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宝春

作品数:29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动脉瘤
  • 8篇动脉
  • 8篇手术
  • 8篇颅内
  • 7篇入路
  • 6篇栓塞
  • 5篇切除
  • 5篇外科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瘤
  • 5篇胶质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治疗
  • 4篇肿瘤
  • 4篇脑胶质瘤
  • 4篇胶质瘤
  • 3篇蛋白
  • 3篇多发
  • 3篇多发动脉瘤
  • 3篇翼点

机构

  • 2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黄山首康医院
  • 1篇合肥市第四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望江县人民医...

作者

  • 29篇程宝春
  • 16篇冯春国
  • 15篇王晓健
  • 13篇程宏伟
  • 13篇罗靖
  • 9篇赵亮
  • 8篇胡阳春
  • 6篇李志范
  • 5篇徐培坤
  • 4篇肖瑾
  • 4篇万经海
  • 3篇李长元
  • 3篇王卫红
  • 3篇沈军
  • 2篇张义泉
  • 2篇吕波
  • 2篇刘飞
  • 1篇窦震
  • 1篇钱煜
  • 1篇单明

传媒

  • 4篇安徽医学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治疗小脑后下动脉瘤24例临床经验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小脑后下动脉(PICA)瘤的治疗策略、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至2022年1月行血管内治疗的24例PICA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PICA近端13例、过渡段1例、远端10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首诊的21例、未破裂动脉瘤3例),单纯栓塞12例、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7例(闭塞材料使用弹簧圈3例、Onyx胶4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5例。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24例PICA动脉瘤病人术中动脉瘤均栓塞顺利。23例病人无近期并发症,1例出血病人合并严重脑血管痉挛自动出院(临床预估死亡)。随访结果:19病人远期随访无复发;4例复发,其中2例二期行支架辅助栓塞,后期随访良好、未再复发;1例首次支架辅助栓塞病人再次行穿支架网孔弹簧圈单纯栓塞,后期随访良好、未再复发;1例首次单纯栓塞病人再次行弹簧圈栓塞,后期随访良好、未再复发。结论 血管内治疗PICA动脉瘤安全、可行,疗效可靠。根据动脉瘤血管解剖位置,对于破裂出血的PICA动脉瘤首次治疗倾向单纯栓塞或载瘤动脉闭塞术。首次单栓病例术后复发,可二期行支架辅助栓塞能取得满意效果。对于复发动脉瘤经再次血管内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刘飞罗靖王晓健胡阳春程宝春赵亮江敏程宏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椎动脉血管内治疗载瘤动脉闭塞弹簧圈
着丝粒蛋白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检测着丝粒蛋白F(CENP-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CENP-F的表达。结果:CENP-F在64例脑胶质瘤中表达阳性率为76.6%,在10例正常脑组织中仅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NP-F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瘤周水肿及病理分类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级组较低分级组表达高。结论:CENP-F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对判断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有一定意义。
程宝春张洁窦震万经海冯春国李长元
关键词:脑胶质瘤免疫组化
OPN和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OPN和VEGF对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检测60例脑胶质瘤和15例正常脑组织中OPN和VEGF的表达,并对OPN和VEGF的表达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PN、VEGF在脑胶质瘤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0%、75.0%,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0%、26.7%,肿瘤中OPN和VEGF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OPN表达在不同肿瘤直径、瘤周脑水肿(PTBE)和病理分级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表达在不同PTBE和病理分级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OPN和VEGF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生存率分析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并提示OPN和VEGF为负性预后因子。OPN与VEGF之间关系呈正相关。结论OPN和VEGF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两者均反映了脑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并与患者预后有关,OPN和VEGF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程宝春万经海冯春国李长元
关键词:骨桥蛋白神经胶质瘤预后
内镜辅助下经外侧壁型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外侧壁型小脑延髓裂入路对第四脑室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外侧壁型小脑延髓裂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向导水管深部发展的肿瘤暴露效果欠佳者,采用内镜辅助操作,术中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及术中B超。结果病变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诊断:髓母细胞瘤4例,表皮样囊肿3例,室管膜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脑膜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星形细胞瘤1例。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脑脊液循环通路,术前症状均无明显加重,无面瘫等神经核团损伤相关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呼吸微弱给予呼吸机辅助后恢复正常。术后随访3-28个月。1例死亡.1例髓母细胞瘤复发。结论内镜辅助下经外侧壁型小脑延髓裂入路结合电生理监测及超声成像技术,能降低面瘫、听力减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沈军罗靖程宏伟冯春国王晓健程宝春肖瑾赵亮李庆新吕波
