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索拉非尼对大鼠ROP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研究
-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索拉非尼对大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中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为索拉非尼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16只7日龄SP...
- 田丽丽
- 关键词:索拉非尼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玻璃体腔注射
- 文献传递
- CCR7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 7,CCR7)基因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供体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DC)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以60只SD大鼠为受体,30只Wistar大鼠为供体,碱烧伤建立高危角膜移植模型。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未修饰imDC组、imDC+腺病毒空载体组(imDC+Ad组)和imDC+CCR7腺病毒组(imDCs+Ad-CCR7组),每组15只;各组受体术前7 d和术后3 d经尾静脉注入PBS液0.1 mL、供体来源的未修饰imDC 10×106个(0.1mL)、空载体腺病毒转染后的imDC 10×106个(0.1 mL)和携带CCR7腺病毒转染后的imDC 10×106个(0.1 mL);术后受体大鼠每天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植片存活情况并对角膜植片的混浊、水肿及新生血管程度进行评分;术后14 d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角膜行HE切片观察。结果角膜植片存活时间:空白对照组(10.44±1.88)d,imDC组(16.00±2.18)d,imDC+Ad组(15.11±2.03)d,imDC+Ad-CCR7组(23.67±2.83)d,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005,P=0.00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mDC组、imDC+Ad组、imDC+Ad-CCR7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均明显延长(均为P<0.01);imDC+Ad-CCR7组较imDC组与imDC+Ad组均明显延长(均为P<0.01)。角膜植片HE染色切片显示,imDC+AdCCR7组的植片轻度水肿、基质层板层纤维排列有序,未修饰imDC组和imDC+Ad组呈不同程度的水肿,基质层板层纤维排列轻度紊乱、有少量炎性细胞;空白对照组植片高度水肿、角膜基质板层纤维紊乱并出现大量炎性细胞和新生血管。结论静脉注入CCR7基因修饰的imDC可以明显延长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后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抑制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 周琨高晓唯蔡岩李文静胡裕坤田丽丽付燕
-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7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角膜移植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新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ROP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 田丽丽任兵高晓唯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治疗
- 氨基胍对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病变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目的 探讨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7d龄C57BL/6J小鼠80只随机分成四组:正常组,高氧组,高氧生理盐水组,AG治疗组,每组20只。正常组放...
- 杜安杰任兵高晓唯付燕杨磊田丽丽
- 大鼠OIR模型中视网膜铺片异凝集素直接染色技术的探讨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一种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动物模型中简单易行的视网膜铺片染色的技巧及新生血管定量的方法。方法:7 d龄SD大鼠建立OIR模型,分别于P12、P14、P16、P17、P24处死,做视网膜铺片,进行异凝集素染色,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情况。结果:经过反复探索,视网膜可完整的铺展,经异凝集素染色后能清晰地呈现出视网膜新生血管情况。结论:掌握各步骤细节操作的技巧是保证大鼠视网膜铺片成功的关键。
- 任兵田丽丽罗英
- 关键词:视网膜铺片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 玻璃体内注射索拉非尼对大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新生血管的作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索拉非尼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 retinopathy,OIR)大鼠模型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 7 d龄SD乳鼠144只,随机分为6组:A组:对照组;B组:ROP组;C组:ROP溶媒对照组;D组:ROP+5μg索拉非尼组;E组:ROP+20μg索拉非尼组;F组:ROP+80μg索拉非尼组。除A组在正常氧环境下饲养外,其余各组乳鼠均建立OIR模型。乳鼠于生后第12天出氧箱后给予玻璃体内注射DMSO及相应剂量的索拉非尼,于生后第17天处死,做视网膜铺片,并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并在高倍视野下计数血管分支点数目;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并计数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结果视网膜铺片显示,B组和C组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并形成大量新生血管,经索拉非尼治疗后,视网膜新生血管大幅度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A组、B组、C组、D组、E组、F组血管分支点数目分别为(16.50±3.90)个、(37.44±6.47)个、(37.08±5.10)个、(30.80±6.85)个、(26.08±5.08)个、(19.83±3.51)个;除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E染色显示,B组和C组有大量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经索拉非尼治疗后,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A组、B组、C组、D组、E组、F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分别为(0.22±0.42)个、(35.66±4.70)个、(35.30±4.54)个、(27.30±4.28)个、(21.41±3.53)个、(7.41±2.87)个;除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索拉非尼能够有效抑制大鼠OIR模型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且抑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 田丽丽任兵高晓唯罗英蔡岩周琨杜安杰
- 关键词:索拉非尼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氨基胍对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病变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正>目的:探讨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7d龄C57BL/6J小鼠80只随机分成四组:正常组,高氧组,高氧生理盐水组,AG治疗组,每组20只。正...
- 杜安杰任兵高晓唯付燕杨磊田丽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