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武庆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血防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队列研究
  • 3篇血铅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铅暴露
  • 3篇环境铅
  • 3篇儿童
  • 2篇血铅水平
  • 2篇血吸虫
  • 2篇血吸虫病
  • 2篇血液
  • 2篇幼儿
  • 2篇幼儿行为
  • 2篇铅水平
  • 2篇铅污染
  • 2篇污染
  • 2篇吸虫
  • 2篇吸虫病
  • 2篇环境铅污染
  • 2篇

机构

  • 12篇池州市疾病预...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血吸虫...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3篇邹武庆
  • 8篇朱启星
  • 8篇沈彤
  • 8篇朱中平
  • 8篇俞翠莲
  • 3篇杨永坚
  • 2篇王颖初
  • 2篇姜玉屏
  • 2篇魏锁
  • 2篇刘俊玲
  • 1篇余秋月
  • 1篇高风华
  • 1篇巩六兵
  • 1篇汪天平
  • 1篇童志礼
  • 1篇郭智勇
  • 1篇李石柱
  • 1篇胡传来
  • 1篇吴云龙
  • 1篇吴维铎

传媒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安徽预防医学...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6
  • 5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环境铅污染区婴幼儿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其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环境铅污染区建立新婚夫妇研究队列,并进行基线调查、孕前观察、孕期随访、分娩及新生儿情况记录,在子代婴幼儿期进行体格测量和跟踪问卷调查;分别采取相应时期血样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水平;纵向分析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结果婴幼儿身高Z标准分在母亲基线血铅高、低2组间,胸围Z标准分在父、母亲基线血铅高、低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月以内的身高增长率,在父、母亲基线血和婴幼儿血3种血铅高、低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样的血铅水平与体格发育指标Z标准分和身高增长率均呈负相关。结论环境铅暴露导致的婴幼儿体格发育迟缓与出生后暴露和出生前宫内暴露有关,与父母亲体内基线铅负荷过高有关,防治铅对儿童的危害应在出生前就开始。
沈彤朱中平俞翠莲刘俊玲邹武庆姜玉屏章习斌朱启星
关键词:铅暴露婴幼儿体格发育队列研究
婴幼儿血铅水平与出生前后铅暴露关系的队列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了解婴幼儿血铅水平与出生前后铅暴露的关系,为防治和减轻铅暴露对婴幼儿的不利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环境铅污染区建立新婚夫妇研究队列,分别在女方怀孕前、孕中期、分娩时以及子代婴幼儿期采集血样,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水平;纵向分析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婴幼儿血铅水平的影响。[结果]基线血铅明显高于孕中血铅和脐带血铅,且孕中血铅、脐带血铅与基线血铅高度相关(P<0.01);婴幼儿血铅要明显高于母亲基线血铅、孕中血铅和脐带血铅(P<0.01),且婴幼儿血铅与母亲基线血和脐带血血铅均呈正相关,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婴幼儿血铅水平与出生前宫内暴露和出生后环境暴露均有关,但与后者关系可能更密切。
沈彤朱中平俞翠莲邹武庆刘俊玲姜玉屏朱启星
关键词:婴幼儿血铅队列研究
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儿童智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出生前后不同时期儿童铅暴露及其父母基线血铅、母亲孕中期血铅等对儿童智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从1996年开始在铅污染较严重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进行了为期9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新婚夫妇进行追踪观察至分娩,期间对夫妇进行基线调查,孕前观察,孕期随访,分娩情况记录,并定期观察随访其子代发育情况。共采集到210对夫妇基线血样,93份孕中血样,98份脐带血样。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2次系统地对他们的子代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YCSI)对儿童进行智力测试(2004年),并采集幼儿指血165份、儿童指血161份。采用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水平检测。[结果]①母亲基线血铅、父亲基线血铅、儿童血铅、婴幼儿血铅、脐带血铅和孕中血铅几何均数超过0.48 μmol/L(100μg/L)的样本所占比率分别为 32.38%、38.09%、45.30%、43.03%、10.20%和9.68%.②高血铅组儿童的动物下蛋、视觉分析、操作智商和总智商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血铅组儿童得分(P<0.05)。③儿童图片概括得分与其幼儿时期血铅水平(b=-0.187,P<0.05)、母亲基线血铅水平(6=-0.147,P<0.05)呈负相关;儿童领悟项目得分与父亲基线血铅水平呈负相关(6=-0.172,P<0.05);而儿童动物下蛋、视觉分析、操作智商得分均与儿童当前血铅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儿童出生前后不同时期铅暴露水平,特别是当前血铅水平对儿童智力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并以影响操作智商为主。
朱启星朱中平沈彤杨永坚俞翠莲邹武庆刘俊玲姜玉屏
关键词:儿童智力
氯硝柳胺泥敷盖膜法杀灭山区石垒沟渠钉螺的效果被引量:1
