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成功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玉米
  • 2篇蛋白
  • 2篇玉米株高
  • 2篇玉米籽粒
  • 2篇植物
  • 2篇植物叶
  • 2篇伸长
  • 2篇突变体
  • 2篇土壤
  • 2篇土壤硬度
  • 2篇株高
  • 2篇籽粒
  • 2篇作物
  • 2篇细胞伸长
  • 2篇夏播
  • 2篇夏播作物
  • 2篇麦茬
  • 2篇麦茬免耕
  • 2篇免耕
  • 2篇茎节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蒋成功
  • 4篇胡小娇
  • 4篇黄长玲
  • 4篇王红武
  • 4篇李坤
  • 2篇陈海涛
  • 2篇李素真
  • 2篇刘志芳
  • 2篇张孟臣
  • 2篇徐冉
  • 2篇赵云
  • 2篇吴存祥
  • 2篇吴宇锦
  • 2篇卢为国
  • 2篇张伟
  • 2篇韩天富
  • 2篇卢思慧
  • 2篇张磊
  • 2篇赵俊卿
  • 2篇刘小刚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ZmD13蛋白在调控玉米株高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ZmD13蛋白在调控玉米株高中的应用。本发明所保护的一个技术方案是蛋白质或调控所述蛋白质活性或含量的物质在调控或缩短植物茎节长度、调控或抑制植物细胞伸长、调控或缩短植物穗长、调控或缩短植物叶长以及植物育种和改...
胡小娇张伟蒋成功王红武李坤刘小刚黄长玲
一种夏播作物麦茬免耕播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夏播作物麦茬免耕播种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免耕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前茬作物秸秆移出播种带后,不耕翻土壤,直接在播种带上播种植物种子;在播种后,再将所述移出的前茬作物秸秆沿垂直于播种带的方向覆盖在播种带...
吴存祥卢为国陈海涛韩天富赵俊卿张孟臣蒋成功李素真徐冉张磊卢思慧赵云
文献传递
玉米籽粒突变体dek48的表型鉴定与基因定位被引量:1
2020年
籽粒是玉米的主要营养储存器官,也是禾本科植物种子发育研究的模式器官。本研究对玉米自交系郑58进行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籽粒缺陷突变体,命名为defective kernel 48(dek48)。该突变体籽粒皱缩扁小,百粒重显著降低,胚和胚乳发育严重缺陷,不能成苗。在玉米授粉后12 d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发育缺陷,表明该突变发生在籽粒发育的早期阶段。扫描电镜观察发现dek48与野生型相比淀粉粒显著变小。石蜡切片显微观察发现dek48淀粉胚乳填充不饱满,糊粉层细胞发育不规则。遗传学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进一步构建F2遗传定位群体,将该突变体基因精细定位于3号染色体7.39 Mb^7.52 Mb之间。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区间内有6个开放阅读框,暂未发现与籽粒发育有关的已知基因,后续将通过测序和基因表达分析进一步确定候选基因。
石慧敏蒋成功王红武王红武李坤李坤刘志芳吴宇锦胡小娇胡小娇
关键词:玉米基因定位
一种夏播作物麦茬免耕播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夏播作物麦茬免耕播种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免耕播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前茬作物秸秆移出播种带后,不耕翻土壤,直接在播种带上播种植物种子;在播种后,再将所述移出的前茬作物秸秆沿垂直于播种带的方向覆盖在播种带...
吴存祥卢为国陈海涛韩天富赵俊卿张孟臣蒋成功李素真徐冉张磊卢思慧赵云
文献传递
玉米籽粒突变体smk7的表型分析和基因定位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玉米自交系B73进行诱变,获得一个可以稳定遗传的小籽粒突变体smk7(small kernel 7)。smk7成熟籽粒表现为体积变小,胚和胚乳发育缺陷,百粒重显著降低。突变籽粒发芽率仅为10%,且幼苗黄化不能生长成正常植株。成熟smk7胚乳中淀粉、蛋白、油分含量与野生型籽粒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突变体胚乳淀粉粒体积明显变小且形状不规则。smk7突变籽粒在授粉后12 d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小籽粒和空瘪表型,石蜡切片显微观察显示突变籽粒的胚和胚乳发育迟缓,胚乳基部转移层细胞(BETL)相对于野生型细胞壁向内生长减少,发育受阻。用杂合植株(+/smk7)与多个自交系分别杂交,构建不同背景的F2分离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靶向测序基因型分型(genotyping by target sequencing,GBTS)技术将基因初定位于2号染色体短臂,进一步精细定位发现该基因位于RM1433917和RM1535316两个标记之间约120 kb的物理范围内,共有8个蛋白编码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克隆和解析SMK7基因调控玉米籽粒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蒋成功蒋成功王红武王红武李坤黄长玲刘志芳吴宇锦胡小娇胡小娇
关键词:玉米基因定位
ZmD13蛋白在调控玉米株高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ZmD13蛋白在调控玉米株高中的应用。本发明所保护的一个技术方案是蛋白质或调控所述蛋白质活性或含量的物质在调控或缩短植物茎节长度、调控或抑制植物细胞伸长、调控或缩短植物穗长、调控或缩短植物叶长以及植物育种和改...
胡小娇张伟蒋成功王红武李坤刘小刚黄长玲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