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达炜

作品数:58 被引量:211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胃癌
  • 15篇细胞
  • 10篇肝硬化
  • 9篇血管
  • 7篇肿瘤
  • 6篇食管
  • 6篇胃癌细胞
  • 6篇结肠
  • 6篇溃疡
  • 6篇癌细胞
  • 5篇晚期
  • 5篇化疗
  • 5篇白细胞介素
  • 4篇血管活性
  • 4篇血管活性肠肽
  • 4篇血流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预后
  • 4篇食管动力

机构

  • 5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8篇达炜
  • 51篇朱金水
  • 26篇陈维雄
  • 25篇孙群
  • 23篇陈尼维
  • 13篇王龙
  • 13篇陈金联
  • 12篇朱励
  • 8篇张强
  • 6篇宋明全
  • 5篇郭花
  • 5篇邹静
  • 4篇王如华
  • 4篇胡兵
  • 3篇姜琳
  • 3篇金涌
  • 3篇张靖
  • 3篇张卫平
  • 3篇张瑞
  • 2篇庄奇新

传媒

  • 11篇世界华人消化...
  • 8篇中国临床医学
  • 5篇胃肠病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上海医学检验...
  • 2篇肝脏
  • 2篇武警医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第二十六届全...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肿瘤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7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干细胞移植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后免疫重建作用研究
<正>目的本文探讨自体外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对晚期胃癌化疗后患者免疫重建作用影响。方法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数字化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超选择高剂量动脉EAP方案化疗后,均接受自体外周血于细胞...
朱金水朱励王龙余小虎庄奇新陈维雄胡兵达炜沈波陈尼维陈国强吴小华马积庆
文献传递
盐酸伊利替康及氧化苦参碱对多耐药人胃癌细胞MKN-45的作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盐酸伊利替康(CPT-11)及氧化苦参碱对裸鼠体内多药耐药人胃癌细胞MKN-45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了多药耐药人胃癌MKN-45细胞的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0.9%氯化钠对照组、CPT-11治疗组、氧化苦参碱治疗组和CPT-11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组。每组裸鼠在胃癌组织移植7周后处死,并测算其肿瘤抑制率。采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原位标记(TUNEL)和流式细胞仪法分析其凋亡指数。结果:CPT-11治疗组(10 mg.L^(-1)、20 mg.L^(-1))对多药耐药MKN-45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抑制率显著增加,其凋亡率分别是(11.2±0.18)%和(12.2±1.65)%,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氧化苦参碱联合CPT-11治疗组凋亡指数(AI)为(62.4±6.14)%,显著高于CPT-11治疗组和0.9%氯化钠时照组(1.27±0.11)%,(P<0.01)。结论:CPT-11可以增强氧化苦参碱对多药耐药细胞MKN-45的抑制作用,诱导裸鼠体内人胃癌细胞的凋亡;并能增强裸鼠体内胃癌对化疗的疗效和敏感性。
朱金水张卫平宋明全李沁达炜孙群陈国强
关键词:CPT-11胃癌
胃癌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生物靶向药物治疗实体瘤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在乳腺癌、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治疗中显示出低毒和高效的特点,针对胃癌的生物靶向药物治疗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对其中的抗血管形成药物、细胞周期调节剂、细胞凋亡促进剂做简要介绍。
达炜
关键词:胃癌药物靶向治疗
肝硬化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与食管动力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探讨血管活性肠肽 (VIP)对肝硬化患者食管动力的影响。方法 对 35例肝硬化患者 (HC)和 30名健康人 (HS)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血浆VIP含量 ;采用核素法测定食管液体通过时间和胃食管反流。结果 HC组血浆VIP含量显著高于HS组 (P <0 .0 1) ;HC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HS组 ;HC组中胃食管反流患者的VIP含量显著高于无胃食管反流的患者 (P <0 .0 1) ,HC组的食管液体通过时间较HS组显著延长 (P <0 .0 1) ,但VIP含量与食管通过时间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VIP含量的升高可能使食管下端括约肌 (LES)松弛而产生胃食管反流 。
陈维雄陈尼维朱金水达炜蒋西华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肝硬化食管动力学LES
