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意
- 作品数:36 被引量:2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武警某部军事训练伤骨科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9
- 2015年
- 军事训练伴发损伤一直是困扰部队的棘手问题.武警部队以个人军事素质作为战备执勤主要手段,军事训练更是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既往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主要聚焦于部队军事训练一线,对于把握武警部队军事训练伤的整体特征大有裨益,但作为武警部队医院军事训练卫勤保障计划制定、医院相关专业设置和军事训练伤与救护相关课题研究针对性不强.骨科是军事训练伤住院患者收治的主要科室,笔者对2003-03至2013-03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骨科收治的训练伤住院患者病史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
- 叶春林冯明光杨海涛曹前来王良意王海洋江旭未
- 关键词:军事训练伤骨科住院患者流行病学
- 经椎间隙减压Syncage C与BAK融合术后的影像学测量和临床疗效的比较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比较两种颈椎椎体间融合器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后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BAK、SyncageC两种颈椎椎体间融合器行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隙减压后椎体间融合 5 2例 ,其中SyncageC2 2例 ,BAK 3 0例。对比两组术后临床疗效及放射学测量结果。结果 :经 18个月以上的随访 ,SyncageC组术后椎间高度、生理弧度的增加值以及改善率均明显高于BAK组。结论 :与BAK相比 ,SyncageC能有效地维持椎间高度和重建颈椎生理弧度 ,从而获得稳定的临床疗效。
- 王良意陈德玉徐建伟郭永飞王新伟
- 关键词:椎间融合术颈椎间盘突出症
- 颈椎椎体终板倾斜角的影像学测量
- Objective:Measuring the endplate gradient on C3~ C7 of native human beings and discussing its influence on cer...
- 郭永飞陈德玉王良意徐建伟王新伟
- 微创钢板内固定胫骨远近端或伴胫骨干粉粹骨折
- 2007年
- 曹前来张磊杨海涛王良意冯明光刘峰王立东
- 关键词:胫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微创手术
- 塞来昔布对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的镇痛作用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的镇痛效果。方法 290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100例,在手术前口服塞来昔布400mg,术后当天口服200mg,手术后第1-5天,口服200mg/次,每日2次;B组90例,术后当天口服200mg,手术后第1-5天,口服200mg/次,每日2次;B组100例,不服用塞来昔布,两组在手术后均不限制使用静脉止痛泵、肌注阿片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的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以及呕吐情况。结果 A组在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第2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低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3天-第5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当天至术后第5天内,A组使用哌替啶的次数少于B、C组(P〈0.05);出现呕吐的次数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对患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减少术后呕吐反应,且超前镇痛仍有适用的意义。
- 周杰张磊杨海涛曹前来王良意
- 关键词:围手术期用药术后疼痛塞来昔布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分析比较保守与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87例用牵引治疗 ,42例用角形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经 13~ 36月随访 ,牵引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 93.1%和 92 .86 %。结论 :角形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方法 ,采用牵引方法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王良意徐龙江何志敏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
-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高度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评价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高度变化的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由2名医师分别采用前椎间隙高度直接测量法、椎间隙高度指数法、盘-椎比值法、颈前柱高度测量法,测量68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颈椎X线侧位片的椎间高度,计算相应结果,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颈前柱高度测量法的相关系数(0.836)最大,前椎间隙高度直接测量法相关系数(0.639)最小。结论 四种测量方法中,以颈前柱高度测量法最为可靠,测量方法简单实用。
- 王良意喻关标徐建伟
- 关键词: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椎间高度测量方法脊髓型颈椎病
- 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前柱高度变化对功能改善率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4年
- 目的:测量颈椎病前路减压撑开植骨融合术后颈前柱高度变化,探讨其对术后功能改善率的影响。方法:采用SigmaScanPro5软件包测量60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颈椎X线侧位片的前柱高度,按40分法对其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进行评分,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颈前柱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其高度增加的百分数与术后改善率呈显著相关性(r=0.76,P<0.01)。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撑开植骨固定融合技术可有效恢复颈前柱高度,从而提高颈椎病的功能改善率。
- 王良意陈德玉郭永飞徐建伟王新伟
- 关键词:内固定器椎体神经功能
- 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
- 目的:为提高颈前路中钢板、螺钉、椎体、融合器的整体稳定性,依据国人颈椎椎体终板倾斜角及颈前柱高度的影像学测量结果,研制了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论: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的设计符合国人颈椎的解剖...
- 王良意
- 关键词:前路减压融合器钛网生物力学
- 文献传递
- 高能量Pilon骨折分期治疗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疗效的比较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高能量Pilon骨折分期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3-10治疗的56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采用跟骨牵引或支具、石膏外固定后,二期按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27例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B组29例行微创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比较术后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骨折愈合时间(4.9±0.6)个月,B组(5.2±0.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1.5%)与B组(7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共发生并发症5例(18.5%),B组7例(2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感染发生率比较,A组(14.8%)高于B组(0)(P<0.05)。结论在高能量Pilon骨折分期治疗中,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且疗效相当,但对伴有重度软组织伤者,微创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较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感染的风险更低。
- 曹前来王安王良意冯明光王健
- 关键词: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内固定外固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