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志雄

作品数:1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冠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3篇梗死
  • 2篇心病
  • 2篇心功能
  • 2篇心绞痛
  • 2篇心绞痛患者
  • 2篇血小板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阳性
  • 2篇运动试验阳性
  • 2篇造影

机构

  • 18篇汕头市第二人...

作者

  • 18篇罗志雄
  • 6篇钟伟文
  • 3篇蔡建生
  • 3篇彭志坚
  • 2篇李继锋
  • 2篇黄广军
  • 2篇郭少君
  • 1篇章少波
  • 1篇郑则平
  • 1篇温文川
  • 1篇钟伟
  • 1篇林丽卿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医学新知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粘度与心输出量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本文旨在阐明血液粘度与心输出量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方法 在 40例正常人及 2 0 0例心脏病患者中 ,以锥板法测定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 (ηb)和血浆粘度 (ηp) ,以二维超声心动图按改良Simpsom氏法测定心输出量 (CO) ,所得数据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CO与 ηb、ηp均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将病例分组对照 ,以比较降低血粘度 (甲组 )和扩张阻力血管 (乙组 )两者对CO的影响 :甲组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 30 0毫升加蝮蛇抗栓酶 1.5u和口服抵克力得 (Ticlid ) 5 0 0mg,每天一次 ,用药两周 ;乙组静滴酚妥拉明 (Regitime) 2 0mg,每天一次 ,用药两周。两组病例各在用药前及停药后 1- 5周每周测定一次CO ,5次的CO均数作为该组治疗后的平均心输出量水平。经对照检验 :甲组在提高心输出量水平上有更显著的作用。结论 血液粘度是影响心输出量比较稳定的因素 ,降粘治疗对增加心输出量是为有效、平稳、持久的疗法。
罗志雄董仁寿
关键词:血液粘度心输出量切变率
体外反搏对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正常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正常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分为体外反搏组(治疗组)及非体外反搏组(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相似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并随访统计病人心性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治疗组ST段下移1mm出现时间延迟显著大于对照组,运动耐量较对照组增加,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反搏对减轻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正常心绞痛患者症状并提高运动耐量有一定作用。
彭志坚蔡建生侯存月黄俊益罗志雄
关键词:体外反搏冠状动脉造影术平板运动
早期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24h内)应用大剂量辛伐他汀40mg/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AC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即早期强化降脂组(24h内辛伐他汀40mg/d),常规降脂组(辛伐他汀20mg/d),随访半年,观察调脂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两组住院期及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半年,均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但40mg组与20m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住院期及随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总死亡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发生情况,早期强化降脂组比常规降脂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他汀类药除具有强大降脂作用外,尚具有抑制血管的炎症反应,稳定病变斑块等非调脂作用,更早更强的降脂治疗能改善ACS的预后,使ACS患者获益。
钟伟文罗志雄洪树辉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他汀类药
医院感染多药耐药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医院多药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及医院感染率,为临床防治多药耐药革兰阳性球菌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自2010年1-12月分离得到的菌株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按是否多药耐药,将其分为多药耐药组和非多药耐药组,并分组对菌株感染病例进行探索性对照研究。结果 188株革兰阳性球菌,检出多药耐药菌100株,检出率53.19%,其中44株SAU中检出MRSA 27株,医院感染率55.6%,8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检出MRCNS 71株,医院感染率88.75%,64株肠球菌属(ENT)中,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2株,检出率3.13%;多药耐药组对万古霉素100.0%敏感,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较敏感,耐药率<9.0%,非多药耐药组对苯唑西林、利福平、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夫西地酸、替考拉宁、呋喃妥因、万古霉素100.0%敏感。结论 MRSA、VRE、MRCNS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严重;因此加强对多药耐药菌的检测及耐药性监测,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意义重大。
洪静婵郭少君罗志雄林章礼洪树辉
关键词:多药耐药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医院感染
体外反搏对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正常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彭志坚蔡建生侯存月黄俊益罗志雄
三种血管扩张药在慢心衰使用中心功能的变化
1993年
笔者在87例慢性充血性心衰(C.C.H.F)患者中使用了三种血管扩张药,其中33例静滴硝酸甘油,32例静滴酚妥拉明,22例静滴多巴酚丁胺。用药前后测定了无创心功能,结果表明硝酸甘油降低PCWP及LVEDP作用较显著,酚妥拉明在减少TRP效果较突出,而多巴酚丁胺在改善PEP/LVET及Hi上,居三者之首。这些特点,便于临床医师根据不同情况的C.C.H.F患者有针对性地使用血管扩张药提供参考。