食管动力改变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探讨食管动力改变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影响。 方法:采用核素扫描测定59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患者和29例健康人(HS)的食管液体通过时间和胃食管反流(CER),将EV伴食管动力异常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吗丁啉10mg tid、高舒达20mg bid口服,随访1a。 结果:EV组的食管液体通过时间较HS组显著延长(17.84±6.31 vs 6.20±1.45,P<0.01);EV组CER发生率显著高于HS组(69.49% vs 10.34,P<0.01);EV食管动力异常非治疗组再出血率显著高于EV食管动力正常组(65.00% vs 38.88%,P<0.05);EV食管动力异常非治疗组再出血率显著高于EV食管动力异常治疗组(65.00% vs 38.10%,P<0.05)。 结论:抑制胃酸分泌和促动力治疗对EV破裂再出血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陈维雄陈尼维金涌达炜陈金联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
淋巴管与消化系恶性肿瘤相关研究
2006年
肿瘤淋巴管形成与抑制在消化系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阻断淋巴管生成是抑制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有效途径,有关恶性肿瘤淋巴管生成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此文综述了肿瘤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及针对上述靶点的抗肿瘤淋巴管生成的治疗方法。
达炜朱金水
关键词:淋巴管形成消化系恶性肿瘤
抗淋巴管生成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达炜朱金水
关键词:淋巴管恶性肿瘤
氧化苦参碱对肝纤维化患者IL-6、IL-8、IL-10水平影响被引量:58
2003年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肝纤维化患者血清IL 6、IL 8、IL 10水平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的IL 6、IL 8、IL 10水平。结果 :肝纤维化病人的IL 6、IL 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IL 10水平则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采用氧化苦参碱治疗 3月后肝功能好转者IL 6、IL 8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 ,IL 10水平升高 ,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IL 6、IL 8、IL 10水平与肝纤维化患者预后相关 ,其血清水平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氧化苦参碱对肝纤维化有抑制作用。
朱金水朱励余小虎俞华芳达炜
关键词:肝纤维化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
晚期结肠癌术后肠内高营养治疗对IL-2系统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清中 IL- 2、IL- 2 R及 IL- 2 Rα水平。结果 晚期结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治疗 1周后 ,机体细胞因子 IL - 2、IL - 2 Rα水平迅速上升 ,s IL - 2 Rα下降明显 ;而常规输液对照组 IL - 2、IL - 2 Rα水平迅速上升 ,s IL - 2 Rα下降明显 ;而常规输液对照组 IL- 2及 IL- 2 Rα水平呈下降趋势 ,s IL- 2 Rα变化不明显 ,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或 P<0 .0 1)。结论 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治疗晚期结肠癌术后患者 ,有利于尽快恢复机体免疫调节功能 。
金涌朱金水达炜陈尼维陈维雄
关键词:结肠癌术后IL-2系统
H2受体阻滞剂联合多潘立酮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H2受体阻滞剂联合多潘立酮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量的影响.方法:以2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6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口服高舒达、口服多潘立酮以及联合用药,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门静脉(PVF)、脾静脉(SVF)和肠系膜上静脉(SMVF)血流量(mL/min).结果:治疗后,H2受体阻滞剂组的PVF显著高于治疗前(850.23±140.78 vs 695.22±221.44, P<0.01),SVF和SMVF低于治疗前,但无显著差异.多潘立酮组PVF较治疗前有增高,无显著差异,而SVF和SMVF显著低于治疗前(SVF: 598.13±272.33 vs 816.40±279.61,P<0.05: SMVF:504.23±188.54 vs 640.30±200.12.P<0.05).联合用药组则PVF显著高于治疗前(876.76±178.65 vs 705.34±200.15,P<0.05),而SVF、SMVF显著低于治疗前(SVF:605.33±252.86 vs 798.33±280.45,P<0.01:SMVF: 503.43±175.25 vs 650.19±190.62,P<0.01).结论:H2受体阻滞剂组及多潘立酮都具有改善门静脉系统血流的作用,联合应用作用更为明显.
达炜陈金联朱金水陈尼维孙群陈维雄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系统H2受体阻滞剂多潘立酮多普勒超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