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景钢

作品数:68 被引量:69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4篇堆肥
  • 13篇土壤
  • 13篇大豆
  • 11篇微生物
  • 7篇降解
  • 6篇水稻
  • 6篇垃圾
  • 5篇堆肥过程
  • 5篇有机肥
  • 5篇生活垃圾
  • 5篇牛粪
  • 5篇农业
  • 5篇外源微生物
  • 5篇污泥
  • 5篇胁迫
  • 4篇低磷
  • 4篇低磷胁迫
  • 4篇性状
  • 4篇生物有机肥
  • 4篇施用

机构

  • 68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黑龙江省科学...
  • 3篇牡丹江师范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黑龙江农业经...
  • 2篇淮海工学院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绥化市气象局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农学会

作者

  • 68篇许景钢
  • 41篇李淑芹
  • 10篇单德鑫
  • 7篇魏自民
  • 7篇王晓岑
  • 6篇王世平
  • 4篇张彦丽
  • 4篇钱建民
  • 4篇谷思玉
  • 4篇孙涛
  • 4篇胡玖坤
  • 4篇席北斗
  • 4篇赵越
  • 3篇刘鸿亮
  • 3篇曹知平
  • 3篇袁磊
  • 3篇裴占江
  • 3篇金宏鑫
  • 3篇包龙
  • 3篇王东

