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娜
- 作品数:18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双源冠状动脉CTA与CAG评价冠脉狭窄程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冠脉造影(CCTA)与血管造影(CAG)评价冠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且行双源CCTA与CAG检查的1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CAG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CCTA评价冠脉狭窄的效能。结果:双源CCTA 与CAG诊断冠脉病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TA评价冠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85、0.751、0.817,Kappa值为0.762;以CAG作为金标准,双源CCTA评价轻、中、重度管腔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0.984、0.970、0.967。结论:双源CCTA评价冠脉狭窄与CAG相近,避免了CAG的创伤性风险,可作为筛查冠脉病变、评价病变严重程度的有效检查方法。
- 杨月娥王科英王向辉王莉娜庞然侯宇光
- 关键词:CT冠脉造影冠脉血管造影
- 256-MDCT大视角结肠仿真内窥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256-MDCT大视角结肠仿真内窥镜技术在老年人结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由2位高年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对97例患有结肠息肉的老年患者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120°双向组和200°单向组,以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视角CTVE诊断结肠息肉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120°双向和200°单向仿真内窥镜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阅片时间,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向大视角-CTVE敏感性与阳性预测值可以与双向小视角-CTVE媲美,另外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 赵恒宇雍敏庞然王莉娜李大伟
- 关键词:仿真内镜结肠
- 不同辅助措施对CT输尿管显影的影响
- 2021年
- CT已经逐渐成为检查输尿管疾病的主要影像学方法,通过CT平扫和CT排泄期扫描观察输尿管疾病。研究者通过不同的辅助措施来改善CT排泄期扫描中输尿管的显影情况,这些辅助措施包括改变体位、腹部加压、水合作用、静脉注射小剂量速尿剂等。不同的辅助措施对输尿管显影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
- 林琳孙建男庞然李野王莉娜
- 关键词:CT尿路造影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 2011年
- 患者女,22岁。发现右上腹包块一月余,无发热、腹痛及腹泻等不适.近半月进食后呕吐明显加重.来我院就诊。一般体检无异常.专科检查。腹软.右上腹触及一大小约5.0cm×6.0cm包块.质硬.活动度差.压痛弱阳性.
- 王莉娜徐山淡岳泉
-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 双源CT痛风识别技术诊断早期痛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早期痛风患者进行临床探究,采用双源CT痛风识别技术,随后进行相关价值研究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高度怀疑痛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人数为32例,女性患者人数为28例,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机扫描,方式为西门子双源CT扫描。在患者足部扫描取仰卧位,对于手部扫描来说,进行俯卧位的选取,扫描范围包括患者双足踝关节以及腕部关节。结果:(1)通过对痛风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疑似痛风患者中整体确诊人数为57例,所占整体比例为95.0%,非通风患者人数为3例,所占比例为5.0%。(2)通过对痛风患者不同部位以及尿酸盐结晶数目比较,其中对于有症状患者人数为36例,其中趾关节结晶数目为76,第二掌指关节结晶数目为16,第三掌指关节结晶数目为12,通过对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尿酸盐结晶数目进行比较,二者检出率无较大差异(P>0.05)。(3)通过对痛风患者中不同部位以及尿酸盐结晶检出情况比较,具有一定价值。结论:在目前采用双源CT能够有效诊断早期痛风,对其检出率以及相关结晶数目等具有一定价值和效果。
- 王莉娜王向辉杨立国李野杨月娥毕纯龙
- 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80例疑似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均接受螺旋CT检查及肺穿刺取病理活检,评价螺旋CT诊断价值。结果活检病理诊断肺癌75例,检出率93.75%,螺旋CT诊断肺癌73例,检出率91.2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螺旋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7.26%、71.43%、95%。结论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敏感性、准确性较高,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具有一定误诊漏诊率,因此临床需结合多种诊断方式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 王向辉王莉娜雍敏杨立国岳泉侯宇光
- 关键词:螺旋CT术后病理肺癌
- 256层CT下肢静脉成像评价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256层CT下肢静脉成像在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7例KT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CT下肢静脉成像的影像特征。结果本组7例患者CT下肢静脉成像均显示浅静脉曲张及患肢皮下静脉畸形,其中伴有深静脉病变4例(3例深静脉狭窄,1例深静脉闭塞)。结论多层CT下肢静脉成像是KTS有效和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刘影王莉娜崔光彬
- 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颅脑血管造影(DE-CTA)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双源CT双能量技术(DE-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E-CTA检测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结果:90例患者经DSA检测显示,颅内动脉瘤75例(83.33%),非颅内动脉瘤15例(16.67%);DE-CT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67%(13/15)、92.00%(69/75)、97.18%(69/71)、72.22%(13/18)、91.11%(82/90)。结论:DE-CTA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高,并能有效测量瘤体大小,可将其作为筛查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式。
- 蔡娟王莉娜雍敏杨月娥庞然毕纯龙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双源CT双能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影像学方法鉴别胆囊结石成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胆囊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发现,结石成分不同的患者,其治疗及预防方案也不同。因此治疗前确切了解结石的化学类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鉴别体内胆囊结石成分的主要方法。本文将对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胆囊结石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米利晓孙建男赵恒宇赵春王莉娜蒋延彬
-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动态CTA结合CTP成像对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及脑血流量改变的评价
- 2024年
- 目的分析动态CT血管造影(CTA)结合CT灌注成像(CTP)在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脑血流量改变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08—2023-08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先兆症状分为MA组(32例)和MoA组(28例),所有患者在偏头痛症状消失3 d后的非发作期(对照组)再次进行颅脑动态CTA与CTP检查,并与发作期进行对比,比较MA组、MoA组血管痉挛、血流量异常发生率、rCBF变化情况及不同脑叶镜像ROI区血流量AI值。结果MA组患者的血管痉挛发生率31.25%,rCBF增加发生率59.38%,均高于MoA组的7.14%、17.86%,rCBF减少的发生率25.00%,低于MoA组的6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头痛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MoA组与对照组额叶、颞叶、枕叶、小脑、顶叶等不同脑叶镜像ROI区血流量A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结合CTP检查能够较好地评价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及脑血流量改变,可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依据。
- 王莉娜王向辉杨月娥雍敏杨立国李野毕纯龙
- 关键词:偏头痛CT灌注成像血管形态学脑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