2010年
安徽省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地区,全省山丘型地区现有钉螺面积约占11%以上[1],这类地区地形复杂,环境难以清理,钉螺难查难灭.同时山区的传染源种类多样[2],严重制约了该类地区防治的达标升类,影响全省血防工作的进程.石台县是安徽省山丘型流行区的典型,约80%以上的钉螺分布在该县的沟渠、山涧等环境,大多数引排水沟渠是用石头垒筑,没有水泥砌浆.沟渠垒壁外形不整、石缝深、间隙多,这类沟渠和涵洞大多环绕村前屋后,钉螺久灭不净,特别是钉螺极易在沟渠石缝、稻田进出水口、水闸和涵洞等环境残留[3],常常引发蔓延和螺情回升.
吴云龙邹武庆储成忠吴明耀许义祥汪天平张世清吴维铎张功华
关键词:氯硝柳胺膜法钉螺面积血吸虫病流行血防工作钉螺分布
环境铅污染对儿童行为影响的队列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儿童铅暴露水平及其父母基线血铅、母亲孕中血铅等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方法1996—2004年,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环境铅污染较严重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对队列内新婚夫妇进行追踪观察至分娩,其间对夫妇进行基线调查、孕前观察、孕期随访、分娩情况记录,并定期观察随访其子代发育情况。共采集到210对夫妇基线血样,93份孕中血样,98份脐带血样。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系统地对队列内夫妇的子代进行体格检查和儿童问卷调查,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对队列内儿童进行了行为问题测试,并采集幼儿指血165份、儿童指血161份,采用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水平检测。结果母亲基线血铅、父亲基线血铅、儿童血铅、幼儿血铅、脐带血铅和孕中血铅几何均值(G±s)依次为(62.71±2.18)、(72.93±2.06)、(91.93±1.58)、(130.39±1.88)、(54.32±2.11)和(50.93±1.95)μg/L;血铅超过100μg/L的样本所占比率分别为32.38%,38.10%,45.34%,43.03%,10.20%和9.68%。男童违纪和分裂样因子得分高于女童,而抑郁和社交退缩因子得分低于女童(P<0.05)。幼儿行为异常发生率为16.1%,其中男、女儿童的发生率分别为15.7%,16.7%。儿童分裂样因子得分与母亲孕中血铅水平呈正相关(β=0.168,P<0.05);女孩残忍因子得分与脐带血铅水平呈正相关(β=0.294,P<0.05);而总分、抑郁、多动、违纪、社交退缩、分裂样、攻击性、强迫性(男)因子得分与儿童血铅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出生前后不同时期铅暴露水平对儿童行为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熏尤以儿童当前血铅水平影响更为显著。
朱中平沈彤俞翠莲邹武庆刘俊玲姜玉屏朱启星
关键词:儿童队列研究
2006~2007年池州市肺结核病控制质量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池州市实现结核病三大控制目标后疫情动态和控制质量,为结核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池州市2006~2007年结核病登记报表和专项调查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7年池州市结核病新登记涂阳病人1620例,涂阳病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的63.68%,涂阳新登记率为51.44/10万。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为76.50%,治愈率为88.91%。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共报告肺结核病3878例,发病率为123.13/10万,发病数位居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之首。新发涂阳患者年龄仍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结论10年规划前5年结核病防治政策措施得力有效,今后防治政策、考核评价体系和指标有待改进和完善。农村男性,青壮年患者仍然是实施现代肺结核控制策略的重点。
童志礼邹武庆唐礼龙陈胜华
关键词:肺结核
环境铅污染对2~3岁幼儿行为问题影响的队列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出生前后不同时期婴幼儿暴露水平及其父母基线血铅水平、母亲孕中血铅水平等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及其关联程度.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1996年开始在环境铅污染较严重的安徽省池州市某区进行了为期6 a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新婚夫妇进行追踪观察至分娩,并定期观察随访其子女发育情况.共采集到210对夫妇基线血样,93份孕中血,98份脐带血样.采用PE-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血铅水平检测.2001年11月,研究组再次系统地对队列内夫妇的165名子女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2~3岁Achenbach幼儿行为量表(CBCL)对幼儿进行行为问题测试,并在婴幼儿体检时采集指血165份进行了血铅检测.结果(1)母亲基线血铅、父亲基线血铅、婴幼儿血铅、脐带血铅和孕中血铅几何均值依次为(62.71±2.18)μg/L,(72.93±2.06)μg/L,(130.39±1.88)μg/L,(54.32±2.11)μg/L和(50.93±1.95)μg/L;血铅超过100 μg/L样本所占比例分别为32.38%,38.09%,43.03%,10.20%和9.68%.(2)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2.12%.高血铅组与正常血铅组幼儿在攻击、破坏行为、外向性等6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幼儿血铅水平与外向性行为得分间存在正相关(β=0.01 243,P<0.05).结论出生前后铅暴露水平对婴幼儿行为问题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以幼儿当前血铅水平影响更为显著.
