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淑飞

作品数:51 被引量:413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成像
  • 15篇磁共振
  • 12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体层摄影
  • 10篇体层摄影术
  • 9篇肿瘤
  • 8篇X线
  • 8篇X线计算
  • 7篇肝脏
  • 7篇X线计算机
  • 5篇造影
  • 5篇腹部
  • 4篇多层螺旋CT
  • 4篇影像
  • 4篇病理
  • 4篇病理学
  • 4篇成像评价
  • 3篇动脉
  • 3篇多排螺旋CT
  • 3篇增生

机构

  • 47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东省医学科...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50篇谢淑飞
  • 39篇梁长虹
  • 30篇刘于宝
  • 24篇王秋实
  • 23篇余元新
  • 23篇张忠林
  • 12篇刘再毅
  • 6篇李景雷
  • 6篇郑君惠
  • 5篇赵振军
  • 3篇刘辉
  • 3篇刘恩涛
  • 3篇王淑侠
  • 3篇张水兴
  • 2篇何晖
  • 2篇郑祥光
  • 2篇邵丹
  • 2篇黄飚
  • 2篇高强
  • 1篇郑锐标

传媒

  • 8篇中国医学影像...
  • 7篇放射学实践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现代泌尿生殖...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常肝脏3.0T质子MRS检查的可重复性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质子MRS检查正常肝脏同一感兴趣区(ROI)的可重复性。方法对31名正常志愿者,采用GESignaExciteHD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线圈,单体素PRESS序列。采集参数为TR/TE:1500ms/30ms,NSA:64次,ROI:2cm×2cm×2cm。对预扫描匀场效果和抑水效果、SNR和基线稳定性、水峰和脂质峰两次重复测量及水峰、脂质峰测量结果间的相关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部位两次MRS检查得波谱SNR(Z=-0.535,P=0.593)、基线稳定性(Z=-0.333,P=0.739)、自动匀场线宽(Z=-0.305,P=0.761)、抑水(Z=-1.232,P=0.218)、脂质峰高度(Z=-0.558,P=0.557)、脂质峰峰下面积(Z=-1.195,P=0.232)、水峰高度(Z=-0.647,P=0.518)、水峰峰下面积(Z=-0.118,P=0.9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后两次脂质峰面积、水峰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P<0.001)和0.799(P<0.001)。结论在体质子MRS单体素PRESS序列采集具有可重复性。
徐莉梁长虹萧远球张忠林张水兴谢淑飞
关键词:肝脏磁共振波谱可重复性
水冷式双极射频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水冷式双极射频纤维环成形术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经椎间盘造影确诊为椎间盘源性腰痛、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水冷式双极射频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及1、36、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腰椎功能状态优良率术后1周为75%(30/40),术后1、3、6、12个月分别为82.5%(33/40)8、0%(32/40)7、7.5%(31/40)和75%(30/40)。术后1周及1、3、6、12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明显低于术前(P<0.01)。所有病例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水冷式双极射频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安全,是椎间盘源性腰痛较为理想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魏迨桂黄乔东吉锦泉赵国栋高崇荣薛敏仪肖丹谢淑飞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
肝蒂神经鞘瘤二例
2009年
例1患者女,42岁。体检行CT检查时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周。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未见异常。腹部B超检查:肝左叶近肝门处、门静脉前方可见约3.1cm×2.5cm低回声光团,界清,内回声均匀,考虑为肝左叶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肝癌不除外。
张水兴梁长虹全显跃高强刘健萍谢淑飞
关键词:肝脏占位性病变神经鞘瘤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腹部B超检查肝左叶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提高CT、MRI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18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CT、MRI特征。18例中10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MRI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腹部外病例发生于头颈部3例,胸背部2例,腹壁、腹股沟9例,腹腔内4例,1例与Gardner综合征伴发。本组中4例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至3年内发病。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病理:病变质地较硬。由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组成。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或无。局部呈侵袭性生长,有局部复发倾向但不发生远处转移。免疫组化: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都强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肌纤维母细胞不同程度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T、MRI表现:良性,但呈现恶性肿瘤生长方式;可推挤周围脏器、血管,或包绕血管;边界多不清,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坏死或钙化少见;密度、信号特点:均匀。强化方式:12例三期均明显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结论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具有特征性CT、MRI表现,CT、MRI对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张忠林梁长虹刘于宝谢淑飞余元新王秋实刘再毅李景雷
