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伟
-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消化道磁性异物致胃肠穿孔1例
- 2017年
-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1岁。因怄气吞食磁性异物不能自行排出6天入院。患者自述6天前与家人吵架后,分2次吞食"玉米粒"大小扁平圆形磁钢共20余枚(每枚大小约1.0cm×0.3cm),吞食后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大小便无异常。吞食后第3天、第5天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行X线腹部平片检查见磁钢相互吸引呈条状,2次摄片均显示磁钢位于回肠末端不能进入结肠,口服粗纤维食物和导泻药物未见异物排出,
- 姜振国石建伟
- 关键词:消化道磁性异物胃肠穿孔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对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手术效果。分析2009年7月—2015年1月31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8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组)进行对比分析。腔镜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尿潴留发生率均少于开放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阴囊血肿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及感染。腹腔镜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费用较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 白明辉雷霆石建伟买二辉刘海潮丁飞虎
- 关键词:疝修补术腹腔镜
- 游走脾并蒂扭转、脾梗死一例诊治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游走脾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游走脾并蒂扭转、脾梗死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右下腹及盆腔剧痛20 h入院。当地医院按急性阑尾炎予抗感染及补液治疗,但症状持续加重,入我院。患者面色苍白,呈极度痛苦貌,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高度肌紧张,右下腹可触及巨大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欠佳,推动时疼痛明显;B超检查示脾脏异位?右肾异位?腹腔中等量积液。予对症处理,腹痛无缓解,考虑脾蒂扭转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脾脏位于右下腹及髂窝内,逆时针扭转360°,淤血、肿大至盆腔;脾肾韧带、脾结肠韧带、脾膈韧带及脾胃韧带均缺如,仅脾蒂与之相连,行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游走脾并蒂扭转、脾梗死。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结论游走脾临床少见,年轻女性和儿童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腹部肿块或(和)腹痛,腹膜炎症状、体征时均应考虑游走脾;及时行超声和CT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及早手术是避免游走脾并发症和脾切除的关键。
- 石建伟宗建卫马秉刚王永生白明辉
- 关键词:游走脾并发症脾梗死
- 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的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因各种原因需要施行单纯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门体静脉分流加脾切除术,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持续性发热达2周或更长时间,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结合有关临床资料就其发病原因分析如下,为临床防治该并发症提供帮助。
- 石建伟白明辉马秉刚张少伟
- 关键词:脾切除术发热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16例诊治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外科急腹症,发病率0.1%0.2%,其中80%以上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由于孕妇特殊的生理状况和解剖位置改变,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情发展快,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若不及时确诊及处理,将对母婴生命构成严重威胁。2009年12月-2015年12月,我们共收治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姜振国贾亚楠石建伟
- 关键词:妊娠急性阑尾炎
- 美克尔憩室伴异位胰腺致肠套叠一例
- 2012年
- 患者女,32岁,因间断右下腹胀痛,伴腹部包块1个月余,疼痛加重1d入院。患者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下腹胀痛,呈间断性发作,无放射痛,伴有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差,疼痛剧烈时可出现右下腹包块,
- 姜振国袁昌隆石建伟王永生马秉刚梁忠泉
- 关键词:美克尔憩室异位胰腺肠套叠下腹胀痛右下腹包块放射痛
-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2例肝胆结石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微创治疗方法。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发现观察组各项数据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肝胆结石,与常规方法相对比,腹腔镜微创治疗方法可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石建伟姜振国
-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肝胆结石安全性有效性
- 消化道长期滞留异物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消化道长期滞留异物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消化道长期滞留异物(≥10d)临床表现、诊断及其手术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6例长期滞留异物患者中异物大多停留于十二指肠段、回肠末端入盲肠处、结肠;3例穿透消化道,其中1例进入腹腔,1例进入后腹膜腔,1例进入腰大肌形成脓肿。引起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便血、腹膜炎及发热、寒战等。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后2例出现切口感染,其余无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12.5d,无死亡病例。结论消化道长期滞留异物明确诊断后,应进一步确定其形状大小、停留位置等情况,避免误诊;并尽早采用合理的手术治疗,以获得痊愈并避免损伤进一步扩大。
- 石建伟张少伟王永生白明辉
- 关键词:消化道异物物理诊断手术治疗
- 消化道异物致胃肠穿孔诊治教训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消化道异物致胃肠穿孔的漏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例消化道异物致胃肠穿孔漏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文1例因右侧腹痛及发热、寒战3 d入院,6个月前口服铁条1根;另1例因吞食多枚磁钢6 d就诊。2例术前均未明确诊断胃肠穿孔,分别于术后CT检查或术中明确诊断,予相应治疗后,均无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部分消化道异物致胃肠穿孔患者,临床及X线检查均无明显胃肠穿孔表现,易漏诊。对此类患者应根据吞服异物时间、种类、数量及目前异物可能所处位置,进行详细检查及全面分析,以免误诊或漏诊。
- 石建伟郝玉芝王永生周伟
- 关键词:胃肠道胃肠穿孔漏诊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