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博
- 作品数:57 被引量:216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6种鲜食彩色花生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为彩色花生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彩色花生品种开白二号、YA03-5、豫黑、YS03-1-1、9686-8、豫紫一号为试材,以宿迁推广的高产大果品种为对照,通过随机区组排列的田间试验筛选出适宜江苏省栽培的优良彩色花生品种。[结果]9686-8的荚果产量最高,为4 363.5 kg/hm2,其次是开白二号,其荚果产量为4 282.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3.2%和7.8%;豫紫一号的荚果产量最低,为3 715.5 kg/hm2。YS03-1-1感病毒病,中抗叶斑病,抗茎腐病。豫黑中抗茎腐病、叶斑病,YA03-5中抗叶斑病、病毒病。其他品种抗病性强。YA03-5的抗涝性弱。开白二号、9686-8、YS03-1-1、YA03-5、豫黑和豫紫一号的百仁重分别为69.40、72.50、55.70、67.50、65.18和70.66 g,开白二号、9686-8、YA03-5和豫黑的出仁率分别为63.1%、70.3%、54.0%和59.2%。[结论]该研究为彩色花生品种的选择和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 许博顾克军杨四军张恒敢
- 关键词:花生农艺性状
-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茬麦草谷比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研究了不同耕作(耕翻与浅旋耕)与秸秆还田方式(周年稻秸秆全量还田、麦秸秆全量还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以及稻麦秸秆不还田)对稻茬麦草谷比和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处理对稻茬麦草谷比、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皆不显著,而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草谷比差异达显著水平,麦秸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及可收集系数未表现出差异。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稻茬麦秸秆产量,秸秆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周年稻麦秸秆全量还田(Srw)〉周年仅水稻秸秆还田(Sr)〉周年仅小麦秸秆还田(Sw)〉周年秸秆不还田(SO),各处理间籽粒产量变化并不显著,因而处理Srw的草谷比显著高于Sw与S0处理。相同留茬高度条件下,麦秸可收集系数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没有显著差异,留茬高度分别为5、10、15、20cm时,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依次为0.65~0.66、0.58~0.60、0.52~0.54、0.45~0.47。估算一定留茬高度的稻茬麦秸秆可收集系数时可以忽略旋耕整地和秸秆还田方式的短期影响,进一步简化估算参数。
-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许博杨四军张恒敢张传辉石祖梁
-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还田稻茬麦
- 一种提升黄河故道小麦-玉米轮作区土壤生产力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黄河故道小麦‑玉米轮作区土壤生产力的方法,涉及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将秸秆还田与耕作相结合的方法,玉米季免耕,小麦季一年旋耕,下一年耕翻,交替进行,不断提升黄河故道中低产田基础地力水平,提高资源...
- 顾克军顾东祥张传辉许博张斯梅吴晶晶张恒敢
- 一种须根系植物的根系形态测定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须根系植物的根系形态测定方法,包括步骤:清洗植物根系;将清洗后的植物根系分段;在每个分段的植物根系中分别抽取样品放入到扫描仪中扫描,得到根系图像;将所述抽取样品和剩余根段烘干,分别称重;使用根系图像分析软件...
