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峰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不同房角关闭机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 2022年
-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评价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治疗后房角的变化,分析不同房角关闭机制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PACG并行LPI治疗的患者23例(35只眼),对所有患者在LPI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进行标准眼科临床检查和UBM检查。根据UBM图像,将房角关闭机制分为瞳孔阻滞型、高褶虹膜型和混合型。结果LPI前,35只眼中有30只(85.7%)表现为瞳孔阻滞型,5只(14.3%)表现为高褶虹膜型。LPI后,原表现为瞳孔阻滞型的30只眼中18只表现为瞳孔阻滞型,12只表现为混合型,并且LPI后瞳孔阻滞型和混合型的房角开放度均较LPI前增加(20.2°±4.2°vs 6.6°±1.8°,12.4°±3.9°vs 6.3°±1.7°,P均<0.05);原表现为高褶虹膜型的5只眼仍表现为高褶虹膜型,且其房角开放度较LPI前无明显变化(8.3°±1.7°vs 6.7°±2.1°,P>0.05)。结论瞳孔阻滞型PACG患者行LPI后房角开放效果较好,而高褶虹膜型患者行LPI后效果不佳,提示高褶虹膜是PACG患者房角关闭的重要机制并影响LPI疗效。
- 崔骁张睿孙伟峰秦海峰许冰沈炜
-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超声生物显微镜瞳孔阻滞
- 一种针对人EDIL3基因的siRNA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特异性抑制人EDIL3的干扰序列,正义链如SEQ?ID?NO:1所示,反义链如SEQ?ID?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干扰序列在制备治疗新生血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针对E...
- 沈玮仲明秦海峰吴晋晖徐庆强宋洪元张睿
-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及黄斑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测健康对照和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视盘及黄斑参数,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就诊的早中期POAG患者40例(40眼),其中20~39岁者20例、60~79岁者20例;纳入同期在我科就诊的40名(40眼)健康对照,其中20~39岁者20名、60~79岁者20名。受试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并利用SD-OCT测量所有受试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黄斑区平均神经节细胞层联合内丛状层(GCL-IPL)厚度、黄斑区最薄GCL-IPL厚度和黄斑区平均整体厚度。结果健康对照组和早中期POAG组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及最薄GCL-IPL厚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黄斑区平均整体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均无明显变化。在健康对照组,年龄因素对pRNFL厚度影响不大,20~39岁者与60~79岁者p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中期POAG组,20~39岁者和60~79岁者pRNFL平均厚度、上方厚度、下方厚度和颞侧厚度与健康对照组同年龄者相比均变薄,且60~79岁者上述pRNFL厚度与20~39岁者相比更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中期POAG组pRNFL鼻侧厚度在20~39岁者与60~79岁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同年龄者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OCT测量的pRNFL厚度与POAG有关,可作为早期诊断POAG的检测指标。
- 张睿孙伟峰秦海峰顾操赵子畅许冰赵世红
- 关键词: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一种针对人EDIL3基因的siRNA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特异性抑制人EDIL3的干扰序列,正义链如SEQ ID NO:1所示,反义链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干扰序列在制备治疗新生血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针对E...
- 沈玮仲明秦海峰吴晋晖徐庆强宋洪元张睿
- 文献传递
- 一种制备眼角膜胶原膜的模具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制备眼角膜胶原膜的模具,由套筒(1)、下模(2)和上模(3)组成。套筒为中空圆柱体,其内腔分上、中、下三段,上、下段内径相同,中段的内径较上、下段大,套筒中段管壁上设有多个排气孔(11);下模(2)为圆柱...
- 赵世红王凯慧宋洪元秦海峰李婧蒋姝乐刘福萍
- 文献传递
- 雷公藤内酯醇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研究
-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10)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1.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缺氧培养模型,在上清液中加入T10,用MTT检测的方法,确定最佳T10抑制...
- 秦海峰
-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视网膜新生血管膜联蛋白A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