传媒

  • 24篇东北农业大学...
  • 7篇作物杂志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马铃薯
  • 2篇黑龙江农业科...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化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大豆通报
  • 1篇奋斗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烟草科技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89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好氧堆肥对难溶性磷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在牛粪进行工厂化堆肥过程中,加入难溶性磷矿粉,探讨堆肥对难溶性磷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磷矿粉可使堆肥中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磷矿粉加入量为牛粪干重4%(P1DM)和8%(P2DM)的处理与未加磷矿粉的处理相比各形态磷含量分别增加120.99%、125.32%,34.86%、38.64%,27.74%、30.84%,21.38%、20.06%;P2DM和P1DM处理之间的差异分别为4.33%,3.78%,3.10%,-1.32%.电镜观察显示,堆肥后磷矿粉典型的矿物特征消失,表面呈蜂窝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堆肥生产富磷粪肥可为解决中国磷素资源缺乏、化学磷肥利用率低等问题提供一条生物学途径.
单德鑫李淑芹许景钢
关键词:好氧堆肥牛粪难溶性磷
微生物脱臭的技术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随着恶臭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应的对其治理各种技术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特别是微生物除臭技术 ,处理恶臭污染的研究热点。文章论述了微生物除臭的原理、方法、应用状况 。
李淑芹王帆闫雷许景钢
关键词:恶臭污染微生物脱臭
环境因素对除草剂丁草胺在黑土中吸附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应用批量平衡法研究土壤环境因素对丁草胺在黑土中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丁草胺在黑土中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R2为0.824~0.999;土壤介质中离子浓度越大,黑土对丁草胺的吸附常数Kd越小,对丁草胺的吸附能力越弱;温度为30℃时,吸附常数最大;表面活性剂浓度接近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吸附常数Kd最大。在研究的环境因素中,表面活性剂尤其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吸附的影响最大。
李淑芹窦阿丽许景钢黄伟
关键词:丁草胺黑土环境因素
低温降解纤维素的细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13
2008年
通过对环境中低温微生物的提取、初筛、复筛和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分离并确定对纤维素有明显降解作用的两株细菌菌株B9和B21,并对其进行鉴定,B9菌株为噬胞菌属(又名纤维粘菌属,Cytophage)细菌,B21菌株为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细菌。
张丹许景钢路伟明李淑芹
关键词:纤维素细菌
固体有机废物堆肥过程中氮的转化被引量:33
2007年
文章论述了固体有机废物堆肥过程中氮的转化过程,主要在氨化、硝化、反硝化、固定和氮以淋洗液和废气的形式排放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影响此过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堆肥过程中氮素的合理调控提出了建议。
单德鑫李淑芹许景钢
关键词:堆肥过程
农业应用磷石膏前景展望被引量:32
2010年
简要回顾了磷石膏的应用范围及对环境的影响,叙述了磷石膏的性质和组分。通过归纳前人在农业生产、土壤改良、生物降解和安全使用等方面对磷石膏的研究,总结了磷石膏在植物栽培、家禽饲养、堆肥发酵上的学术成果,分析了磷石膏在酸性土壤修复、延缓土壤退化、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上的研究方法,在阐述磷石膏有益用途的同时,简述了生物降解磷石膏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安全使用磷石膏的实例。提出通过生物学手段在磷石膏降解菌的选育和作物品种的改良等方面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在技术革新、使用标准、监管力度等方面来推进应用磷石膏的步伐,使其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源在农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王晓岑李淑芹许景钢
关键词:磷石膏农业土壤
施用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和大豆器官重金属积累的影响被引量:24
2014年
重金属在土壤中易积累造成污染,因此污泥中重金属含量成为其农用的限制因素,重金属在作物中的富集问题也备受关注。以东北黑土为供试土壤,大豆为供试作物,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施入不同水平的城市污泥堆肥的农田小区试验,研究污泥堆肥对土壤和大豆不同器官的重金属积累的影响,为污泥堆肥农用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污泥堆肥施入量的增加,土壤中重金属Cu、Zn、Cd、Pb含量及大豆不同器官中Cu、Zn、Cd的含量均逐渐增加,但在大豆各器官中均未检出Pb。Cu、Zn在大豆各器官的含量和富集系数大小顺序均为籽粒>根>豆荚>茎,而Cd为茎>根>豆荚>籽粒。在本试验污泥堆肥施入量的范围内,土壤和大豆籽粒中重金属Cu、Zn、Cd、Pb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从富集系数看,除污泥堆肥施入量超过12 t·hm-2时大豆茎对Cd有富集作用外,其他均未达到富集程度;各处理的大豆干物重和产量的总体规律是污泥堆肥施用量24 t·hm-2>施用量18 t·hm-2>施用量30 t·hm-2>施用量12 t·hm-2>施用量6 t·hm-2>CK,其中污泥堆肥施用量为24 t·hm-2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为12.65%。
李淑芹田仲鹤金宏鑫于淼许景钢
关键词:污泥堆肥土壤大豆
普施特优势降解细菌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7
2009年
从普施特生产厂的污泥和长期施用普施特的土壤中筛选获得了4株能以普施特为唯一碳源生长,且对普施特具有较好降解功能的细菌(降解率均在80%以上)。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zx2和zx7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zx5是产碱杆菌科(Alcaligenaceae bacterium)细菌,zx6是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
郑玉莲许景钢李淑芹曹知平
关键词:普施特降解菌芽孢杆菌属无色杆菌属
不同填料对脱水污泥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好氧条垛式堆肥方法,研究秸秆和稻壳作蓬松剂和调理剂、沸石和粉煤灰作调水剂对污泥堆肥效果的影响,为污泥的土地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秸秆处理组均达到无害化和腐熟化标准,而稻壳处理组未达到堆肥标准;粉煤灰处理与沸石处理差异不大。以秸秆为蓬松剂和调理剂,以粉煤灰或沸石为调水剂,污泥好氧堆肥后肥料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有机肥标准,表明以废物秸秆和粉煤灰为污泥堆肥填料更具发展前景。
李淑芹包龙胡玖坤许景钢
关键词:污泥堆肥沸石有机肥
干旱胁迫下DA-6浸种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以大豆品种东农49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DA-6浸种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DA-6浸种降低了大豆苗期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明DA-6浸种可提高大豆苗期叶片的抗逆性。其中,160~320mg·L-1的DA-6浸种处理浓度效果最好。
施晓明李淑芹许景钢佟玉欣
关键词:大豆干旱DA-6保护酶活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