关键词: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病理学磁共振成像
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多层螺旋CT表现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性浸润的CT影像资料。观察病灶数目、部位、形态、边缘、大小、密度、强化程度以及病灶与门静脉的关系。结果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5例,弥漫性病变3例。病灶主要分布于肝包膜下或门静脉周围肝实质内。肝包膜下多为楔形,肝实质内多为不规则形;大病灶多为楔形或不规则形,小病灶多为圆形。病灶直径4~48mm,平扫病灶呈稍低或等密度,边界模糊;动脉期轻度强化或无强化;门静脉期显示最清,数目最多,边界较清晰,呈相对低密度,8例均匀强化,2例部分病灶中心片状不规则强化;平衡期呈等密度8例,2例弥漫性者少部分病灶为稍低密度。10例病灶内均见门静脉分支穿行,无门静脉充盈缺损或闭塞,无占位征象;3例门静脉分支周围见伴行条状低密度带。结论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对其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张忠林梁长虹李景雷刘再毅刘于宝余元新谢淑飞王秋实
关键词:肝疾病
小肠Crohn病的多排螺旋CT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CT灌肠是将灌肠和CT相结合的一种成像技术,虽然传统的钡剂灌肠对诊断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其显示肠壁及邻近的结构欠佳;传统CT口服对比剂不易使小肠充分扩张,塌陷或扩张不充分的病变肠段与正常肠袢不易区分;内镜具有侵袭性,而且不能完整显示整段小肠。本研究采用小肠插管技术灌肠使肠管充分扩张后,行CT三期对比增强扫描,得CTA及多平面3D图像,观察Crohn病肠壁及肠外等异常改变。
刘于宝梁长虹张忠林王秋实谢淑飞余元新
关键词:CROHN病
肝门胆管癌多层螺旋CT诊断及其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分析肝门胆管癌多层螺旋CT(MSCT)征象,评估其手术可切除性。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2004年8月至2009年6月2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病人的MSCT表现,评价肿瘤Bismuth-Corlette分型,评估其手术可切除性,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MSCT对肿瘤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2.8%(26/28);对肿瘤分型准确率为96.4%(27/28);术前判断手术可切除13例中,实际手术可切除10例,阳性预测值为76.9%(10/13);术前判断为不可切除15例,实际不可切除14例,均行内或外引流术,阴性预测值为93.3%(14/15);MSCT预测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与否的准确率为85.7%(24/28)。结论 MSCT能较准确诊断肝门胆管癌和评价病灶浸润范围,是肝门胆管癌可切除性的术前重要评价方法。
邹俊民陈培龙谢淑飞赵振军
关键词:胆管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膀胱肾源性腺瘤合并苗勒管发育畸形及孤立肾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病例资料患者,女,19岁。既往痛经史,体检发现膀胱肿瘤1个月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压积增高,平均红细胞含量及浓度均降低。性激素6项中除睾酮均增高。肿瘤标记物中CA-125增高,尿检中白细胞增高。MR增强检查:膀胱后壁三角区内见一菜花样向腔内、外突起肿块,边界欠清,最大断面3.5cm×2.5cm×2.5cm,病灶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肿块呈中度均匀强化。扫及子宫见双子宫体及双宫颈结构,未见相连。左侧宫颈内可见类圆形短T1长T2出血灶,与膀胱后壁肿瘤关系密切。左侧肾脏缺如。
胡杉梁长虹谢淑飞刘于宝
关键词:腺瘤苗勒管磁共振成像
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细胞癌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3.0T MR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特征,评价3.0T MRI及ADC值在肝细胞癌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监测肿瘤变化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广东省人民医院28例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先行TACE治疗,TACE治疗后对局部肿瘤复发或残留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后1~4个月行MRI常规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b值选择600 s/mm2.分析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不同区域ADC值特征.评价增强扫描序列、DWI评价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的差别.结果 28例肝细胞癌经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中,局部肿瘤残留或复发14例.b值为600 s/mm2时含碘油坏死组织、不含碘油坏死组织、活性肿瘤组织、正常肝组织ADC值分别为(1.905±0.487)、(0.726±0.116)、(1.449±0.054)、(1. 777±0.094)×10-mm2/s.含碘油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15),含碘油坏死组织、不含碘油坏死组织、活性肿瘤组织间ADC值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活性肿瘤组织病灶位于TACE、消融灶周边,呈结节状突向TACE、消融灶内.不含碘油坏死组织位于含碘油坏死组织周围,增强扫描各期均无强化.增强扫描序列、DWI判断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 后活性残留或复发肿瘤敏感性、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 MR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可用于鉴别肝细胞癌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坏死组织与复发或残留肿瘤组织.
刘于宝梁长虹王秋实谢淑飞余元新张忠林刘再毅
关键词:肝细胞导管消融术
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泰乐影与腹部屏气扫描技术
2004年
探讨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泰乐影增强扫描时 ,通过对SE T1加权序列、FFE T1(inphase)序列、FFE T1(outphase)序列的比较研究 ,优化其扫描参数 。
郑君惠梁长虹谢淑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