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全胜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美利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外交
  • 4篇中日关系
  • 3篇日本外交
  • 3篇笔谈
  • 2篇同盟
  • 2篇博弈
  • 2篇大国博弈
  • 1篇亚太国际关系
  • 1篇疫情
  • 1篇日美同盟
  • 1篇三驾马车
  • 1篇团队
  • 1篇权势
  • 1篇权势转移
  • 1篇全胜
  • 1篇外交转型
  • 1篇网络媒体
  • 1篇马车
  • 1篇媒体
  • 1篇美国外交

机构

  • 11篇美利坚大学
  • 2篇早稻田大学
  • 2篇辅仁大学
  • 2篇关东学院大学
  • 1篇东洋大学
  • 1篇阿肯色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新泻大学
  • 1篇马里兰大学
  • 1篇日本法政大学
  • 1篇爱知大学
  • 1篇欧道明大学
  • 1篇新潟大学
  • 1篇樱美林大学
  • 1篇拓殖大学

作者

  • 11篇赵全胜
  • 1篇张云
  • 1篇曾卡
  • 1篇赵宏伟
  • 1篇高峥
  • 1篇李春利
  • 1篇张云

传媒

  • 6篇日本研究
  • 2篇日本学刊
  • 1篇国际安全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外交政策辩论和大国博弈中的中日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日本在后冷战时期就其外交方向展开了历经十多年的政策辩论,从而达成了"带倾向性的中间路线"的共识。这已经是日本近代以来的第三次外交政策辩论。日本的每一次政策辩论,都带来了具有根本方向性的外交转型,同时也对日本对华政策具有重大的影响。如果把中日关系放到亚太地区大国博弈的大格局来看,更能说明"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一铁律。中国应认真研究日本社会内部各种政治力量和思潮的发展与互动,从亚太地区大国博弈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利用并发挥中日关系中的正面因素,在发展中美关系的同时,积极推动对日外交,从而逐渐改变中美日三边关系的不对等状态。
赵全胜
关键词:日本外交中日关系博弈
中美日大国博弈框架下的中日关系--兼论国际关系中的敌友转换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试图把中日关系在不同时期中的转变放在中美日大国博弈的动态框架下进行梳理,以大国战略制定为基本出发点,以内政与外交连接的理论框架为基础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关注国际关系中敌友转换的五个动态因素,即国家利益、力量对比变化、盟友关系、领导人决策、内政外交互动五种变量。文中选择近两个世纪以来三国之间互动中具有方向性的重大事件作为节点,总结为八个转折点。之后对中美博弈下的中日关系进行了分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审视中美日在过去两个世纪的互动对我们今天研究中日关系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赵全胜
关键词:中日关系日美同盟
海外华人学者笔谈:RCEP的积极进展及其战略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RCEP作为涵盖面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其战略意义表现为:抵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吹响了多边贸易整合的新号角;为东亚区域一体化提供重要的机遇;也是中国外交取得的一个胜利。有学者认为,RCEP将削弱WTO在贸易领域的领导作用,为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带来不确定性。中国和日本作为区域内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是否能携手共同发挥领导作用将对RCEP是否能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CP并不是与TPP相对的中美模式之争,后者旨在维护美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霸主地位。日本作为自由贸易旗手虽对印度参加RCEP存有期待,但对RECP的态度受制于美国及国内"牵制中国"的方针,是否签署RCEP15还存有不确定性。莫迪政府退出RCEP,可能使印度错过融入历史上最大自由贸易区的机会。
赵全胜曾卡萱萱金君达金坚敏赵宏伟孙太一何思慎蒋一骁
笔谈:美国战略影响下的东亚新局势
2023年
当前世界变局加速演进,影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东亚地区呈现出令人关注的新趋势: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指向性上升,加紧构筑多层次的盟友关系;在美国战略的影响下,日韩政府均在政策和行动上有所跟进;东亚国家间信任和合作成本提高,地区内博弈进入窗口期。本期笔谈精选了五篇海外华人政治学者的新论,从现实和学术双角度对美国战略影响下的东亚新局势进行了追踪分析,作者认为中国需要审视地区安全趋势,创造性地利用好危中之机,在严峻复杂的安全发展环境中把握好机遇。原文曾发表于网络媒体,后经作者大幅度修改,特集结成本篇“笔谈”,与读者分享。
赵全胜孙太一刘星张望殷燕军
关键词:网络媒体海外华人窗口期
日本外交的主流思维--带倾向性的中间路线被引量:9
2009年
日本外交在明治维新和二战后美军占领期面临两大历史关口,做出了不同选择。冷战后日本外交又面临第三次历史选择,经过政策争论形成了共识,即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这种"中间路线"往往带有一定"倾向性"。因此,捕捉这种"倾向性"就成为理解日本外交政策发展方向的关键点。
赵全胜
关键词:日本外交
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亚太区域形势分析
