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宁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东昆仑
  • 1篇地层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地质意义
  • 1篇东昆仑西段
  • 1篇动物化
  • 1篇动物化石
  • 1篇动物群
  • 1篇盐岩
  • 1篇元古代
  • 1篇早更新世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年龄
  • 1篇侵入体
  • 1篇中晚元古代
  • 1篇晚元古代

机构

  • 5篇青海省地质调...

作者

  • 5篇薛宁
  • 3篇王瑾
  • 2篇李五福
  • 1篇杨贤法
  • 1篇裴生菊
  • 1篇刘生军
  • 1篇叶占福
  • 1篇谈生祥
  • 1篇任晋祁
  • 1篇李红刚
  • 1篇宋泰忠
  • 1篇安勇胜
  • 1篇保广普
  • 1篇李原
  • 1篇索有贤
  • 1篇王秉璋
  • 1篇常革红
  • 1篇林海

传媒

  • 2篇青海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质通报
  • 1篇青海国土经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东昆仑布喀达坂峰地区发现二叠纪冷温动物群被引量:27
2002年
东昆仑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发现了以单通道(Monodiexodina)为主的冷温动物群,产于东昆中缝合带与东昆南缝合带之间一套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中下二叠统中。
王秉璋宋泰忠王瑾叶占福薛宁
关键词:东昆仑二叠纪碳酸盐岩动物化石
东昆仑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的发现及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东昆仑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的山间盆地中发现一套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岩石组合为:泥晶灰岩、砂砾石层、泥岩夹生物碎屑层,未见底,顶部被晚更新世地层覆盖。从获得的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资料及古生物显示,其时代相当于早更新世,与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组以及东昆仑垭口盆地羌塘组时代相当。它的发现对分析本地区以及相邻地区在早更新世时的气候演变及高原隆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李原王瑾薛宁索有贤
关键词:早更新世地层东昆仑西段
青海野马泉地区正长花岗岩的基本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0
2009年
通过野马泉地区1:5万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发现野马泉地区A型正长花岗岩与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产关系密切,文中试图通过对正长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在讨论正长花岗岩的成因基础上,通过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为确定野马泉地区与正长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成矿时代提供依据。
薛宁安勇胜李五福裴生菊杨贤法李红刚
关键词:矽卡岩型A型花岗岩
祁漫塔格造山带中晚元古代基性—超基性侵入体的新发现和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对东昆仑北段祁漫塔格造山带工作和研究,发现并确定了一套中、晚元古代基性—超基性侵入体,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该套基性、超基性岩为地幔岩浆活动的产物,反映了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后,祁漫塔格地区在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中期一直处于拉张伸展环境,为祁漫塔格前寒武纪构造岩浆活动提供了新证据。
保广普常革红薛宁
关键词:构造块体
中祁连北缘野牛沟-托勒地区晋宁期花岗岩的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09年
阐述了在中祁连陆块北缘野牛沟-托勒地区原划分的古元古代托赖(岩)群中识别并划分出了晋宁期片麻状花岗岩。它侵位于中元古代中浅变质岩系湟中群以及新解体出的中-新元古代托勒片岩中,单颗粒锆石铀-铅同位素年龄为(837.8±58)Ma、(842±37)Ma,表明它们是晋宁期岩浆事件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形成于碰撞构造环境;该片麻状花岗岩的发现,对于祁连造山带前震旦纪基底的深入研究及更进一步确定该地区存在的晋宁期碰撞造山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
薛宁王瑾谈生祥林海李五福任晋祁刘生军
关键词:地质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