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禾
- 作品数:16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吲哚美辛对大鼠脊髓损伤后TXA_2/PGI_2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 1993年
- 本实验以大鼠中等度(50g-cm)脊髓损伤模型,研究吲哚美辛对脊髓损伤后TXA_2/PGI_2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于脊髓损伤后30min静脉注射大剂量吲哚美辛(10mg/kg)可显著降低TXB_2含量,使6-keto-PGF_1α含量相对升高,并可减轻和延缓脊髓损伤后脊髓血流量减少,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提示吲哚美辛具有防止脊髓损伤后TXA_2/PGI_2平衡紊乱的作用,从而改善脊髓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王禾何凤慈廖维宏刘英炳李芳龙在云
- 关键词:吲哚美辛脊髓损伤前列腺素代谢
- 前列腺素在脊髓损伤中的地位被引量:3
- 1990年
- 本文综述脊髓损伤后前列腺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着重论述了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作用机理等。由于前列腺素在脊髓创伤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相当重要,期望通过影响前列腺素的代谢来治疗脊髓损伤。
- 王禾何凤慈刘英炳
- 关键词:脊髓损伤前列腺
- 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血流量变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4
- 1995年
- 本实验以大鼠中度(50g-cm)脊髓损伤模型,采用氢清除法测定脊髓血流量(SCBF),研究督脉针刺法对脊髓损伤后伤段SCBF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于致伤前、致伤后30min、1.5h、3h、6h、12h进行针刺治疗,可明显抑制伤后SCBF的下降趋势,尤其4h针刺组SCBF下降较对照组尤为缓慢(P<0.01)。提示:针刺能有效地抑制脊髓损伤后早期SCBF的下降幅度,改善脊髓微循环,从而减轻和延缓初期继发性损害的发生,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 吴永刚孙忠人李晓艳王禾
- 关键词:脊髓损伤针灸疗法微循环血流量
- 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年龄大鼠脊髓组织中bcl-xl基因的表达及变化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凋亡可能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所致脊髓神经细胞损害的一种重要病理改变,而bcl-xl基因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为此观察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年龄大鼠脊髓组织中bcl-xl表达变化。方法:幼年、成年、老年Wistar大鼠各144只,各年龄组大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和实验组(126只)。实验组切除2mm右侧坐骨神经,用硅胶管连接近、远侧神经残端,硅胶管内注入生理盐水15μL。实验组和对照组分为术后1,3d,1,2,4,8,12周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ting检测脊髓bcl-xl的分布与表达强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对照组脊髓凋亡细胞成年及老年<3%、幼年>3%,实验组伤侧脊髓老年及幼年组于伤后3d,成年组于伤后1周凋亡细胞百分率升高,幼年及成年组凋亡细胞百分率2周达高峰(P<0.05或0.01),8,12周凋亡细胞百分率逐渐下降,老年凋亡细胞百分率高水平持续至伤后12周。与同龄对照组及未伤侧比较,各年龄对照组损伤后3d,1,2周,伤侧bcl-xl表达减弱(P<0.05),伤后4周恢复正常,老年组8周,幼年及成年组8周,12周bcl-xl表达较未伤侧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0.01)。各年龄组未伤侧与对照组比较,bcl-xl、凋亡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早期各年龄组神经元bcl-xl表达减弱。
- 李陶王禾卓豫
- 关键词:年龄因素基因,BCL-2脱噬作用
- SYD—KF94型智能轮椅中央控制器的研制
- 1995年
- 针对双手仅残存少许肌力、反应比较迟钝而且可能有误的行动障碍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的特点进行研制,同时考虑到国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情况,该机采用了前轮控制方向、后轮控制速度的驱动方案,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对中央控制系统进行研制.该轮椅较好地解决了为中度、重度的瘫痪患者或老年人提供中短距离行动或者室内活动的能力.
- 肖剑吴宝明刘彦王禾廖维宏
- 关键词:轮椅智能轮椅
- PISD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行为学检测
- <正>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发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有关PTSD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临床问卷调查...
- 王禾廖维宏吴宝明何庆华卓豫
- 文献传递
- 流体冲击注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实验装置,特别是一种检测冲击损伤数据的流体冲击注射装置。本实用新型由动力撞击机构、流体传输机构和注射喷嘴以及支撑机构组成。动力撞击机构由支架和在支架上转动固定的摆锤构成,流体传输机构由在摆锤下摆对应...
- 刘彦吴宝明廖维宏何庆华肖剑杜晓兰李向东王禾卓豫
- 文献传递
- 复方505i粘合止血作用临床观察被引量:3
- 1993年
- 复方α-氰基丙烯酸异戊酯(复方505i)用于194例创伤外科粘合止血或代替外科手术缝合有效率和伤口Ⅰ期愈合率均为100%。粘合止血在60秒内,用量少,伤口愈合快。
- 李东红何凤慈龙在云王禾李芳廖维宏
- 关键词: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
- TRH对大鼠脊髓损伤后SCBF和SEP的影响被引量:1
- 1992年
- 脊髓损伤(SCI)后内源性阿片肽释放,并参与脊髓的继发损伤机制。TRH可阻断阿片肽的自主神经效应,而不影响痛觉。本实验探讨大剂量TRH(2mg/kg/h)治疗对大鼠脊髓打击伤(Allens法10gx5cm)后脊髓血流量(SCBF)和脊髓诱发电位(SEP)的影响。脊髓损伤后1h,SCBF开始显著下降,持续至伤后24h,SEP峰潜时呈进行性延长趋势;伤后即刻静脉注射TRH(2mg/kg/h,共5次),可使伤后即刻和24h的SCBF显著升高,并使伤后SCBF下降时间延迟3h,同时SEP峰潜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果表明,TRH对受伤脊髓早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后发效应;同时也可促进脊髓的神经传导功能。本文亦对TRH治疗SCI的病理生物学机制进行了讨论。
- 李芳何凤慈龙在云王禾
- 关键词:脊髓损伤TRH脊髓血液流动
- 应激性精神创伤与现代行为学检测特点
- 1999年
- 应激性精神创伤多见于重大灾害和战争期间,主要由于严重的精神压力所导致,是医学研究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为预防减轻应激反应症状提供较好的方案或措施。在针对应激性精神创伤的研究中,传统的行为学检测很容易造成实验动物的“二次应激”,增加不确定因素,给结果的分析带来困难。随着在行为学分析中概念的发展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述问题可得以较好地解决。
- 王禾
- 关键词:行为学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