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煜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吞咽
  • 2篇吞咽障碍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病变
  • 1篇动脉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心律
  • 1篇心律不齐
  • 1篇血管
  • 1篇延迟期
  • 1篇占位
  • 1篇占位病变
  • 1篇术前
  • 1篇术前评估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胡晓煜
  • 4篇王霄英
  • 2篇黄一宁
  • 2篇孙伟平
  • 2篇阿依古丽·艾...
  • 1篇高歌
  • 1篇刘建新
  • 1篇郭小超
  • 1篇黄勇
  • 1篇邱建星
  • 1篇宋鲁新
  • 1篇许玉峰
  • 1篇孙葳
  • 1篇王慧慧
  • 1篇蒋学祥
  • 1篇贾志荣
  • 1篇刘冉
  • 1篇蒋孟茜
  • 1篇陈卫东
  • 1篇姜健

传媒

  • 3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伪膜性结肠炎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2024年
难辨梭菌是伪膜性结肠炎(PMC)的最主要致病菌。肠道菌群失调时,难辨梭菌增殖并释放大量毒素,导致PMC。基于近期抗生素使用史、腹泻、检出难辨梭菌病原体或毒素可确诊。CT可辅助评估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PMC与其他病因致结肠炎的CT表现有一定重叠,但一些图像特征有助于区分上述疾病。本文综述了PMC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孙兆男何江凯黄文鹏胡晓煜黄勇王霄英
关键词:难辨梭菌伪膜性结肠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模式应用于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心律不齐患者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模式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搜集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13例心律不齐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源CT扫描结合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模式,每个R波后250~350ms采集,管电压120kVp,自动毫安。对比剂采用碘克沙醇(270mgI/mL),注射30mL。记录所有患者的辐射剂量。将冠状动脉分为15个节段,由2名影像科医师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并测量cT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一次完成检查,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2.61±1.29)mGy。主观评估了冠状动脉CTA的172个节段,有163个节段达到诊断要求,94.77%满足临床诊断要求。80.12%的节段管腔内CT值〉250HU。结论:心律不齐患者应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模式时,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可以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基本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姜健刘建新王霄英王慧慧蒋孟茜盛程程胡晓煜
关键词:心律不齐冠状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在前列腺CT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在前列腺CT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的男性患者4例入组,对增强图像进行滤波反投影重建(FBP)、30%、50%、80%及10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对这6种图像的噪声、图像质量、前列腺对比噪声比(CNR),使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BIR图像的噪声最低,主观评分最高,且前列腺外周带的CNR最高,与其它图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IR有提高前列腺图像质量、进一步显示更多解剖细节的潜在价值。
刘婧王霄英许玉峰邱建星曹会志胡晓煜蒋学祥
关键词:前列腺病变
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评价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iberoptic endoscopic examination of swallowing,FEES)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吞钡电视透视(videofluoroscopy,VF)检查和FEES。以VF检查为金标准,计算FEES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渗漏、穿透和潴留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FEES对于穿透诊断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0.0%;对误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为90.9%;对潴留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7.8%;对渗漏诊断的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71.4%。结论FEES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穿透、误吸和潴留诊断的可靠性较好,是评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力工具。
孙伟平胡晓煜阿依古丽·艾山宋鲁新黄一宁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吞咽障碍喉镜检查
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 探讨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FEES检查,以食物渗漏、穿透、误吸和潴留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误吸患者及无误吸患者的肺炎发生情况,根据FEES检查结果 对患者进食途径给予相应的建议.结果 FEES检查显示,入组的95例患者中有45例存在食物渗漏,34例存在穿透,47例存在误吸,53例存在潴留;检查中出现误吸的患者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误吸的患者(分别为5.5%和O%,P<0.001,OR=1.343,95%CI为1.136~1.588).根据FEES检查结果 ,建议34例患者可正常经口进食,27例患者需要接受代偿性治疗措施,34例患者需要鼻饲饮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鼻出血、气道痉挛和心率血压骤然变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FEES检查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诊断和处理中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评估工具.
孙伟平阿依古丽·艾山贾志荣胡晓煜孙葳刘冉黄一宁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
延迟期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术前评估价值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通过对肝脏双期与三期增强扫描进行对比,探讨动态增强CT延迟期对肝脏占位病变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因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拟行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34例,行CT三期动态增强检查(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时间分别为注药后30、70及180s),对病变进行定性诊断及术前评估。由两位具有15年以上肝脏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对图像进行两次评价,第一次仅评价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第二次评价全部三期增强图像,评价内容包括病变显示清晰程度、血管显示能力(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影像诊断及诊断信心。结果:两位医师对于病变显示清晰程度、良恶性诊断及诊断信心的主观评价,两次阅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位医师第一次阅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28/34)和79%(27/34),第二次阅片分别为85%(29/34)和88%(30/34)。B医师对于肝静脉显示两次阅片评价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与肝脏CT双期增强扫描比较,三期增强扫描(增加延迟期)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评估中对病变范围的显示、肝脏术前血管的评估及医师诊断信心方面并没有明显作用,但增加了辐射剂量;但三期增强扫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肝脏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性。
郭小超胡晓煜王霄英高歌戴丽娟陈卫东
关键词:肝脏病变术前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