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荣
- 作品数:8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针刀对肌张力增高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内P物质影响的研究
- 目的:
探讨骨骼肌受压后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递质(substance P,SP)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内的合成、脊髓中枢端末梢的释放机制,观察小针刀针刺的影响.
...
- 王金荣王永志董福慧钟洪刚王德龙王萱
-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
- 文献传递
- 腰椎融合及植入物内固定后滑脱腰椎的椎体稳定性被引量:7
- 2013年
- 背景: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目的是重建脊柱序列和椎体稳定性,解除神经压迫,达到永久腰椎融合的作用。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融合及植入物内固定后椎体稳定性的恢复。方法:腰椎滑脱症最常采用Wiltse分型将其分为发育不良性、峡部裂性、退变性、创伤性以及病理性,将腰椎侧位X射线片的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的滑移程度分为5级,根据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分型和分级以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结果与结论:坚强融合内固定,植入物与椎体间是刚性连接,常用来稳定脊柱、矫正畸形,骨融合率较高,减少了假关节形成。动态融合内固定是用弹性材质或微动装置分散坚强内固定负荷传导,减少应力遮挡效应及邻近节段的应力集中。动态非融合内固定能改变脊柱运动节段的负荷传递方式,阻止脊柱运动,预防邻近节段退变,使失稳的腰椎达到其正常状态的活动特性,实现动态重建腰椎序列。峡部关节缺损部位直接修复植骨,适用于青壮年有症状不伴有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滑脱患者。腰椎滑脱症选择哪种材料植骨和植骨部位以及哪种入路方法融合和植入物内固定可以得到理想的融合内固定效果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目前尚未达成统一。
- 朱瑜琪王金荣
-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椎间隙高度腰椎融合
- 穴位注射中医综合疗法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中医综合疗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加中药离子导入、按摩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加塞来昔布胶囊口服。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均显著升高,此外治疗组活力显著提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穴位注射为主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提高LDH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较西医对照治疗方案优势明显。
- 王智耀胡悦鲁超王金荣朱瑜琪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注射生活质量
- 穴位注射疗法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7
- 2014年
- 穴位注射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药液注射到相关腧穴或特定部位,是针刺、穴位与药物相结合的一种疗法。穴位注射作用包括针刺样作用、药物循经作用、药物与腧穴相互作用等,随着对其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应用效果的科学观察,必将推动穴位注射疗法的推广应用和快速发展。
- 朱瑜琪王金荣
- 关键词:穴位注射
- 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与再生被引量:4
- 2015年
-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软骨组织几乎没有修复能力,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点。目的:探讨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干细胞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明确干细胞在修复关节软骨损伤中的作用及优缺点。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8至2015年Pub Med数据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英文检索词"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Mesenchymal stem cells,regeneration";中文检索词"关节软骨损伤,间充质干细胞,再生",纳入47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关节软骨损伤最有效的修复方案是以细胞为基础的治疗方法,来源于骨髓、脂肪及脐血的间充质干细胞均有较强的成软骨特性和克隆能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更高的分化潜能,对软骨缺损有修复作用,来源于脐血的间充质干细胞致瘤性低,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生长增殖速度更快。干细胞复合天然载体材料如胶原、明胶、纤维蛋白和藻酸盐等可促进细胞黏附、分化和增殖,以此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将有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 朱瑜琪王金荣王智耀
- 关键词:干细胞间质干细胞移植关节软骨干细胞移植软骨损伤
- 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综述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表明近五年来,从单穴、双穴、多穴穴位注射和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艾灸、针刀、中药、关节腔内注药及各种现代物理治疗联合应用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发挥穴位注射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小、成本低廉,副作用少,患者痛苦少的特点,疗效确切、可靠,配合其他非手术的中医外治疗法,其协同作用更能提高疗效,并对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 朱瑜琪王金荣王智耀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穴位注射
- 穴位注射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丹参注射液配合腺苷钴胺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对股四头肌肌力恢复的影响。结果 2种方法均可改善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股四头肌肌力的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局部封闭治疗,而且能促进股四头肌肌力的恢复。
- 王金荣王永志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穴位注射法
- 以穴位注射为主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和按摩手法的中医特色疗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加中药离子导入和按摩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腺苷钴胺肌肉注射加塞来昔布口服,两组治疗方案均为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疼痛、腰椎功能改善、腰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日本矫形学会(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JOA评分方面,治疗组自觉症状与日常活动两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体征与膀胱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穴位注射为主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按摩手法相结合的中医特色疗法能够减轻LDH患者的疼痛,改善肢体功能,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王智耀朱瑜琪鲁超王金荣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