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磊
- 作品数:42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llard唇裂修复术效果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Millard旋转推进法修复唇裂的临床可行性,评价该方法的优越性。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2005年至2015年间因唇裂入院的患者136例。其中采用Millard旋转推进法修复唇裂的患者81例,术后对其外观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Ⅰ期愈合。随访发现除5例患者患侧唇高不足,3例切口瘢痕增长,其余病例术后人中嵴明显,鼻小柱形态好,红唇外形满意。结论 Millard旋转推进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唇裂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改良术在恢复唇形及其生理功能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韩金宏王莹王奇民鲁旭飞周元曹蕾李宁何宗轩廖奕翔童磊陈正岗
- 关键词:唇裂皮瓣
-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是小G蛋白Rho亚家族中的核心成员,最初在酿酒酵母中被发现。研究表明Cdc42可通过调控上皮形态和极性的发生,调节肌动球蛋白和微管细胞骨架的蛋白质的极化输送和脂质组成的变化,在细胞黏附、囊泡运输、凋亡、吞噬作用、细胞迁移和胞质分裂等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
- 童磊陈正岗郑海波王奇民慕家宁
- 关键词:基因肿瘤
-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评价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确诊为血管瘤的患儿52例,男10例,女42例,年龄2~26个月,平均(6.14±1.31)个月;头面颈部受累30例,四肢躯干受累16例,全身多处受累6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初始剂量为0.5mg/(kg·d),1日2次,间隔时间为8小时。最大维持剂量为2.0mg/(kg·d)。动态观察瘤体色泽与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52例患儿全部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4例、便秘6例,无严重不良反应者。疗效评定参照Achauer法,总有效率为94.23%,疗效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8例,Ⅳ级36例;颌面颈部与四肢躯干血管瘤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儿均随访1年,未见复发者。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可推荐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用药。
- 廖奕翔王莹鲁旭飞童磊周建华郭庆圆何宗轩周元曹蕾陈正岗
- 关键词:普萘洛尔血管瘤婴幼儿
-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语音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初步探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后患者语音清晰度的改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舌癌患者,其中24例采取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并且皮瓣全部成活,15例采取直线拉拢缝合。术后6个月之后开始对舌体形态及功能进行评估,检查舌体的运动度并以"普通话测试表"对患者术后的语音清晰度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原发灶愈合良好,进食及语言功能均有恢复,其中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组与直接拉拢缝合组的舌体前伸及上抬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术后语音清晰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臂游离皮瓣修复组患者的语音清晰度高于直接拉拢缝合组。结论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语音功能。
- 陶匀雅郑纪伟严国鑫付文胜王莹周建华于江波杨芳郭大伟童磊陈正岗
- 关键词:前臂游离皮瓣舌癌舌切除术组织缺损
- 沉默法尼基转移酶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
- 2022年
-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法尼基转移酶(FTase)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LM和SACC-83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针对人FTase基因序列设计构建3条小干扰RNA(si-RNA),采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ACC-LM及SACC-83细胞,经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抑制细胞FTase表达,分别命名为FTase-siRNA-1组、FTase-siRNA-2组、FTase-siRNA-3组,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NC-siRNA),空白对照组(仅加入转染试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FTase、HRAS的mRNA表达,选择沉默效率最高的FTase-siRNA进行后续实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FTase、HRAS、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65、磷酸化p65(Ser563)、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波形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以及HRAS膜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FTase-siRNA-1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HRASmRNA和总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AS膜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波形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RAS/PI3K/AKT/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p65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磷酸化AKT、磷酸化p65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相比,FTase-siRNA-1组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体外沉默FTase可有效抑制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LM和SACC-83的侵袭、迁移能力,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干扰HRAS膜蛋白的定位,调控RAS/PI3K/AKT/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介导EMT而实现。
- 李文健童磊童磊王奇民韩红钰
- 关键词:法尼基转移酶HRAS涎腺腺样囊性癌迁移
- 儿童睡眠磨牙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
- 目的:睡眠磨牙症(SB)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多见于儿童,由此可导致多种健康问题.本文的目的是评估两者的患病率并分析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样本是从青岛市市南区学龄前儿童中随机抽取496名受试者;...