2020年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新的国际关系理念,即推进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纵观近年来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旧有的体系和结构仍处于失序和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特别是进入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对亚太地区大国关系、国际经济贸易和区域安全均产生了重要影响。特朗普政权下的中美关系持续走低、“新时代”中日关系的构建也面临着新挑战,1985年前后的美日关系与时下中美关系变化极为相似,这也为改善中美关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启示。如何处理中美日三个大国间关系,成为重建健康的东北亚区域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可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新冠疫情的蔓延警醒各国,以对立、施压和对抗解决全球性挑战是没有出路的,唯有合作共赢才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
赵全胜杜进高峥孙太一邢予青张云
关键词:亚太国际关系中日关系
新形势下的中美日三边关系 赵全胜接受加藤嘉一访谈
2017年
美国美利坚大学教授赵全胜先生,于2017年9月26日就"新形势下中美日三边关系"这一热点问题,接受日本青年学者加藤嘉一访谈。2017年是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正常化45年关键时间节点,亚太地区愈发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重心,其国际关系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中国的亚太地位进一步提升,其亚太战略、亚太布局等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美日三国都将在今年实现首脑的换届,三国间力量的博弈也将呈现新的变化,成为决定全球格局、世界秩序与未来走向的关键要素。两位学者围绕中美日三边关系、区域合作、地区安全等问题,以访谈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三边关系的发展,并就未来三国间关系改善及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赵全胜加藤嘉一
亚太地区浮现双领导体制
在亚太地区,一个双领导体制的架构正在浮现:在经济、贸易和金融领域,崛起中的中国逐渐占了上风,开始发挥带头羊的作用;而在军事安全领域和政治影响力方面,美国则继续占据着"一览众山小"的地位,发挥其领导者的作用。对中国来说,站...
赵全胜
文献传递
战略团队在美国外交政策转型中的推手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战略制定与实施团队"(简称"战略团队")在其亚太政策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手作用,这个战略团队所推动的政策转型对中美日三边关系以及亚太地区安全局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者通过案例研究梳理了美国如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和实施《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从而实现其外交安全格局"华丽转身"的政策制定过程。美国外交政策体系中的战略团队对这次转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核心力量就是当时的美国亚太政策"三驾马车"——约瑟夫奈、傅高义和库尔特坎贝尔。这一战略团队在美国外交转型时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包括:它成功地阻止了日本漂离美国的趋势;加强了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双边战略关系;重新确立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这次战略转型既为奥巴马政府提出的"重返亚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也为中美日三边关系增加了良性互动的可能性。美国战略团队举足轻重的推手作用是值得所有关注美国外交政策和亚太国际关系的学者专家和相关人士高度重视的。
赵全胜
关键词:三驾马车美日同盟
“安倍首相访华与中日关系发展”笔谈被引量:1
2018年
各位作者的核心观点综述如下:(1)在中美博弈的架构下发展中日关系尤为重要,但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政治互信,用"东亚方式"来解决问题。(2)安倍政府改善中日关系的举措本质上是"避险平衡外交"。鉴于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中国也需要努力发展中日关系。在经济领域,双方有广泛的共同利益。(3)安倍作为右翼政治家,在思想与现实方面摇摆不定,发展中日关系要晓之以理。(4)在安倍政府谋求改善中日关系的背后,应该清楚地看到日本社会的右倾化,历史上的以小博大和与强结盟的国际关系行为,要加以警戒。(5)安倍访华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两国存在诸多近期难以解决的矛盾,但是双方关系的改善能够促进民间往来,对地区局势缓和也有积极影响。(6)中日关系存在着积极的确定性因素,包括日本长期政局的稳定性、安倍个人需要政治遗产和日本内政外交的稳定性等,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如美国对中日关系改善的认知和日本自身的意愿,日本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认知等。在这种情况下,安倍采取了更为实效的即"低调"的方式谋求双边关系的改善。
赵全胜张云熊达云李春利张望王雪萍何思慎朱建荣李恩民朱志群殷燕军
关键词:中日关系经济外交民间外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