关键词:第四脑室小脑延髓裂入路小脑下后动脉神经电生理监测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诊治体会
目的统计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动脉瘤部位、数目等参数,并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7例228枚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临床、影像...
罗靖程宝春胡阳春赵亮王晓健
关键词:颅内多发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翼点入路锁孔
文献传递
翼点锁孔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夹闭26例患者共28枚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1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瘤6例,患者Hunt-Hess分级0~Ⅲ级.结果 全部26例均成功夹闭,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和面神经额支损伤所造成的面瘫表现.19例患者术后随访DSA或CTA检查,未见动脉瘤残留、复发.结论 翼点锁孔手术能有效降低开颅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选择性地应用于部分前循环动脉瘤.
罗靖程宝春赵亮程宏伟李志范冯春国王晓健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翼点入路锁孔显微手术
骨桥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其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05年
程宝春胡向阳程宏伟杨风万经海冯春国李长元
关键词:脑胶质瘤骨桥蛋白预后磷酸化蛋白胶质瘤发生结合糖
脑外伤所致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发生抑郁障碍以及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为阐明其发病机制、筛选高危患者以及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安徽省某医院近3年因急性颅脑损伤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由2名精神科医师根据DSM-IV诊断标准诊断患者是否患有抑郁症,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研究对象抑郁程度,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外伤后发生抑郁障碍以及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GCS评分、手术情况、脑干损伤以及残疾与脑外伤所致抑郁障碍有关联(P<0.05),GCS评分越高,发生抑郁障碍的风险越低,手术、脑干损伤以及残疾可导致脑外伤后发生抑郁障碍的风险增加。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GCS评分、手术情况以及残疾与脑外伤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有关联(P<0.05),GCS评分越高抑郁症状越轻,手术和残疾可导致抑郁症状增加。结论 GCS评分、手术情况、脑干损伤以及残疾是脑外伤后抑郁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GCS评分、手术情况以及残疾是脑外伤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朱子进程宝春胡建成詹结民冯春国
关键词:脑外伤抑郁障碍影响因素
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在术中B超、高速磨钻以及超声刀等技术辅助下,经半椎板人路对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半椎板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均行x线下病变相应节段的椎间隙定位,并采用术中B超确认肿瘤位置和边界,对于半椎板暴露欠佳者采用高速磨钻或超声刀磨除入路侧棘突根部以获取良好的操作视野,病变位于髓内者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3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中32例肿瘤完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35例患者中随访28例,第一阶段(术后1~3个月)随访,改善25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第二阶段(术后6个月至2年)随访,所有病例均无变化,即没有发现脊柱不稳定。结论随着神经电生理监测、高速磨钻、超声刀等显微器械的发展,半椎板入路应用适应证逐渐增宽,能适用于大部分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术后对患者脊柱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对于基底较宽的脊膜瘤有时难以全切,不可勉强。
程宝春沈军徐培坤冯春国
关键词:半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
囊性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21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囊性听神经瘤手术切除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单侧囊性听神经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与神经的局部解剖特点,手术切除技巧及脑神经保护。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6例,未保留或被残余肿瘤包绕、侵蚀而无法判断5例。面、听神经功能未受损伤6例,轻度损伤9例,较重损伤6例。后组脑神经均解剖保留,其功能受损3例。听力障碍好转2例,加重6例,余无变化。结论肿瘤与周边组织之间的蛛网膜界面黏连情况是影响囊性听神经瘤全切除率及神经保留率的主要因素;严格按照蛛网膜界面分离是提高囊性听神经瘤治愈率,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的关键。
程宝春王卫红李志范肖瑾程宏伟王晓健徐培坤冯春国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