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向群
作品数:
3
被引量:20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周围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3篇
文化科学
主题
3篇
德育
3篇
隐性德育
2篇
德育视角
2篇
中学校园
2篇
中学校园文化
2篇
文化
2篇
文化建设
2篇
校园
2篇
校园文化
1篇
显性
1篇
显性德育
1篇
校园文化建设
1篇
建设特点
机构
3篇
南华大学
作者
3篇
邓向群
2篇
周围
传媒
1篇
文理导航
1篇
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
3篇
2013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隐性德育视角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关于“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
邓向群
关键词:
隐性德育
校园文化建设
文献传递
略论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区别
被引量:11
2013年
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内涵区别是德育目标传递方式不同。二者主客体关系区别是:显性德育的德育主体"可视",德育客体是被动"接收";隐性德育的德育主体"隐形",德育客体是主动"接受"。二者功能区别是显性德育侧重强化德育社会性功能,隐性德育侧重增强德育个体性功能。显性德育的优点是快速、广泛,实施周期短,易于操作;局限性是"灌输"色彩浓厚,效果难持久。隐性德育的优点是避免硬性"灌输",效果持久性强;局限性是难实施系统性的德育教育,实施周期长,操作难度大。
邓向群
周围
于斌
关键词:
显性德育
隐性德育
浅论隐性德育视角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特点和作用
被引量:1
2013年
隐性德育视角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教育目的的育人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对象的自主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等特点。从隐性德育视角下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以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有利于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文化以引导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形成健全的校园制度文化以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有利于培育多彩的校园活动文化以培育师生员工的素质。
周围
邓向群
关键词:
隐性德育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