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文超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吡虫啉
  • 3篇吡虫啉拌种
  • 3篇麦蚜
  • 3篇拌种
  • 2篇麦长管蚜
  • 1篇蚜虫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评价
  • 1篇植株
  • 1篇田间
  • 1篇喷雾
  • 1篇喷雾防治
  • 1篇喷雾器
  • 1篇喷雾器械
  • 1篇雾滴
  • 1篇雾滴密度
  • 1篇小麦
  • 1篇小麦蚜虫
  • 1篇小麦植株

机构

  • 3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范文超
  • 3篇李耀发
  • 3篇潘文亮
  • 3篇程志
  • 3篇党志红
  • 3篇高占林

传媒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几种喷雾器械的雾滴沉积特性与田间喷雾防治麦蚜的效果
麦蚜是小麦田主要害虫,喷施药剂是目前防治麦蚜的主要措施,而药液雾滴的沉积特性是影响喷雾对麦蚜的防治效果的因素之一.作者选用4种不同喷雾器械及其配置,即3WBS-16A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JACTO HD400型背负式手动...
程志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范文超潘文亮
关键词:喷雾器械麦蚜雾滴密度
吡虫啉拌种对麦长管蚜控制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探究吡虫啉拌种后对小麦蚜虫超长持效期的控制机制,本试验采用测定小麦蚜虫存活时间,麦蚜蜜露排泄量及麦蚜刺吸次数的方法初步研究了不同剂量吡虫啉拌种对小麦蚜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拌种后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对麦蚜表现出不同的控制机制。从麦蚜存活时间和蜜露排泄量来看,拌种后的苗期植株对麦蚜表现出了较强的致死作用,接虫3h后植株上试虫的存活率为0;孕穗期和灌浆期,麦蚜在拌种植株上24h后,存活率分别为42.56%和77.33%,麦蚜蜜露分泌量仅为对照的7.86%和8.59%,麦蚜的存活率虽有明显增加,但其蜜露分泌量却很低,表明吡虫啉拌种在小麦孕穗期和灌浆期对麦蚜有拒食作用。从刺吸次数来看,灌浆期拌种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拌种植株明显减少了麦蚜的再刺吸行为,表现出较强的拒食作用。表明吡虫啉拌种在苗期对小麦蚜虫表现为胃毒作用,孕穗期对麦蚜表现为胃毒与拒食共同起作用,而灌浆期则以拒食作用为主。
范文超程志党志红李耀发潘文亮高占林
关键词:吡虫啉拌种麦长管蚜
吡虫啉拌种对麦长管蚜控制机制的初步探讨
吡虫啉拌种可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将麦蚜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表现出了超高效、持效的控制效果。为了探究吡虫啉拌种后对小麦蚜虫超长持效期的作用机制,笔者初步研究了不同剂量吡虫啉拌种对小麦蚜虫存活时间、蜜露排泄量及刺吸数量的影响。试...
范文超程志党志红李耀发潘文亮高占林
关键词:吡虫啉拌种麦蚜
吡虫啉拌种后在小麦植株的传导分布及对麦蚜的作用方式
小麦经吡虫啉拌种后在全生育期对小麦蚜虫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为探究吡虫啉拌种对麦蚜超长持效期的机理,本论文测定了吡虫啉拌种后不同时间麦长管蚜在植株上的存活时间、蜜露排泄量及其刺吸次数,测定了拌种处理后不同时期吡虫啉在小麦植...
范文超
关键词:吡虫啉拌种小麦蚜虫药效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