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对5例SPT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细胞Vi m、NSE、a-AT、s-100、ck、EMA、syn、CgA抗体的表达。结果:5例SPTP患者中,因腹部不适或腹部疼痛来医院就诊时发现2例,3例为常规体检时发现,女性4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36岁,肿瘤位于胰头3例,胰尾2例,瘤体平均大小为8.7cm,镜下肿瘤细胞主要排列成实性片状及假乳头状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性,5例SPTP患者中1例为老年男性,镜下大部分肿瘤细胞胞浆透明,有的呈印戒样改变,形态较为特别,免疫组化显示,5例Vi m、NSE呈弥漫强阳性,4例a-AT呈小灶性阳性,2例ck呈弱阳性,1例syn灶性阳性,s-100、EMA、CgA均为阴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好发于年青女性,镜下瘤细胞主要排列成实性片状及假乳头状结构,是一种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病变,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朱秀民许凯吉莉莉
- 关键词:胰腺肿瘤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免疫组化
- caveolin-1、GPR30和vimentin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5
- 2017年
- 甲状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中80%为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Hj。PTC具有分化高、恶性度低、预后较好的特点。但在分化程度较高的VFC中,仍有50%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严重影响预后。甲状腺癌的发病与患者的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雌激素在甲状腺癌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
- 许凯何苗卢红明孙宇范桂莲
-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CAVEOLIN-1GPR30VIMENTIN
- Caveolin-1和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8年
-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aveolin-1和ER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甲状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种蛋白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aveolin-1的阳性率仅为12.06%,低于甲状腺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76.67%和77.2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eolin-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4.35%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1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R的阳性率为74.14%,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10.00%和9.0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52.17%)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88.5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aveolin-1水平降低和ER表达增加,可能通过共同激活ERK1/2、PI3K-Akt信号通路,在甲状腺肿瘤细胞的增值、迁移和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范桂莲何苗卢红明许凯孙宇
- 关键词:CAVEOLIN-1雌激素受体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
- 探究胃癌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 TM二步法检测120例胃癌和5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距癌灶>5 cm)中Glut1、HIF-1α的表达。结果 50例癌旁组织HIF-1α阳性8例,阳性率为16%,Glut1阳性9例,阳性率为18%;120例胃癌组织HIF-1α阳性84例,阳性率为70%,Glut1阳性83例,阳性率为69%;HIF-1α蛋白表达在胞质或胞核,Glut1蛋白表达在胞质和/或胞膜,HIF-1α、Glut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Glut1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与Glut1表达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 HIF-1α、Glut1的阳性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胃癌侵袭转移潜能能力的重要细胞因子生物学指标,且这些指标的表达对于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许凯宋莉莉卢红明范桂莲孙宇
- 关键词:胃癌缺氧诱导因子-1葡萄糖转运蛋白1免疫组织化学
- Alport综合征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 2015年
- 目的:复习总结电镜下Alport综合征的表现,加强对Alport综合征的认识. 方法:搜集2005~2010年我科的32例Alport综合征的病史及病理(包括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 汇总各项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患者以浮肿,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而就诊,平均年龄12. 6岁. 5例有阳性家族史,4例患者曾做过肾穿刺活检, 6例有治疗史. 光镜及免疫组化无特异性表现,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出现特征性的厚薄不均,分层撕裂及颗粒状致密物沉积. 肾小管、Bowman' s囊壁及小动脉壁也可见分层撕裂,致密物沉积. 结论:AS在电镜下有特异性表现,在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孙宇何苗范桂莲李慧峰许凯卢红明
- 关键词:遗传性肾病基膜
- 分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宫颈临床病理特征与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收的100例宫颈癌患者,时间选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对所有患者盆腔淋巴转移状况、肿瘤病理分型、肿瘤组织学类型和生长类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盆腔淋巴结转移30例,转移率是30.00%;未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70例,未转移率是70.00%。HPV感染、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生长类型方面,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绝经期和病理分型方面,转移患者与未转移患者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临床分期、高危HPV感染、肿瘤大小、生长类型等存在紧密联系,所以应加强对各项指标的关注,以便及早诊治患者,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
- 许凯何苗宋莉莉孙宇
- 关键词: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宫颈癌
-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肝细胞肝癌中的意义
- 2011年
- 虽然对于肿瘤的研究已经步入复杂的癌基因蛋白网络时代,但这些基因的功能最终都会与细胞增殖失控和调亡受阻密切相关。survivin是一种凋亡抑制蛋白,它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和促进其增殖的作用,其与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本文对近年survivin在肝细胞性肝癌发生、发展中怎样调节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吉莉莉朱秀民许凯
-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SURVIVIN凋亡增殖
- 比较研究胃癌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的有效性
- 2021年
- 目的比较研究胃癌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标本病理诊断的有效性。方法筛选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来院治疗的40例胃癌确诊患者,用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参照组为术前胃镜活检,观察组为术后标本病理诊断,比较两组的检测情况及正确率。结果检测后,参照组的检测情况不如观察组(其中不包括阳性检出例数,其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检测后,观察组的正确率明显比参照组高,(χ^2=10.000,P=0.002)符合统计学意义标准。结论术后标本病理诊断是临床判断胃癌情况的黄金标准,但术前胃镜活检对于胃癌早期有非常好的作用,提高了阳性检出率,保障了患者救治的及时性。
- 何苗孙宇卢红明范桂莲许凯
- 关键词:胃癌
- 甲状腺肿瘤冰冻切片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冰冻切片在良恶性肿瘤病理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以为甲状腺肿瘤临床诊治提供参照凭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肿瘤冰冻切片80份临床资料,以探究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时对肿瘤进行病理诊断的准确方法。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64例病理组织中被诊断存在良性病变,13例病理组织被诊断为有恶性甲状腺肿瘤病变,推迟诊断3例。而采用石蜡切片检查后发现良性病变62例,恶性肿瘤14例,其中冰冻漏诊5例,假阴性诊断率为6.25%。病理切片病理组织学类型以甲状腺肿瘤为主,其次为乳头状癌。结论采用冰冻切片手段诊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准确率相对较高,应加强对正确取材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在甲状腺肿瘤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 许凯卢红明范桂莲宋莉莉孙宇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病理检查冰冻切片
-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和Polo样激酶1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和Polo样激酶1(PLK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21年3月大庆油田总医院资料完整的结104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MACC1蛋白和PLK1蛋白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评估MACC1和PLK1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MACC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3.08%(76/10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表达率15.39%(16/10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65,P<0.01);PLK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率为57.70%(60/10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表达率24.04%(25/10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71,P<0.01)。MACC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明显相关(χ^(2)=4.697、6.307、6.899,P<0.05),PLK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明显相关(χ^(2)=5.446、5.5076、6.307,P<0.05)。结论MACC1蛋白和PLK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上述两种指标,并与临床指标结合,将能更准确判断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 闫鹏刘鹏宇史良许凯孙晓东
- 关键词:结直肠癌POLO样激酶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