- 韩金宏童磊王奇民王莹
- 关键词: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疾病睡眠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结构的MRI研究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上气道结构进行测量分析,探讨儿童OSAHS上气道的结构特点。方法选择原发性鼾症组(PS组)30例和OSAHS组30例,同时随机选择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MRI对上气道进行空间测量和软组织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空间测量:3组儿童之间相比,鼻咽气道截面积、口咽气道截面积、腭咽气道截面积、气道斜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软组织测量:舌体截面积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比PS组及对照组腺样体截面积大、腺样体斜距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PS组比对照组扁桃体截面积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RI可以判定OSAHS儿童上气道的狭窄情况,可作为诊断儿童OSAHS的重要辅助手段。
- 刘文君童磊刘福学梅栩彬李敏邱杰王国华邬贻萍陈正岗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儿童磁共振成像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利用X线、鼻咽纤维镜、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手段分析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上气道的结构特点。方法将105例打鼾儿童分为原发性鼾症组(PS组)50例和OS-AHS组55例,同时随机选择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儿童腺样体厚度(A)、长径及腺样体-鼻咽腔比例(A/N)、腺样体堵塞后鼻孔的程度等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三组儿童腺样体厚度(A)、长径及腺样体-鼻咽腔比例(A/N)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腺样体占后鼻孔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OSAHS组和PS组比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空间测量:三组相比,鼻咽气道截面积、口咽气道截面积、腭咽气道截面积、气道斜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软组织测量:舌体截面积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OSAHS组比PS组及对照组腺样体截面积大、腺样体斜距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OSAHS组、PS组比对照组扁桃体截面积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OSAHS组儿童主要因腺样体肥大或(和)扁桃体肥大导致气道阻塞,且上气道明显狭窄。影像学测量是诊断儿童睡眠障碍的重要手段。
- 刘文君刘福学童磊梅栩彬王国华邬贻萍李敏邱杰陈正岗
- 关键词:儿童鼾症睡眠呼吸暂停X线计算机
- 改良配准数字导航在下颌骨三维可视化精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改良配准数字导航系统在下颌骨三维可视化精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行下颌骨手术的患者36例,其中口腔恶性肿瘤8例,良性病变18例,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患者1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面骨三维数字模型重建,分析设计下颌骨截骨范围及腓骨截骨塑形范围,设计下颌骨截骨、腓骨塑形及移植骨复位导板,3D打印下颌骨术前模型、重建模型及各导板。应用数字导航系统,重建下颌骨及病灶,规划手术设计。手术患者分为2组,A组为经典配准下颌骨手术组,配准装置安放于颏部或者下颌骨下缘;B组为改良配准下颌骨手术组,配准装置安放于颅骨。术中分别采用经典配准或改良配准方式,选取测量位点进行吻合度测量,比较术中导航下移植腓骨位置与术前规划的差异,比较正颌术中骨移动后位置与术前规划的差异。术后CT扫描,三维数字重建,再次验证手术效果。应用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术后6~9个月,应用3D打印种植导板,在移植骨上行种植牙修复。结果A组与B组患者及其家属术前与术后满意度均高,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A组、B组两种导航配准方式术中导航实施良好,两组术中导航下移植腓骨位置与术前规划及正颌术中骨移动后位置与术前规划的差异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两组面型恢复良好。但B组导航配准中去除了参考架对下颌术区的遮挡,术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在双颌手术中,无须进行下颌骨参考架的固定与配准,减少了手术步骤及对患者的创伤。两组患者双层移植腓骨精准复位,移植骨牙种植均获成功,良好恢复颜面外观及咀嚼功能。正颌BSSRO手术时,两组患者下颌骨均移位于理想位置。结论改良配准数字导航解决了参考架对手术实施的干扰,简化了手术操作,具�
- 王奇民薛娇童磊周建华董刚郑建金陈正岗贾暮云邱建忠袁荣涛
- 关键词:配准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变化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与口腔矫治器(O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关系变化情况。方法患有OSAHS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CPAP治疗21例,B组OA治疗26例,观察记录其治疗前、治疗1年后全口石膏模型上的关系相关变量。结果两治疗组在治疗1年后发现,其后牙区咬合接触点数量比治疗前存在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OA组与CPAP组比较,覆胎(-1.4±1.1)mm、覆盖(-1.1±0.9)mm及下颌前移(-1.2±1.6)mm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PAP与OA治疗OSAHS都可能导致关系变化,而应用口腔矫治器治疗时殆关系变化更加显著。
- 王奇民姜明童磊刘文君郭庆园仇静杨芳郭大伟韩金宏王莹陈正岗
-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口腔矫治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