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忠
-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临朐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潍坊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5
- 2004年
- 王宁李福广赵光忠
-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手术老年人
- 乳腺癌根治术创面的处理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以采用双管低负压持续引流、创面不加压包扎的98例患者为试验组和单管低负压持续引流、创面加压包扎的9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190.93±47.67)min,对照组(184.76±43.84)min;试验组术中出血量(166.56±36.84)ml,对照组(180.37±44.13)ml,试验组住院时间(10.5±2.5)d,对照组(11.5±3.5)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皮下积液4例(4.1%);对照组皮下积液26例(28.3%),试验组术后引流量(104.76±35.74)ml,对照组(200.92±46.5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试验组98例与对照组89例均随访10-12个月,随访期间所有随访病例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采用双管低负压持续引流、创面不加压包扎的方法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有显著效果。
- 赵光忠马湘王风栋张鹏侯俊光王成学
-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切除术根治性皮下积液
- 老年患者腹部术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腹部术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382例,分析并比较术后精神障碍在年龄(<70岁、≥70岁)、性别、手术时间(≥90 min、<90 min)、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电解质紊乱、是否担心经济等因素间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4例(8.9%)出现术后精神障碍症状,均得以控制并恢复正常。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在年龄(<70岁、≥70岁)[6.1%(14/230)、13.2%(20/152)]、手术时间(≥90 min、<90 min)[14.5%(18/124)、6.2%(16/258)]、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18.8%(6/32)、8.0%(28/350)]、是否合并基础疾病[14.0%(19/136)、6.1%(15/246)]、术后低蛋白血症[12.7%(9/71)、8.0%(25/311)]、术后低氧血症[35.3%(30/85)、1.3%(4/297)]、术后电解质紊乱[36.7%(29/79)、1.7%(5/303)]、是否担心经济[16.8%(30/179)、2.0%(4/203)]等因素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在性别[7.6%(16/210)、9.9%(17/172)]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70岁(OR=2.108,P<0.05)、手术时间≥90 min(OR=6.216,P<0.05)、全身麻醉(OR=5.485,P<0.05)、合并基础疾病(OR=1.470,P<0.05)、术后低氧血症(OR=1.585,P<0.05)、术后电解质紊乱(OR=7.648,P<0.05)、担心经济(OR=4.749,P<0.05)与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OR>1.000)。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腹部手术的术后精神障碍,要预防为主,及早干预。
- 夏博王斌赵光忠侯利涛李增军
- 关键词:老年患者腹部手术
-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90例诊治体会
- 2004年
- 随着国人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的人口构成正迅速向老龄化社会发展,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在增加。我科1995年1月至2003年6月共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90例,分析总结如下。
- 赵光忠王怀娥
-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
- 非急腹症性急性腹痛误诊10例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1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12~64岁,平均38岁.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例,急性胰腺炎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急性腹膜炎(肠扭转?)1例、急性胰腺炎1例;淋菌性盆腔腹膜炎误诊为阑尾穿孔并弥漫性腹膜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局限性腹膜炎1例;过敏性紫癜误诊为肠套叠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例.
- 赵光忠王怀娥
- 关键词:误诊体格检查腹腔穿刺
- 无瘤技术护理配合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无瘤技术护理配合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无瘤技术护理配合,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术后生活质量和随访1年内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70.54±15.24)ml、(3.05±0.45)h、(10.25±3.87)d和9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10.69±17.54)ml、(5.32±1.08)h、(15.69±3.36)d和75.0%,观察组均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分别为(84.56±5.78)分、(84.23±7.12)分、(82.23±6.54)分、(83.21±6.45)分和(81.34±5.90)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0.12±3.56)分、(71.34±7.56)分、(71.67±6.09)分、(72.12±5.78)分和(71.56±5.88)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分别为5.0%、2.5%和7.5%,均低于对照组的12.5%、10.0%和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瘤技术护理配合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效避免并减少癌细胞医源性扩散,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王怀娥荆世梅段华刘新颖祝红梅刘新红赵光忠
-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 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
- 2003年
- 赵光忠王怀娥
- 关键词:奥美拉唑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上消化道出血
-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1997年1月~2011年3月行腹部手术患者191例,分析并比较术后PGS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电解质紊乱等因素间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PGS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发生PGS的患者共17例,发生率为8.9%。②术后PGS发生率在年龄(≥70岁、<70岁)[6.1%(7/115)、13.2%(10/76)]、手术时间(≥90 min、<90 min)[14.5%(9/62)、6.2%(8/129)]、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18.8%(3/16)、8.0%(14/175)]、是否合并基础疾病[14.7%(10/68)、5.7%(7/123)]、术后低蛋白血症[14.3%(5/35)、8.3%(13/156)]、术后低氧血症[35.7%(15/42)、2.7%(4/149)]、术后电解质紊乱[35.9%(14/39)、3.3%(5/152)]等因素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PGS发生率在性别[7.6%(8/105)、10.5%(9/86)]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年龄≥70岁(OR=2.218,P<0.05)、手术时间≥90 min(OR=6.326,P<0.05)、全身麻醉(OR=5.575,P<0.05)、合并基础疾病(OR=1.390,P<0.05)、术后低氧血症(OR=1.475,P<0.05)、术后电解质紊乱(OR=6.534,P<0.05)与术后PGS发生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结论 PGS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保守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 夏博王斌赵光忠李增军
- 关键词:腹部手术术后胃瘫综合征
- 巨大甲状腺肿突发窒息17例抢救体会
- 2011年
-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突发窒息的成因、有效抢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巨大甲状腺肿突发窒息患者的抢救资料。结果:该组抢救成功12例,占70.6%,死亡5例,死亡率29.4%。结论:巨大甲状腺肿突发窒息与病变性质、大小、病程长短关系密切,及时成功的气管插管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赵光忠王怀娥
- 关键词:巨大甲状腺肿窒息气管插管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 2004年
- 为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效果和护理要点,我们总结了3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病人的临床成功率、并发症、远期疗效及护理方法。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1-19个月,30例中26例患者(86.7%)症状缓解,4例(13.3%)心绞痛复发。住院间无急性血栓形成或严重出血性并发症。结果提示冠状动脉内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并可能有降低或延缓血管再狭窄发生的作用。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邱振美赵光忠
-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护理措施手术治疗介入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