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出入境人员
  • 2篇梅毒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电化学发光法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试验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PC...
  • 1篇输入性
  • 1篇梅毒监测
  • 1篇呼吸道
  • 1篇呼吸道病毒
  • 1篇化学发光
  • 1篇化学发光法
  • 1篇甲苯胺红
  • 1篇甲苯胺红不加...
  • 1篇监测分析
  • 1篇艾滋病
  • 1篇艾滋病感染
  • 1篇病监测

机构

  • 5篇重庆出入境检...

作者

  • 5篇胡晓
  • 3篇郝玉通
  • 3篇文海燕
  • 2篇刘启军
  • 2篇周岚
  • 1篇彭彦卿
  • 1篇张华荣
  • 1篇龙江

传媒

  • 4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口岸卫生控制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4种检测方法在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评价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化学发光法(CLIA)、电化学发光法(ECL)在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的出入境人员血清样本204份,采用TRUST、CLIA、ECL进行检测,以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金标准,比较4种方法的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一致性。结果TPPA、TRUST、CLIA和ECL检测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6.20%、28.00%、76.90%和72.50%。以TPPA为金标准,TRUST的阳性符合率为96.49%,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40.74%、97.10%、59.80%;CLIA的阳性符合率为84.71%,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8.52%、65.22%、87.25%;ECL的阳性符合率为91.16%,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9.26%、81.16%、94.14%。结论TPPA、TRUST、CLIA、ECL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各有千秋,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应该用CLIA或ECL初筛,然后用TPPA联合TRUST确证,更好地提供诊断依据。
彭彦卿周岚胡晓文海燕张眺周鑫倪丹妮张倩郝玉通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
2017-2019年重庆口岸输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原监测分析
2022年
目的 分析重庆口岸输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者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口岸有流感样症状的入境人员的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17种/型呼吸道病毒。结果 共监测到有呼吸道症状的入境人员1 138人,采集咽拭子1 138份,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327例,阳性率28.73%。病例中混合感染11例,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占27.27%。共338份样本检出呼吸道病毒,其中甲型H1N1、H3N2流感病毒占比最高,分别为24.26%、18.34%。1、7、8月检出病例数最多,各季节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87 2,P=0.122 4)。来源国家或地区较多的是泰国83例、越南35例、中国香港29例和柬埔寨25例。结论 初步掌握了重庆口岸输入性呼吸道病毒的种类,为口岸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周岚文海燕胡晓钟进周鑫倪丹妮郝玉通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实时荧光PCR
2008—2015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及艾滋病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总结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和艾滋病感染情况,及时评估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方法 2008—2015年,分别采用TRUST和ELISA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用ELISA方法初筛、western-blot确认艾滋病毒抗体,检测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和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体检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122 744人次,检出梅毒感染者209例,检出率为0.17%;艾滋病感染者139例,检出率为0.11%。各年龄段的男性感染者均远高于女性,以青壮年30~40岁以及40~50岁年龄段为高发人群。性接触尤其是男性同性接触仍是主要传播途径。从人员构成来看,出国务工人员的比例占82.76%。入境人员中来自于亚洲和非洲的人员是主要感染者。结论应重点加强男性中青年出国务工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多途径、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郝玉通文海燕周冠邑刘启军黄青徽龙江胡晓张朓沈滟秋张华荣
关键词:艾滋病梅毒出入境
2018—2020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传染病感染情况,为开展传染病监测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20年在重庆口岸出入境的人群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HIV-Ab)、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HCV-Ab)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0年经重庆口岸出入境的人员共43443名,共检出各类传染病2439例,检出率5.63%;其中HBsAg阳性1881例,丙型肝炎抗体阳性70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450例,HIV抗体阳性38例。结论HBsAg阳性是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检出率最高的传染病,应重点加强出国务工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
胡晓陈红梅周冠邑钟进蒋福蓉周华明卢剑
关键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
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员健康状况及一些非传染性疾病的分布特点,为相关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GELOGIQP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012年1—12月经重庆口岸出入境的14776名出入境人员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检查部位为肝、胆、胰、脾、双肾,按性别、年龄、人员类别对疾病的检出率与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异常者2692例,异常检出率为18.22%。其中,脂肪肝检出率最高;男性超声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60岁~年龄段人群疾病检出率最高,为63.59%;公务人员各类疾病检出率最高,为25.81%。结论根据出入境人员所患各类疾病在性别、年龄及人员类型分布上的统计分析,可为出入境人员健康咨询提供参考。
胡晓黄青徽周冠邑刘启军
关键词:超声检查出入境人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