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素玲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内膜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4篇宫腔
  • 4篇宫腔粘连
  • 2篇术后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疗效
  • 2篇坏死因子
  • 2篇宫腔镜
  • 2篇白介素
  • 2篇白介素-18
  • 2篇IL-18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药物治疗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耿素玲
  • 5篇申爱荣
  • 5篇韩义娜
  • 5篇郜翔
  • 2篇任琛琛
  • 2篇杨敬敬
  • 1篇杨春丽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充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2年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多由对子宫基底膜的创伤及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异常(包括月经量减少和闭经等),周期性下腹痛,不孕及复发性流产等。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率的增加及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粘连的发病率及诊断率不断提高。宫腔镜被认为是诊断宫腔粘连的金标准,而应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是安全而有效的。轻度宫腔粘连治疗效果较好,但中、重度粘连术后易复发,预后较差。本研究旨在探讨重度官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有效方法。
申爱荣耿素玲郜翔韩义娜
关键词:宫腔粘连再粘连疗效观察ASHERMAN综合征宫腔镜技术
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球囊联合放环预防再粘连的疗效观察
背景和目的: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子宫内膜在受到创伤后出现子宫内膜纤维化并形成粘连带,导致宫腔部分或全部闭锁。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可为经量减少或继发性闭经等),周期性...
耿素玲
关键词:宫腔镜FOLEY氏导尿管
VEGF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IL-18、TNF-a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宫腔粘连(IUA)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白介素-18 (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宫腔粘连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宫腔镜诊断为IUA的患者60例...
郜翔申爱荣韩义娜任琛琛耿素玲杨敬敬
关键词: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白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疗效分析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将239例经腹腔镜保守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分为三组:未用药物组(对照组)73例,GnRH-a组52例,孕三烯酮组114例,分析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18~42个月,对照组复发率高于GnRH-a组和孕三烯酮组(P<0.05﹚,GnRH-a组与孕三烯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nRH-a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孕三烯酮组。结论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应用GnRH-a类药物或孕三烯酮胶囊均可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率,但GnRH-a类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孕三烯酮。
耿素玲郜翔韩义娜申爱荣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孕三烯酮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6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术后用药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3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67例经病理证实的盆腔外内异症患者,其中腹壁内异症54例(包括脐部1例),会阴内异症6例,其他内异症共7例(包括阴道后穹窿5例、阴道壁2例)。结果盆腔外内异症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多可明确诊断,行手术切除后随访1~7年,复发率为12.3%,其中术后用药者中复发率为10.5%,未用药者复发率为1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盆腔外内异症最有效的方法,术后应用抗内异症药物不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郜翔申爱荣耿素玲杨春丽韩义娜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外手术复发率
VEGF在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与IL-18、TNF-α的关系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通过检测宫腔粘连(IUA)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宫腔粘连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宫腔镜诊断为IUA的患者60例(重度粘连组28例、中度粘连组32例)及非宫腔粘连患者3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L-18、TNF-α及VEGF在观察组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重度粘连组子宫内膜中IL-18、TNF-α及VEG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及中度粘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粘连组中IL-18、TNF-α及VEG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粘连组VEGF与IL-18、TNF-α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度粘连组VEGF与IL-18、TNF-α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照组VEGF与IL-18、TNF-α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L-18、TNF-α及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宫腔粘连的发生发展有关。
韩义娜任琛琛申爱荣郜翔耿素玲杨敬敬
关键词:宫腔粘连白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