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荆宁

作品数:21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4篇颅脑
  • 3篇救治
  • 2篇动脉瘤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栓塞
  • 2篇血管内栓塞术
  • 2篇医疗方舱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术
  • 2篇癫痫
  • 2篇颅脑损伤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脑梗
  • 2篇脑损伤
  • 2篇老年
  • 2篇老年人
  • 2篇护理体会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第15...
  • 4篇解放军153...
  • 3篇解放军第15...

作者

  • 19篇荆宁
  • 5篇王本瀚
  • 5篇熊家锐
  • 4篇郭效东
  • 3篇王晓燕
  • 3篇霍丽莉
  • 3篇王丽艳
  • 2篇张长远
  • 2篇张长远
  • 2篇胡亚琳
  • 2篇陈晓丽
  • 2篇高国栋
  • 1篇杨建光
  • 1篇刘琰
  • 1篇陆卫风
  • 1篇郭效东
  • 1篇张长远
  • 1篇张广林
  • 1篇柳韶真
  • 1篇郝文明

传媒

  • 2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2
  • 2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脑梗死患者睡眠节律紊乱的护理干预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64例出现睡眠节律紊乱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实施护理援助措施,干扰白天的活动,强化夜间睡眠,建立家庭支持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规律化睡眠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两组的睡眠时间、夜醒次数、再入眠时间等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实验组逐渐恢复正常睡眠,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实施计划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治疗脑梗死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方法。
霍丽莉荆宁李宝玉柳韶真刘琰
关键词:脑梗死睡眠障碍昼夜节律
犬颅脑爆震伤模型制作及早期救治的实验研究
王本瀚张广林高国栋熊家锐荆宁范秉琳潘玲郭效东张长远李经伦
颅脑爆震伤是神经外科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具有死亡率、致残率、救治难度大等特点,是现代颅脑损伤及军事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加强颅脑爆震伤的研究,认识其致病特点,对提高颅脑爆震伤的救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模拟战时颅...
关键词:
关键词:颅脑爆震伤早期救治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36例护理体会
<正>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在血流的冲击下逐渐增大最终破裂。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之前,患者几乎无任何症状。一旦破裂则来势凶猛,出现严重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甚至昏迷,死亡率高达50%。因此,...
杨建光荆宁
文献传递
SBAR沟通模式联合思维导图对颅脑外伤手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心理灵活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联合思维导图对颅脑外伤手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心理灵活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2例颅脑外伤手术后运动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SBAR沟通模式联合思维导图,观察住院全程。干预前后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评定两组心理灵活性,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两组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接纳与行动问卷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各维度评分、Barthel指数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BAR沟通模式联合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颅脑外伤手术后运动障碍患者的心理灵活性,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王晓燕李经纶荆宁瞿靖芮王丽艳李文玉
关键词:颅脑外伤思维导图
角色转换技能训练对癫痫外科治疗后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小组在癫痫外科治疗后恢复期患者角色转换技能训练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角色转换对其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方法:由一组护士对136例外科治疗后恢复期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角色转换技能训练和跟踪随访,对照组124例...
荆宁王晓燕王丽艳贾小吉吕洋
关键词:癫痫角色转换社会功能缺陷
文献传递
气道湿化的种类的进展
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气道的建立改变了正常的生理结构,而增加气道湿化可以提高吸入气体中的湿度,是保证气道黏膜纤毛活动的正常条件,也因如此,气道湿化液在气道护理中的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它直接...
荆宁胡亚琳
关键词:人工气道临床护理评价指标
皮肤烧伤后的紫外线消毒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皮肤烧伤后的紫外线消毒护理装置。主要由保护壳,紫外灯,折射透光板,加强筋构成。将本实用新型扣在烧伤处,触肤软脚全部接触未烧伤区域的皮肤为好。使得保护壳与皮肤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打开紫外灯。发出的...
荆宁李文玉陈晓丽张小晓赵莹慧
文献传递
医疗方舱在救治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及分析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中应用医疗方舱救治颅脑损伤病人的资料,分析医疗方舱的特点及需要改进之处,使之能更好为军事行动提供卫勤保障。方法回顾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中医疗方舱内收治的112例颅脑损伤病人资料及方舱相关资料。结果...
李经伦王本瀚熊家锐张长远郭效东荆宁
关键词:医疗方舱颅脑损伤自然灾害
文献传递
颈椎管软骨瘤1例
2013年
患者,男性,58岁。于2012年1月9日2012年1月9日因“四肢麻木2年,右下肢行走困难6个月”入院。患者于2年前先后出现双侧手、脚麻木,伴右手活动不灵活,劳累时加重,休息后缓解,于当地医院给予改善循环药物治疗,效果差。
张广林王本瀚赵鸽熊家锐张长远郭效东荆宁李经伦
关键词:骨软骨瘤神经鞘瘤脊髓
医疗方舱救治颅脑损伤112例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医疗方舱作为快速卫勤支援系统,在实战应用及自然灾害中均可发挥重要作用[1]。解放军某医疗方舱先后参与了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及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中伤员收治工作,神经外科在两次救灾任务中共收治颅脑损伤1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李经纶王本瀚张长远熊家锐郭效东荆宁
关键词:医疗方舱颅脑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