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熙龙

作品数:13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术后
  • 4篇电针
  • 4篇穴位
  • 3篇穴位埋线
  • 3篇术后疼痛
  • 3篇疼痛
  • 3篇埋线
  • 3篇丛刺
  • 2篇电针法
  • 2篇电针治疗
  • 2篇动脉
  • 2篇针刺
  • 2篇针刺疗
  • 2篇针刺疗法
  • 2篇针法
  • 2篇镇痛
  • 2篇痔术后
  • 2篇痔术后疼痛
  • 2篇术后尿潴留
  • 2篇椎动脉

机构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王熙龙
  • 8篇夏东斌
  • 5篇黄泳
  • 5篇黄维媚
  • 3篇何剑平
  • 2篇陈新
  • 2篇张锡滔
  • 2篇欧阳怀亮
  • 1篇席建东
  • 1篇占东
  • 1篇王凯
  • 1篇林浩春
  • 1篇梁振宇
  • 1篇刘瑶倩

传媒

  • 2篇河北中医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红细胞蛋白组学分析及其意义
王熙龙
穴位埋线配合西医治疗痔瘘术后疼痛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王熙龙夏东斌张锡滔黄维媚何剑平占东
关键词:穴位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
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究以健脾祛痰理论为指导的穴位埋线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10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来曲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血清性激素水平、胰岛功能相关指标、排卵周期数及血清Omentin-1水平的变化情况,统计6个月内累积妊娠率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79.63%,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睾酮(TT)、促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卵周期数、血清Omentin-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累积妊娠率分别为62.96%、35.19%,观察组累积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健脾祛痰理论为指导的穴位埋线治疗方法可提高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内分泌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促进排卵及妊娠成功率的提升,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血清Omentin-1水平有关。
黄维媚夏东斌王熙龙林浩春欧阳怀亮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健脾祛痰穴位埋线网膜素-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控新视角——慢阻肺前期人群的多维度思考被引量:5
2023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期人群(pre-COPD)被严重低估,而近年来针对pre-COPD的概念及定义逐渐完善,目前该概念确定为:已经出现呼吸道症状、肺部结构病变或呼吸生理学异常,但未达到气流受限(即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0.7)。Pre-COPD患者可出现类似COPD的炎症反应及气道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表现出与COPD相似的呼吸道症状及生理学改变,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疾病负担加重。Pre-COPD危险因素多样,在生命早期,妊娠期香烟暴露、低出生体质量、感染等均与后期发展为COPD相关。设计pre-COPD风险评估量表,联合血液和气道生物标志物,辅助CT检查结合人工智能有助于构建pre-COPD诊断模型。通过一级、二级预防,结合"云平台"监测高危人群,针对pre-COPD特征开展相应临床研究,将有助于COPD的防控。
王熙龙梁振宇张海云陈新
温针灸结合丛刺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丛刺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温针灸组、丛刺电针组、温针灸结合丛刺电针组各30例。温针灸组和丛刺电针组分别采用单纯温针灸和单纯丛刺电针进行刺激,温针灸结合丛刺电针组则是两种疗法隔天交替进行刺激,10 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温针灸结合丛刺电针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温针灸结合丛刺电针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纯温针灸治疗或单纯丛刺电针治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结合丛刺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夏东斌黄维媚王熙龙黄泳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温针灸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白环俞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曲马多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治疗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的止痛作用与对照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避免口服止痛药的副作用,且操作方便安全,有推广运用的临床意义。
张锡滔何剑平黄泳王熙龙刘瑶倩
关键词:混合痔镇痛经皮穴位电刺激
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呼吸生理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呼吸生理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小样本、探索性、干预性研究,选取2018年1—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0例。呼吸机采用BiPAP模式,调整吸气相正压从10 cmH_(2)O(1 cmH_(2)O=0.098 kPa)开始逐渐递增至24 cmH_(2)O,每次增加2 cmH_(2)O,呼气相正压保持4 cmH_(2)O不变。正式试验和调节压力水平前记录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包括呼吸方式:总呼吸周期(Ttot)、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气潮气量(VTi)等;呼吸压力:口腔压(Pmo)、食道压(Peso)、跨膈压(Pdi);呼吸做功:食道压力-时间乘积(PTPes)、跨膈压力-时间乘积(PTPdi);中枢驱动及中枢驱动效率:膈肌肌电的均方根(RMS)、通气-中枢偶联(Ve/RMS)以及深吸气量(IC)、呼气末肺容量差值(ΔEELV)、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dyn)等。结果1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全部完成试验。与平静呼吸相比,V_(Ti)、V_(e)、P_(mo)、IC、ΔEELV、V_(e)/RMS随着压力水平升高均显著上升(均P<0.05),Te只在20~22 cmH_(2)O压力水平显著上升(P<0.05)。Pdi、PTP_(es)、PTP_(di)、RMS、RMS/RMS_(max)随着压力水平升高均显著下降(均P<0.05),PTPes、PTPdi在18 cmH_(2)O压力水平后均趋近于稳定并未出现明显变化,RMS、RMS/RMS_(max)在压力水平大于16 cmH_(2)O后趋于平稳。Ti/Ttot只在20 cmH_(2)O压力水平时显著降低。PEEPidyn随着压力水平的升高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论BiPAP在合适的压力水平上能明显改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肺通气障碍,减轻呼吸肌肉负荷。
刘云鹏王熙龙胡雨禾王凯李允邵鹏李键江张海云陈新
关键词: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生理学
穴位埋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背景: 痔是临床上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肛门疾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5%,其中以混合痔最多,占患病总数的80.98%。近些年来,人们对痔发生机制及其解剖、...
王熙龙
关键词:穴位埋线镇痛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温通水道法针刺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温通水道针刺疗法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68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治以温通水道取穴和常规取穴方法,治疗10次后,统计2组患者获得痊愈的治疗次数、比较2组的疗效、记录治疗过程的不适。结果:温通水道组有25例痊愈,相对集中在第6、7次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为100.0%;常规针刺组有18例痊愈,相对集中在第8、9次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为80.7%,2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温通水道组患者针刺期间未有特殊不适,常规针刺组患者诉体位不适和腹部疼痛。结论:温通水道针刺疗法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疗效肯定。
夏东斌黄泳王熙龙
关键词:针刺疗法
电针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40例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肛肠病术后尿猪留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均治疗1次。结果治疗组对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优于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
夏东斌何剑平王熙龙
关键词:肛肠病术后电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