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海明

作品数:60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7篇细胞
  • 10篇病理
  • 9篇免疫
  • 9篇基因
  • 8篇蛋白
  • 7篇淋巴
  • 6篇淋巴瘤
  • 5篇血管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5篇临床病理
  • 4篇性疾病
  • 4篇水肿
  • 4篇体外
  • 4篇通道蛋白
  • 4篇内酯
  • 4篇肿瘤
  • 4篇重排
  • 4篇基因重排

机构

  • 56篇沈阳军区总医...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东北大学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4篇沈阳医学院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大连市第二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磐石市医院

作者

  • 60篇秦海明
  • 25篇宋福林
  • 13篇陈渝宁
  • 8篇匡丽
  • 7篇万楠
  • 6篇程琳
  • 5篇杨原
  • 5篇赵雨杰
  • 5篇孟冬娅
  • 5篇王晓开
  • 5篇王迪
  • 4篇刘健
  • 4篇游松
  • 4篇孙文利
  • 3篇丁雪松
  • 3篇刘姗
  • 3篇崔彤
  • 3篇杨明
  • 3篇王璐
  • 3篇黄文臣

传媒

  • 13篇沈阳部队医药
  • 5篇第十四届全军...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辽宁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朗格汉斯细胞肉瘤脑转移: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朗格汉斯细胞肉瘤 Langerhans cell sarcoma LCS 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来源于朗格汉斯细胞的肿瘤,报道1例朗格汉斯细胞肉瘤脑转移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
宋福林王晓开秦海明孙文利匡丽
猴肝组织与Hep-2细胞联合检测抗核抗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探讨猴肝组织和人类上皮细胞 (Hep - 2细胞 )检测血清抗核抗体 (ANA)的临床意义。检测结果示Hep - 2细胞检测ANA阳性率高于猴肝组织检测ANA阳性率 ,应用两种基质联合对疾病的诊断 ,减少抗核抗体的检测的漏检是有重要意义。
万楠秦海明王晓晨
关键词:抗核抗体
血栓与止血检测的实验前质量控制
2003年
陈渝宁秦海明
关键词:血栓止血
细胞芯片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设计一种细胞芯片,只需简单步骤,可将不同膜抗原的细胞分离、固定在相应抗体区域.并进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分型.方法将CD2、CD3、CD4、CD5、CD7、CD8、CD9、CD10、CD11a、CD13、CD14、CD15、CD19、CD20、CD22、CD33、CD34、CD44、CD45、CD45RA和HLA-DR等21种单克隆抗体(每种抗体2个点)固定于醛基玻片上,以刀豆凝集素做阳性对照和指示点,形成9×7的微阵列.从20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ALL患者0.5~1 ml全血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其中半量用吖啶橙预染5 min,两部分细胞经PBS洗涤3次后与细胞芯片反应,轻洗去未结合细胞.未预染细胞的芯片经2.5%戊二醛固定后进行瑞氏染色,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预染细胞的芯片用GeneTACⅣ扫描仪进行扫描.结果ALL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淋巴细胞抗原表型有十分明显的差别,其中单一抗体强阳性的有15例,T-ALL中2例CD3强阳性、2例CD4强阳性、2例CD7强阳性和1例CD5强阳性,B-ALL中2例CD10强阳性、3例CD19强阳性、1例CD20强阳性和2例HLA-DR强阳性,双克隆抗体阳性的有5例,其中2例CD4、CD7强阳性,2例CD4、CD5强阳性,1例CD4、CD11a强阳性,与临床诊断相符.强阳性点上的幼稚淋巴细胞与非强阳性点上的细胞无论在细胞数量、细胞大小、形态规则性上都有明显的不同,用显微镜观察十分明显.结论选用玻片做为载体,操作简单易行,结果便于观察,从而实现免疫学与形态学相结合.ALL显示了恶性肿瘤的单克隆增生的性质.
秦海明赵雨杰候伟健吴广平刘建何群
关键词:细胞芯片白血病免疫分型
皮肤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皮肤血管内大B细胞性淋巴瘤(B-IV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分析1例B-IV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患者女性,67岁。临床表现为发热伴双侧大腿内侧红斑,后形成硬块,不痛不痒,双下肢浮肿。血化验显示全血细胞进行性降低;骨髓穿刺未见异常。皮肤活检镜下见皮下脂肪层毛细血管内有较大的肿瘤性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LCA、CD3(背景细胞)、CD20和C-myc(+),bcl-2少数(+),bcl-6散在(+),mum-1少部分(+);CD10和CD5(-)。Ki-67阳性指数>30%,EBER原位杂交(-),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结果发现有单克隆性增生的B细胞亚群。确诊后采用R-CHOP方案化疗1个疗程,体温恢复正常。结论 B-IVL为一种较为罕见的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最常累及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可累及肾、肺、肾上腺、胃肠道和软组织等全身多个脏器,约30%病例累及皮肤,好发于下肢,病变多局限于血管内;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本病预后差,联合化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王晓开宋福林秦海明匡丽
关键词:血管内淋巴瘤B细胞皮肤免疫组化
新型羟基磷灰石涂层镁合金生物学毒性及相容性观察
目的 评价Mg-4.0Zn-0.5Sr和Mg-4.0Zn-1.5Sr的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 先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两种合金,再进行浸提液的制备、测定其镁离子浓度、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培养、MTT细胞活力...
秦海明陈渝宁宋福林崔彤管仁国
关键词:镁合金生物学毒性相容性羟基磷灰石
颅底脑膜瘤487例临床病理分析
2009年
为探讨颅底脑膜瘤临床特点和病理组织学类型,对487例颅底脑膜瘤性别、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理学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颅底脑膜瘤女性多于男性;高发年龄31~35岁。肿瘤发生在颅前窝174例,占35.73%;颅前中窝202例,占41.48%;颅中窝26例,占5.34%;颅后窝85例,占17.45%,其中以颅前窝底和蝶骨嵴最多,分别占本组的22.79%和22.38%。组织学类型以脑膜内皮型最多,占40.86%(199/487);颅底脑膜瘤良性434例,占89.12%,间变型53例,占10.88%。结论:颅底脑膜瘤在性别、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理学类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及规律。
狄军艳余宏宇秦海明宋福林杨原黄文臣
关键词:脑膜瘤颅底临床病理
肝脏原发性平滑肌肉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狄军艳余宏宇秦海明宋福林杨原杨明
关键词:肝脏平滑肌肉瘤原发性临床病理
BIOMED-2基因重排检测在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BIOMED-2基因重排检测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010-4-2013-12问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患者874例,进行BIOMED-2克隆性分析检测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
秦海明匡丽程琳王迪宋福林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
文献传递
噻唑蓝比色法用于乳腺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检测
2006年
吴惠宋福林杨原张旭秦海明
关键词:噻唑蓝比色法乳腺癌化疗药物敏感试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