- 顾东祥石祖梁顾克军张传辉许博
- 文献传递
- 江苏省小麦秸秆养分垂直分布特征与不同茬高下麦秸养分归还量估算被引量:4
- 2015年
- 为明确小麦植株不同层次的秸秆养分特征,科学估算不同留茬高度下麦秸养分还田量,通过采集江苏省生产上主推的9个春性品种和16个半冬性小麦品种植株,用分层切断法,将秸秆从基部向上依次截取4段长度为5 cm的秸秆,剩余部分为第5段(分别用0~5、5~10、10~15、15~20 cm和〉20 cm表示5段秸秆),对穗部单独进行脱粒处理获取颖壳与穗轴,对植株各部分秸秆分别进行烘干称重,并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基部0~20 cm范围内,4个层次秸秆干重占植株秸秆干重的比例都表现为半冬性品种大于春性品种,20 cm以上部分则相反;在同一空间层次上,春性品种的秸秆氮(N)与磷(P)含量高于半冬性品种,而秸秆钾(K)含量低于半冬性品种;春性小麦品种秸秆N与P含量都呈现出从基部向顶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半冬性小麦品种从基部向上秸秆N含量变化不大,而P含量呈“U”型变化,两类品种秸秆K含量都表现为从基部向顶部依次增加的趋势。在留茬10~20 cm且秸秆还田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与春性品种相比,半冬性品种秸秆N归还量高23.4%~26.9%,秸秆P归还量高16.7%~30.8%,而秸秆K归还量低20.4%~25.9%。江苏省小麦秸秆N、P、K总量分别为10.20×10^4、1.16×10^4t和19.52×10^4t,在留茬15 cm高时,小麦秸秆N、P、K养分归还量分别为4.90×10^4、0.56×10^4t和8.47×10^4t。江苏省2种类型小麦品种秸秆养分含量不同,在麦秸还田后不同麦区的养分管理策略应有所不同。
-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张传辉石祖梁许博杨四军常志州
- 关键词:小麦留茬高度秸秆还田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小麦籽粒计数系统被引量:5
- 2010年
- 小麦育种和栽培工作中经常要对大量的籽粒进行计数,人工计数既费时又枯燥无味。为实现籽粒计数的自动化,设计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小麦籽粒计数系统。系统的计数算法共分4步:(1)采集图像,通过去噪、二值化、颗粒化处理,得到颗粒图像集;(2)对颗粒图像进行极限腐蚀,腐蚀后未发生分离的颗粒用以估计单个籽粒,并计算其面积统计值;(3)用统计判别方法判断发生分离的颗粒是否为单个籽粒,否则,合并过分割的颗粒,或标记为可疑籽粒;(4)对可疑籽粒进行人工修正。以小麦籽粒进行30次计数实验,结果显示本算法计数精度在98%以上,基本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 张恒敢杨四军顾克军许博张思梅陈涓
-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图像分割小麦籽粒
- 一种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麦秸还田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步骤:麦秸全量粉碎还田;浅水泡田,湿旋整地;施基肥或分蘖肥时配施过氧化钙或/和过氧化尿素,水稻移栽插秧;在水稻分蘖后期晒田前开沟;进行田间管理直至水稻成熟。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麦...
- 顾东祥顾克军张传辉杨士军许博张斯梅
- 文献传递
- 一种湿法消解的消解液批量转移定容装置及其控制模块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法消解的消解液批量转移定容装置,包括:储水桶与分水器通过硅胶管连接,所述硅胶管上设置有真空泵;所述分水器连接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第二硅胶管,每个第二硅胶管管头设置有喷雾清洗头,所述喷雾清洗头通往消煮管,...
- 顾东祥石祖梁顾克军张传辉杨四军许博
- 稻麦轮作系统麦秸全量还田后不同耕整方式的作业效率与成本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稻麦两熟是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要轮作方式,机械化全量还田是稻麦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设置泡田深旋、犁耕+旋耕、板茬旋耕+起浆等3种麦秸全量还田后耕整方式,对比分析了不同耕整方式的作业效率、油耗与成本。结果表明,耕整作业效率表现为泡田深旋>板茬旋耕+起浆>犁耕+旋耕;单位面积耗油量以板茬旋耕+起浆耕整方式最少,比泡田深旋、犁耕+旋耕的耕整方式分别低5.43 L/hm^(2)和6.33 L/hm^(2);成本投入以泡田深旋耕整方式最低,较犁耕+旋耕和板茬旋耕+起浆耕整方式成本分别降低了211.06元/hm^(2)和67.06元/hm^(2)。综上,稻麦轮作系统麦秸全量还田后推荐采用泡田深旋耕整方式,可使作业效率提高且成本投入减少。
- 张斯梅杨四军顾克军顾东祥张传辉张恒敢许博杜同庆张程
- 关键词:秸秆还田
- 一种提高稻田套种小麦种子出苗率与壮苗丰产的稻秸还田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稻田套种小麦种子出苗率与壮苗丰产的稻秸还田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所述稻秸还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水稻收割前7~10d断水;(2)水稻收割前3~4d播种小麦种子;(3)水稻收割前1~3d施用氮磷钾...
- 顾克军顾东祥张传辉张斯梅张恒敢樊平声杨士军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