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浩武

作品数:1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英德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疗效观察
  • 3篇地奥司明
  • 3篇小儿
  • 3篇临床疗效
  • 3篇护理
  • 3篇混合痔
  • 2篇修补术
  • 2篇引流
  • 2篇痔上黏膜
  • 2篇痔上黏膜环切
  • 2篇痔上黏膜环切...
  • 2篇脓肿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切口
  • 2篇黏膜环切术
  • 2篇吻合器

机构

  • 19篇英德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蔡浩武
  • 10篇王红旭
  • 8篇陈志明
  • 4篇陈燕芳
  • 3篇付月云
  • 3篇陈爱明
  • 2篇陈志权
  • 2篇李东平
  • 1篇张海峰
  • 1篇江海珍
  • 1篇陈丽青
  • 1篇蒋泽波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科学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北方药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氨基酸脂质体营养敷料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脂质体营养敷料在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烧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全方位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复方氨基酸脂质体营养敷料治疗+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患者瘢痕与色素沉着发生率、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瘢痕与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复方氨基酸脂质体营养敷料,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减少瘢痕与色素沉着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陈燕芳蔡浩武郭飞坤陆艳兴
关键词:创面愈合时间色素沉着
地奥司明治疗炎性混合痔急性发作7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治疗炎性混合痔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炎性混合痔急性发作患者70例,采取自身对照,给予地奥司明片口服,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 d后各肛门症状评分。结果:治疗7 d后,肛门疼痛、水肿、瘙痒及便血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率为71%。结论:地奥司明能有效治疗炎性混合痔急性发作的临床症状。
蔡浩武王红旭陈志明
关键词:地奥司明炎性混合痔急性发作
PPH联合地奥司明治疗环状痔的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地奥司明治疗环状痔的护理效果。方法 41例行PPH联合地奥司明治疗的环状痔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疼痛护理、创面护理、排便护理、并发症预防、饮食指导,对比护理前后的满意度。结果 35例患者顺利愈合,6例患者出现疼痛、出血或(伴)肛缘水肿,经过相关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且护理后患者满意率从70.73%提升至1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PPH联合地奥司明治疗环状痔术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陈燕芳郭飞坤蔡浩武陆艳兴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地奥司明环状痔护理
腹腔镜技术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
2014年
目的探讨并研究腹腔镜技术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45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5例为胃穿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成功,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并发生以及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对于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采用在腹腔镜下进行修补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这一方法较为满意。因此腹腔镜下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进行修补效果较为确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蔡浩武
关键词: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与观察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的100例鞘膜积液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儿进行常规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儿则进行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然后将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水肿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单侧及双侧患儿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较好,对于患者造成的外科创伤性炎性反应也有积极的控制效果,因此其应用价值较高。
付月云陈志权王红旭李东平蔡浩武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穿刺抽液小儿鞘膜积液
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以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引流法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疗效。结果:经过手术治疗,治疗组一次治愈29例(96.67%),治疗组一次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负压引流配合冲洗治疗肛周脓肿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蔡浩武陆艳兴陈志明王红旭陈爱明
关键词:小切口负压引流肛周脓肿
七氟醚亲子型诱导模式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观察比较七氟醚麻醉诱导与氯胺酮麻醉诱导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2~12岁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诱导组(S组)和氯胺酮麻醉诱导组(K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观察患儿哭闹、呕吐、喉痉挛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 S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1)、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5),与S组比较,K组诱导期哭闹、喉痉挛多于S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斜疝手术安全舒适、并发症少,亲子型诱导模式更顺应优质医疗服务需要。
陈爱明陈丽青江海珍蔡浩武蒋泽波
关键词:七氟醚氯胺酮麻醉诱导小儿
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外剥内扎联合消痔灵注射对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至2012年间收治的9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实验组使用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天、7天、14天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出血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愈46例,显效2例,治愈率95.8%,对照组治愈39例,显效8例,好转1例,治愈率81.3%,实验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对混合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能保存肛门正常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蔡浩武陈志明龙跃腾陆艳兴
关键词:外剥内扎消痔灵混合痔
PPH联合地奥司明治疗环状痔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对我院环状痔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地奥司明治疗环状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环状痔患者82例,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服用地奥司明。对照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观察和比较两组术后d3、d7的疼痛感、出血和水肿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患者情况早期(3d)优于对照组(P〈0.05),后期(7d)水肿、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地奥司明治疗环状痔临床早期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有利于降低手术创伤程度,缓解患者不适,减少并发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蔡浩武王红旭陈燕芳
关键词:地奥司明环状痔
外伤性肝破裂患者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外伤性肝破裂患者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58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出血量、肝损伤分级、受伤至入院时间、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合并基础疾病及心率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外伤性肝破裂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58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共发生1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41%,其中包括4例死亡病例,发生率为6.90%;不同性别患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出血量、肝损伤分级、受伤至入院时间、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合并基础疾病及心率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出血量、肝损伤分级、受伤至入院时间、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合并基础疾病及心率是外伤性肝破裂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外伤性肝破裂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较多,可根据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付月云王红旭陈志明蔡浩武陆艳兴
关键词:外伤性肝破裂预后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