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志彬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大型底栖动物
  • 4篇底栖动物
  • 3篇中国海
  • 3篇群落
  • 3篇系统发育
  • 3篇海域
  • 3篇分类学
  • 2篇中国海域
  • 2篇生态学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片段
  • 2篇群落结构
  • 2篇系统分类学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片段
  • 2篇甲壳
  • 2篇甲壳动物
  • 2篇分子系统
  • 2篇分子系统发育
  • 2篇RRNA基因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深...

作者

  • 12篇甘志彬
  • 11篇李新正
  • 5篇王洪法
  • 5篇张宝琳
  • 4篇董栋
  • 2篇隋吉星
  • 2篇寇琦
  • 2篇杨梅
  • 2篇王亚琴
  • 1篇王金宝
  • 1篇徐勇
  • 1篇龚琳
  • 1篇许鹏
  • 1篇马林

传媒

  • 5篇海洋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广西科学
  • 1篇科学世界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半岛宁津沿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根据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4个季度(秋、冬、春、夏)对宁津沿岸潮间带2个断面的高潮带(SC1H与SC2H)、中潮带(SC1M与SC2M)和低潮带(SC1L与SC2L)所设6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资料,采用种属组成、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度指数等方法,分析了调查区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特征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宁津沿岸潮间带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5种,其中甲壳动物为优势类群,共计20种;软体动物14种,环节动物多毛类9种,其他类动物2种。优势种组成方面,甲壳动物钩虾类是4个季度的绝对优势种。调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45.09 g/m2;最高生物量出现在秋季,最低出现在春季;空间分布上,除春季外其他三个季度的生物量变化趋势均为中潮带>低潮带>高潮带。年平均丰度为182.67个/m2;最高丰度出现在夏季,最低出现在冬季。宁津沿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1.09,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空间分布趋势为低潮带>中潮带>高潮带。与邻近潮间带文献资料相比,调查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在物种数量、生物量和丰度、物种多样性方面均处于低值水平。
甘志彬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
基于16s rRNA基因片段的长臂虾科(Caridea:Palaemonoidea)系统发育初步研究
采用从Genbank中下载的长臂虾科(Palaemonidae)两亚科(Palaemoninae,Pontoniinae) 14属30种长臂虾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片段,以鼓虾科(Alpheidae)细足鼓虾(...
甘志彬李新正
关键词:长臂虾科分子系统发育RRNA基因
黄东海甲壳类等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初步研究
黄东海水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区域,近年来受到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甲壳类等大型底栖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且数量庞大,使其在海洋生物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都具...
王亚琴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甘志彬董栋杨梅
关键词:甲壳动物生态特征
载人潜器视野下的深海生物--茗荷
2023年
2020年9月20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我国南海中南海山497米深处抓拍到一只螃蟹。乍一看,这只螃蟹身上满是花瓣,站立于珊瑚丛中的岩石上,仿佛是精心地为自己打扮了一番,玩起了时装秀。深海漆黑一片,这只螃蟹还如此盛装,着实有趣,同时也不禁让人疑惑,这些“时装”是什么呢?
孔秀甘志彬
关键词:载人潜水器深海生物时装秀螃蟹
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8
2020年
综述了我国海域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概况,以及我国分类系统学工作者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区系与动物地理学、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主要工作,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工作。涉及类群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线虫、多毛类环节动物、星虫、螠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主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涉及海域以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为主,也涉及了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等深海环境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学报道。本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在我国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领域成就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研讨今后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填补研究空白,赶超本领域国际前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李新正寇琦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
关键词:分类学系统发育无脊椎动物
基于16s rRNA基因片段的长臂虾科系统发育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长臂虾科(Caridea:Palaemonidae)是真虾类中最大的科级单元之一,为了探索长臂虾科内部的系统演化关系,作者采用从Genbank中下载的长臂虾科两亚科(Palaemoninae,Pontoniinae)14属30种长臂虾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片段,以鼓虾科(Alpheidae)细足鼓虾(Alpheus gracilipes)为外群分析长臂虾亚科和隐虾亚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在获得的466个序列位点中,变异位点263个,简约信息位点213个。DNA序列分析显示,隐虾亚科的德曼隐虾属(Manipontonia)与长臂虾亚科的遗传距离(0.211)要小于其与所在亚科的遗传距离(0.245);此属在基于贝叶斯法(BI)和邻接法(NJ)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也与长臂虾亚科的种属聚合为一支,然后与隐虾亚科种属聚合的一支成为姊妹群。结合此属与长臂虾亚科尾瘦虾属(Urocaridella)形态相似的特征,建议对德曼隐虾属在长臂虾科中的分类地位进行重新评估。除隐虾亚科德曼隐虾属聚合到长臂虾亚科聚类簇外,两亚科所属的其他种属各自聚合为一支,在系统树中互为姊妹群,支持将长臂虾分为两亚科的分类系统。
甘志彬李新正
关键词:分子系统发育RRNA基因
玻璃虾总科系统分类学研究概况及我国玻璃虾总科研究进展
玻璃虾总科(Pasiphaeoidea)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软甲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腹胚亚目(Pleocyemata)真虾下目(C...
甘志彬李新正
关键词:系统分类学中国海域
黄海夏季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跟据2013年8月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调查资料,通过物种多样性指数(H')、物种均匀度指数(J')、物种丰富度指数(D)、聚类分析(CLUSTER)以及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MDS)等方法;阐述黄海夏季甲壳动物的分布现状...
张鹏弛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徐勇隋吉星甘志彬董栋
关键词: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中国海域托虾科Thoridae Kingsley,1879(十足目,真虾下目)新记录及Thor leptochelus记述
2016年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MBMCAS)馆藏真虾类标本的进一步整理,发现分布于中国黄海青岛沿岸托虾科Thoridae Kingsley,1879一新纪录种,短额七腕虾Heptacarpus igarashii Hayashi&Chiba,1989。除对该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外,对采集于中国南海南沙群岛的托虾科另一物种细螯托虾Thor leptochelus(Xu&Li,2015),也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探讨其分类地位,修订其中文种名。为提供该科更详细信息,同时列出中国海域托虾科种属名录。
甘志彬李新正
关键词:中国海域
海南岛三亚珊瑚礁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6
2015年
为了解海南省三亚市3个典型珊瑚礁区的底栖生物群落现状,并依此反映该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现状和受扰动程度,作者于2011年11月22日~23日在海南岛三亚西岛、鹿回头和亚龙湾3个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潜水方法采集底栖动物,并对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类群、丰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以及生物量/丰度比较曲线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共获得三亚珊瑚礁大型底栖动物166种,优势类群为甲壳动物,优势种为珊瑚铠甲虾(Galathea coralliophilus)。调查区底栖动物平均栖息丰度为566.29个/m2,平均生物量为82.146 g/m2;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3.0581、7.9116和0.8494。其中亚龙湾的上述3项指数均高于其他两个采样地点。生物量/丰度比较曲线表明亚龙湾的底栖群落最稳定,受扰动程度最小。
董栋李新正王洪法张宝琳寇琦甘志彬许鹏
关键词:珊瑚礁底栖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