朱中平沈彤俞翠莲邹武庆刘俊玲姜玉屏朱启星
关键词:血液化学分析队列研究
池州地区2009年~201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对近几年池州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出生缺陷的发生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出生缺陷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池州市2009年~2014年9家监测医院分娩的45 935例围产儿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共监测到围产儿出生缺陷276例,总发生率为6.01‰,发生率较高的出生缺陷依次为总唇裂、多指(趾)、外耳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年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出生缺陷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6.77‰)高于女性(5.19‰),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积极开展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魏锁邹武庆王颖初赵行暇
关键词:干预措施
安徽池州市晚期血吸虫病流行状况的空间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池州市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流行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以寄生虫病信息管理系统2013年报告的池州市晚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晚血个案数据库与基于乡镇的空间数据库。在描述分析晚血分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基于Arcgis10.2,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Moran's I,LISA)与(Getis-Ord Gi*)分析乡级尺度上晚血空间分布特征。结果2013年池州市共有晚血患者1855例,患病率为0.11%;患者年龄12-93岁,多为55岁以上,占76.0%(1410/1855);男性占51.3%(952/1855),女性占48.7%(903/1855),男女比为1.05∶1;患者的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6.6%(1607/1855);文化程度以文盲和小学程度为主,分别占48.4%(898/1855)和35.6%(661/1855);晚血分型以腹水型83.9%(1557/1885)为主;首次确诊年份在2000-2009年的占61.0%(1131/1855)。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总体研究区域上晚血患病率存在空间自相关(Moran's I=0.2156,P〈0.01);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LISA分析与Getis-Ord Gi*分析均探测出相同的5个晚血患病率高值聚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乡镇(P〈0.05),这些乡镇均位于池州市东至县。结论池州市晚血以中老年的农民为主,晚血分型以腹水型为主。晚血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有5个高值聚集乡镇,该些乡镇均为东至县的疫情较重乡镇。分析结果为池州市晚血的控制提供了线索与依据。
巩六兵邹武庆解卫平冯晓明吴明耀王忠明李石柱高风华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铅暴露的新婚女性血铅水平与受孕时间的队列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环境铅暴露的新婚女性血铅水平对临床受孕时间(TTP)的影响。方法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有环境铅暴露的准备怀孕的210对新婚夫妇建立研究队列,进行基线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血铅测定,并追踪至临床怀孕,计算TTP,分析血铅水平对TTP的影响。结果210例女性血铅几何均值±标准差为(62.71±2.18)μg/L,平均TTP为2.95个月经周期,随着TTP的延长,受孕率逐渐降低;女性高血铅组(≥100μg/L)和低血铅组(<100μg/L)TTP中位数分别为3.38、2.74个月经周期,TTP分布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低血铅组受孕力比值(FR)为0.626(95%可信区间0.416~0.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女性血铅≥100μg/L时,受孕力可能下降。结论环境铅暴露对TTP可能有不良影响。
沈彤朱中平杨永坚胡传来余秋月郭智勇俞翠莲邹武庆刘俊玲姜玉屏朱启星
关键词:环境暴露生育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