罗志雄董仁寿
关键词:硝酸甘油酚妥拉明心力衰竭
联用抗血小板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与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微循环特征及联用抗血小板药对临床与微循环的影响。方法73例ACS患者联用阿司匹林(Aspirin)和氯比格雷(Clopidogrel)治疗两周。观察临床情况和治疗前后检测甲襞微循环指标及血流变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3例中,再发心绞痛7例(占9.5%),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例(占5.5%),死亡3例(占4.1%)。无脑卒中发生。治疗前甲襞微循环显示红细胞中、重度聚集分别为45%、36%,白微血栓81%,流速减慢,微血管稍细,管袢模糊不清。治疗后红细胞中、重度聚集降至18%、24%,白微血栓降至48%,血流变各项指标也改善(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存在微循环障碍,特别是微血管流态障碍即红细胞中、重度聚集增多,白微血栓增多,流速减慢。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能降低ACS再发心绞痛,减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减少病死率。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具有改善微循环,特别是改善白微血栓、解聚、降纤及降黏等改善微血管流态。
洪树辉罗志雄黄俊益钟伟文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微循环急性冠脉综合征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合并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可能与较差预后有关,但是仍然有争议。探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从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中心接受介入治疗的313名STEMI患者。记录基线特征、病史、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和和并发症等资料。通过cox回归分析合并CTO病变对STEMI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3例患者。55例合并有CTO病变的患者,组成CTO组,其余为非CTO组。合并CTO的患者1年死亡率和MACE事件分别为9.1%和16.4%。CTO患者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显著增加(HR=2.76;95%CI,1.73-4.81;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CTO和MACE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HR=2.23,95%CI 1.19-3.71,P<0.05)。结论:合并CTO病变的STEMI患者行急诊PCI风险较高,CTO病变是该人群MACE事件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黄广军黄志珊赵钟烈洪斯乾钟伟文罗志雄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
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评估氯比格雷(Clopidogrel)与阿司匹林(Aspirin)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临床和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方法97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联用氯比格雷与阿司匹林和对照组49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4周。观察复发心绞痛、心功能改善程度、死亡率等临床指标。治疗前后心电图梗死部位ST段、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血液肝肾功能、白细胞、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等有关指标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再发心绞痛治疗组∶对照组为10%∶20%;心功能改善的总频数为36·7%∶22·4,χ2=3·638,P=0·045;死亡率为4%∶8%。心电图梗死部位ST段治疗组由(0·36±0·13)mV降为(0·13±0·08)mV,对照组由(0·35±0·14)mV降为(0·16±0·90)mV,两组比较,t=3·012,P=0·04。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治疗组由(74·54±8·99)%降至(34·09±9·23)%,对照组由(72·30±7·78)%降至(56·54±6·92)%,两组比较,t=13·42,P<0·001。胶原(Coll)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治疗组(82·09±6·31)%降至(77·20±6·17)%,t=3·949,P<0·001,对照组差异不显著(t=1·93,P=0·06)。两组均少见大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副作用。结论AMI患者存在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联用氯比格雷治疗能减少再发心绞痛、改善心功能、减少死亡率,改善心肌的再灌注,进一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性。
洪树辉黄俊益罗志雄钟伟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血小板聚集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的多重感染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测、耐药性及感染病例的多重感染现象,为临床预防控制和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指导临床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分离得到的菌株用ATB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组对菌株感染病例的多重感染现象进行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08株,检出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60株。结论MRSA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严重,呈多重耐药;通过统计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感染病例是医院感染出现集中的病例,也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病例,因此加强对SAU的检测及耐药性监测,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意义重大;对使用抗菌药物具有临床意义。
洪静婵郭少君罗志雄林章礼洪树辉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