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江
- 作品数:34 被引量:70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德国破产刑法历史之考察被引量:1
- 2014年
- 德国破产罪行规定最早产生于16世纪中期。17世纪和18世纪判例中体现的欺诈破产与简单破产的不同,最终在1794年《普鲁士国家的普通邦法》中得到确认。1851年的《普鲁士刑法典》第一次在刑法典中规定了破产罪行,从而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77年德国《破产法》中破产罪行规定,直接把1871年《帝国刑法典》中相应内容移换到其中。1976年第一次经济犯罪对策法改革之后,又将破产罪行规定在刑法典中。此后破产罪行一直规定在刑法典中。1999年《破产法施行法》对破产罪行的修改,奠定了现行破产刑法的基础。
- 行江
- 关键词:破产犯罪刑法典
- 《刑法修正案(六)》第六条疑难问题研析——兼论妨害清算罪被引量:6
- 2008年
- 针对日益严重的破产欺诈行为,《刑法修正案(六)》第六条新规定了虚假破产犯罪。在司法机关对罪名做出司法解释之前,理论界对于此罪名的表述不同。论文从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以及犯罪客体四个方面对虚假破产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外的立法,对虚假破产犯罪的刑事责任进行了评析。
- 行江
-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六)》罪名确定构成要件刑事责任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量刑建议的契约化:架构、展开及限制被引量:1
- 2021年
- 量刑建议契约化将契约理论贯彻到量刑建议之中,以契约模型架构量刑建议的基本内容。量刑建议的契约化不仅符合提升司法效率的必要要求,而且其也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罪刑责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涵。以契约理论为视角,量刑建议的主体必须处于平等地位,法院的生效裁判是量刑建议的生效条件,反悔权也是量刑建议双方主体的基本权利。量刑建议的契约化必须受到一定限制,完全的交易化与量刑建议制度的公法属性不相契合。对此,量刑建议必须采用幅度刑的量刑建议,量刑建议的成立中必须注重对被害人意见考虑,量刑建议主体反悔权的行使也必须有一定合理限制。
- 盛豪杰行江
- 关键词:量刑建议契约理论公法属性公平效率
- 婚内强迫性行为之我见
- 2002年
- 婚内强迫性行为作为一种客观现象 ,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着。近几年来 ,随着民主政治 ,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 ,对此行为如何定性 ,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法学理论界和实践界也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本文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 ,更多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阐述自己对此问题的中庸看法 。
- 行江
- 关键词:强奸罪
- 日本破产犯罪立法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日本近现代破产犯罪的早期规定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近代立法最重要的成果是在借鉴德国立法的基础上制定1922年《破产法》罚则,破产犯罪第一次完整、系统地被规定在破产法中。1922年《破产法》实施了八十多年,直到2004年日本才通过新《破产法》即现行《破产法》。现行《破产法》之破产犯罪立法对1922年规定进行大范围的修改,新增了法人犯罪处罚,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维持了客观处罚条件规定,涉及刑法总论的诸多问题。
- 行江瞿晔
- 关键词:破产犯罪
- 刑法修正案经济犯罪修改述评
- 1997年刑法颁布以来,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打击不断出现的新型犯罪,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刑事立法方面已经通过了六个刑法修正案。六个刑法修正案总共53条,涉及经济犯罪修改的共有30条左右,占到整个修正案的一半。本文梳理...
- 行江
-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经济犯罪刑事立法
- 文献传递
- 虚假破产罪研究
- 行江
- 关键词:经济犯罪刑事犯罪刑法
- 破产欺诈犯罪立法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破产欺诈犯罪是破产犯罪中最严重、最典型的犯罪。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很多国家都做了规定。在我国大陆,破产欺诈犯罪可以适用的罪名是刑法第162条妨害清算罪,和《刑法修正案(六)》第六条的虚假破产罪。通过考察国外立法,以期对我国立法完善有所帮助。
- 行江王杨
- 关键词:妨害清算罪虚假破产罪
- 大陆法系与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因果关系理论,是刑法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复杂的理论,历来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目前,在大陆法系的理论中,主要有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客观归责理论。在我国,理论界的争论主要是是否有偶然的因果关系。比较我国与大陆法系的理论,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在我国比较适合。
- 行江
- 关键词:大陆法系
- 牵连关系新论被引量:2
- 2005年
- 牵连关系是牵连犯理论中的关键问题 ,它既是牵连犯概念的直接反映 ,又直接决定着牵连犯的成立范围。确定牵连关系的标准不同 ,对同样一种情况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通过分析传统理论 ,结合目前我国理论研究的现状 ,对牵连关系采取从严解释比较适宜。
- 行江
- 关键词:牵连关系牵连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