的睡眠特征和心身状况。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分析仪 (PSG)、SCL -90对 3 0例SAS患者和 2 8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检查。结果 :病例组存在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 ,其SCL -90总因子分以及躯体化、强迫、敌意、抑郁、焦虑和附加因子分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SAS患者的心身症状严重程度与总睡眠时间、夜间觉醒时间呈较强负相关 (r =-0 83 ,-0 87) ,与夜间觉醒时间所占比例呈较强正相关 (r =0 71)。结论 :SAS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心身健康状况较差 。 岳伟华 刘破资 郝伟 郭旗 苏中华 王厚亮关键词:睡眠特征 多导睡眠仪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身状况 症状自评量表 失眠症的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 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索建立失眠症的多导睡眠图(PSG)模式。方法应用日本 Nihon Kohden 公司的 Neurofax-1518K 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技术,对39例失眠症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者进行 PSG 全夜监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失眠症组的 PSG 表现为:睡眠总时间减少(正常组464.1±22.9分,失眠症组359.7±31.5分,P<0.01),睡眠潜伏期延迟(正常组19.9±9.8分,失眠症组31.5±18.4分,P<0.01),醒觉次数多(正常组1.4±0.7次,失眠症组4.9±2.1次,P<0.01),睡眠效率低(正常组94.6±5.1%.失眠症组84.7±8.3%.P<0.01),第一阶段睡眠增加(正常组9.1±1.9%,失眠症组27.9±17.9%,P<0.01),第二阶段睡眠下降(正常组56.2±4.7%,失眠症组45.9±17.7%,P<0.01),第3,4阶段睡眠降低(正常组16.7±4.9%.失眠症组9.1±5.1%,P<0.01),REM 睡眠潜伏期缩短(正常组87.8±11.7分,失眠症组53.8±19.7分,P<0.01)。此外,失眠症组有8例(N=8/39,20.5%)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效率综合分析正常,但患者主诉"无睡眠感",有"主观性失眠"存在。结论失眠症患者 PSG 存在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和 REM 值的变化。睡眠潜伏期延迟和慢波睡眠 S_1增加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本组研究还发现失眠症患者中有一部分对象可能属于"主观性失眠"。 张明岛 陈兴时 王红星 楼翡璎 郭旗 王继军 梁建华 陈欣伟 高存友 刘效巍 李峰关键词:失眠症 多导睡眠描记术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体重指数及睡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02年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leep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SAHS). Methods: Ninety adult patients with SAHS were evaluated with polysomnogram (PSG) and BMI. Results: The PSG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a disrupted sleep pattern in SAHS. The sleep efficiency, REM period, hypopnea index, arterial SaO2 in wakeing time and variance of heart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ree groups with different BMI( P <0.05). Conclusion:Different BMI may affect the sleep quality and oxygen saturation in patients with SAHS. 倪明 傅柳英 刘破资 郭旗关键词:体重指数 重性抑郁症患者匹茨堡睡眠量表评估和多导睡眠脑电图的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在所有的与失眠相关的精神障碍中,抑郁症是最常见。有研究表明约90%的抑郁症患者会抱怨睡眠质量问题。自从20世纪70年代首次报告了抑郁症快速眼动睡眠(REM)潜伏期缩短,睡眠剥夺可减轻抑郁症状后,一些睡眠研究涉及到有关抑郁症病因学假设,但是机制并不清楚。 杨坤 谢光荣 胡义秋 毛富强 郭旗关键词:重性抑郁症 睡眠脑电图 量表评估 快速眼动睡眠 睡眠剥夺 脑死亡的脑循环和脑功能特征 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和器官移植学科的发展,脑死亡的脑循环和脑功能特征,以及判定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脑死亡概念自首次提出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讨论和发展。1959年,法国学者P.Mollaret和M.Goulon在第23届国... 郭旗 彭瑛 龚湘秀 刘芹文献传递 多导睡眠图导向下Quisi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失眠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在多导睡眠图引导下建立 Quisi 快速检测法,并探讨 Quisi 在失眠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9例失眠症患者和33名正常受试者同时作 Quisi 和多导睡眠图(PSG)检测。并以日本 SEEG-1518K 为检测标准,与德国 Quisi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在33名正常对照组中,除暂停、伪迹和第3、第4阶段4项睡眠参数 Quisi 和 PSG 两工具不能比较外。其他12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9例失眠症组 Quisi 和 PSG 两工具比较见相同结果。(2)在多导睡眠图导向下,失眠症组与正常对照组 Quisi 比较,主要见:实际睡眠时间减少[分别为361.0±29.4 min 和462.9±21.2 min,P<0.01],睡眠潜伏期长[分别为33.3±17.9 min 和20.2±9.6 min,P<0.01],醒觉时间长[分别为38.0±15.9 min 和18.9±5.7 min,P<0.01],睡眠效率低[分别为84.3±9.1 min 和95.0±4.9 min,P<0.01],第一阶段睡眠百分比高[分别为26.4±15.5 min 和9.0±1.8 min,P<0.01],第三阶段睡眠百分比低[分别为6.2±3.9 min 和10.9±3.7 min,P<0.01]和伪迹百分比高[分别为7.5±2.1 min 和2.8±1.1 min,P<0.01]。结论 Quisi 检测失眠症作用与 PSG 相似,在心理咨询、外出巡诊和家庭病床上有应用前途。运用 Quisi 技术评估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生理学异常,更为快速简便和客观科学。 陈兴时 张明岛 王红星 楼翡璎 梁建华 陈欣伟 李峰 刘效巍 郭旗关键词:QUISI 多导睡眠图 失眠症 脑电生理学 三唑仑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脑电的影响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应用多导睡眠图(PSG)探讨三唑仑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对28例失眠症患者连续进行4夜 PSG 描记,其中第3、4晚上睡前予0.5mg 三唑仑,观察用药后 PSG 的变化。正常对照组33名,作2夜适应和基础 PSG 监测。结果失眠症患者服用三唑仑后夜间 PSG 显示睡眠效率提高[基线睡眠值(86±9)%,第3晚服药后(91±8)%,第4晚服药后(92±4)%,F 值6.143,P<0.01],觉醒时间减少[同前,(39±17)min,(29±8)min,(23±7)min,F 值13.211,P<0.01],S_1减少[同前,(31±18)%,(23±11)%,(16±6)%,F 值9.707,P<0.01],S_2增加[同前,(45±17)%,(59±18)%,(60±6)%,F 值10.104,P<0.01],睡眠潜伏期缩短[同前,(35±18)min,(28±17)min,(21±11)min,t 值4.947,P<0.05]。结论短半衰期催眠药三唑仑不仅能改善患者对睡眠的主观评价,还对夜间睡眠脑电有影响。 张明岛 陈兴时 王红星 楼翡璎 王继军 刘效巍 陶明毅 张海音 郭旗关键词:失眠症 三唑仑 催眠药 多导睡眠描记术 脑死亡判定和确诊性实验的方法学 被引量:3 2010年 1脑死亡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1959年,法国学者P.Mollaret和M.Goulon在第23届国际神经学会上首次提出"昏迷过度"的概念,同时报道了存在这种病理状态的23个病例。他们的报告提示:凡是被诊断为"昏迷过度"的患者,苏醒可能性几乎为零。 郭旗 周迁权 肖水源关键词:脑死亡 脑电图 诱发电位 动脉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