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晓娟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4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组织细胞
  • 2篇组织细胞坏死...
  • 2篇组织细胞坏死...
  • 2篇疗效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炎
  • 2篇内镜
  • 2篇坏死
  • 2篇坏死性
  • 2篇坏死性淋巴结...
  • 2篇肠道
  • 2篇肠道准备
  • 1篇异物取出术
  • 1篇英文
  • 1篇症状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17...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8篇詹晓娟
  • 8篇戴益琛
  • 6篇陈章兴
  • 6篇朱小三
  • 4篇连清娜
  • 4篇谢军培
  • 4篇桑巧芳
  • 2篇傅育卡
  • 2篇林园园
  • 2篇曾伟

传媒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女,38岁,农民。因间断发热3月余入院。患者于2009年09月0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体温37.4℃左右,未予重视,2009年11月30日出现高烧,最高达39.8℃,伴咳少量黄痰,以下午及夜间明显,在当地诊所静滴头孢氨苄后症状无明显好转。2009年12月04日就诊我院。查体:体温40.1℃、脉搏120次/分、血压135/85mmHg,神清,急性病容,
陈章兴朱小三詹晓娟戴益琛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采用透明帽及口咽管取出胃内复杂异物1例
2012年
病人,男,44岁。于4个月前吵架后情绪低落,企图自杀,吞服多根铁条,长短及大小不一,当时未出现特殊不适。3个月后出现中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针刺样,弯腰或蜷缩位可缓解,伴腹胀、心悸不适,无黑便、发热。就诊于多家医院,查腹部立位片示胃内多根长条形异物,
谢军培桑巧芳连清娜詹晓娟朱小三戴益琛
关键词:胃内异物
OMOM胶囊内镜检查肠道准备新方法的试探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试探性研究OMOM胶囊内镜适宜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我院104例胶囊内镜检查者,随机分为6组,分别采用6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观察比较、分析其不良反应、通过时间及检查阳性率。结果口服恒康正清及肌注胃复安后不良反应少、通过时间短及检查阳性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恒康正清及肌注胃复安是OMOM胶囊内镜检查肠道准备适宜方法。
陈章兴朱小三戴益琛谢军培傅育卡曾伟连清娜桑巧芳林园园詹晓娟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胃肠道OMOM胶囊内镜
内镜下化疗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直肠癌疗效评价(英文)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化疗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直肠癌的具体方案、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分为四组:对症治疗组,口服希罗达化疗组,内镜下5-氟尿嘧啶(5-Fu)化疗粒子植入术组,口服化疗同化疗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组。知情同意后,分行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并分析抑瘤疗效,肠梗阻的发生率,1、2年生存率,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内镜下化疗粒子植入术能较好地被耐受,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粒子植入术治疗后,直肠癌的临床受益患者达54.5%,接近口服化疗药物疗效58.8%,且粒子植入治疗组及联合口服化疗组中,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7.3%,20.0%)。较之对症治疗组,口服化疗组、粒子植入组及联合治疗组中直肠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提高不明显(35.3%,36.4%,40.0%),但1年生存率(64.7%,63.6%,80.0%)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对于晚期直肠癌患者,内镜下化疗粒子植入术是一种操作简单、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疗效的治疗方法。
林园园戴益琛陈章兴谢军培曾伟傅育卡詹晓娟连清娜朱小三桑巧芳
关键词:直肠癌
SLE合并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被引量:2
2010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8岁,农民,因间断发热3月余入院。患者于2009年9月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体温波动在37.4℃左右,未予重视,2009年11月30日下午出现高烧,体温最高达39.8℃,伴咳少量黄痰,以下午及夜间明显,在当地诊所静滴头孢氨苄后症状无明显好转,2009年12月4日就诊我院。
陈章兴朱小三詹晓娟戴益琛
关键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SLE体温波动间断发热头孢氨苄
皮圈套扎及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11年
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我院内镜室分别采用皮圈套扎、氩气刀治疗直径10 mm以下消化道息肉186例,现将这两种方法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6例(196枚息肉)中,男112例,女74例;年龄9~77岁;经内镜及病理诊断炎性息肉31例,腺瘤性息肉126例,幼年性息肉9例,其他20例;单发149例,多发37例;其中息肉直径〈5 mm 71例(38.17%)、6~10mm 115例(61.83%);息肉位于食管19例、胃69例、十二指肠13例、结肠72例、直肠13例。分为两组,每组93例。
陈章兴戴益琛朱小三詹晓娟
关键词:氩气刀息肉
肠道准备致肠梗阻3例
2012年
病例1,男,32岁。拟行纤维肠镜常规体检,遵医嘱口服20%甘露醇250 ml,之后饮矿泉水2 000 ml,0.5 h后突然出现腹胀、腹痛,伴肛门排气,解成形便1次,量约200 g,症状逐渐加重,无呕吐,遂行腹部立位片示小肠高位气液平。诊断:假性肠梗阻,予密切观察及补液(未行胃肠减压),约8h后症状逐渐好转,复查腹部立位片未见气液平。
陈章兴戴益琛詹晓娟
关键词:肠梗阻肠道准备
以呃逆为首发症状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例被引量:3
2014年
病人,男,48岁,因呃逆1周就诊,于1周前突发持续性呃逆发作,无吞咽困难、烧心、腹痛、纳差,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人院后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舌苔、双侧颊部、软硬上腭黏膜可见灰白色薄膜附着,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13g/L,余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咽拭子涂片可见白假丝酵母菌孢子及菌丝生长;培养示:白假丝酵母菌生长。
连清娜詹晓娟桑巧芳谢军培戴益琛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呃逆霉菌性食管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