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伟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癫痫
  • 5篇电图
  • 5篇脑电
  • 5篇脑电图
  • 2篇癫痫模型
  • 2篇氯化
  • 2篇氯化铁
  • 2篇难治
  • 2篇难治性癫痫
  • 1篇蝶骨
  • 1篇蝶骨电极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诱发放电
  • 1篇幼鼠
  • 1篇正电子
  • 1篇正电子发射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视频脑电
  • 1篇视频脑电监测

机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王海伟
  • 7篇高国栋
  • 7篇井晓荣
  • 7篇郭恒
  • 7篇张华
  • 4篇王超
  • 4篇姚庆和
  • 3篇游宇
  • 3篇梁秦川

传媒

  • 7篇立体定向和功...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急性氯化铁癫痫模型大鼠美解眠诱发放电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氯化铁癫痫模型大鼠在发作间期美解眠诱发试验中的放电特征。方法给予SD大鼠头颅额、顶、枕部铺设硬膜外电极6枚,用立体定向方法在大鼠感觉运动皮质区注入氯化铁溶液,建立急性癫痫模型,记录脑电24小时,观察在发作间期给予急性氯化铁癫痫模型大鼠腹腔注射美解眠后诱发癫痫发作的脑电情况。结果美解眠诱发试验中,出现两种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期脑电,其中一种与急性氯化铁模型的发作期放电相同,另一种与美解眠自身所致癫痫的发作期放电相似。结论急性氯化铁癫痫模型大鼠在美解眠诱发试验中能够产生原有癫痫发作,但是假阳性率较高;氯化铁致痫大鼠对美解眠的反应性较正常大鼠高。
郭恒张华姚庆和井晓荣王海伟高国栋
关键词:氯化铁癫痫美解眠脑电图
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术前评估方法再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术后随访1年以上,术后效果达到Engel'sⅠ级(无发作)的患者,探讨各种术前评估方法确定癫痫灶的可靠程度。方法65名术后随访超过1年,术后达到Engel'sⅠ级疗效的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患者的发作症状学、神经影像和头皮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发作间期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示与手术侧一致的颞叶低代谢改变;41例患者发作前存在典型的颞叶内侧常见先兆,所有患者发作起始表现为意识障碍;28例患者有手术侧颞叶影像异常(图1),8例患者存在双侧颞叶异常,8例患者存在多脑叶影像异常,21例患者核磁共振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20%患者发作间期偶有异常、80%患者存在多灶棘波、尖波、棘慢波;发作期脑电放电早期显示:20例患者无法确定起源侧别,45例患者可以确定侧别(手术侧),只有21例患者可以清楚的显示手术侧蝶骨电极起源。结论患者的发作症状学分析和PET检查是难治性颞叶内侧癫痫术前评估中基本和重要的评估手段。
张华梁秦川井晓荣王超郭恒游宇王海伟高国栋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颞叶内侧癫痫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脑电图
青霉素致大鼠急性癫痫模型全身性放电起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青霉素致大鼠急性癫痫模型全身性放电起源的定位特征。方法给10只SD大鼠各铺设皮层、海马和杏仁核电极共7对,用青霉素300万U·kg-1腹腔注射建立急性全身性癫痫模型,同时脑电记录,观察全身性癫痫样放电起始阶段的脑电特征。结果脑电显示全身性癫痫样放电起始阶段杏仁核最早出现连续性棘波。结论青霉素诱导的急性全身性癫痫大鼠模型癫痫样放电并非完全同步化,杏仁核为癫痫易感区,可能参与放电起源。
郭恒张华姚庆和井晓荣王海伟高国栋
关键词:青霉素全身性癫痫放电脑电图
扩大胼胝体离断术治疗难治性癫痫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扩大胼胝体离断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扩大胼胝体离断术患者,分析术后的急慢性并发症和手术对癫痫发作的控制。结果术后随访13~4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仍然继续术前抗癫痫药物治疗,6.9%(4例)的患者术后发作消失,术后发作频率减少大于75%的患者为55.2%(32例),29.3%(17例)的患者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8.6%(5例)的患者无明显改善。51例患者术后发生缄默症状,47例在术后2周内恢复,4例3周后恢复;11例出现右侧肢体轻偏瘫,均在2周内症状消失;6例术后3~6天出现小便失禁,均在2周内恢复;未见长期并发症患者。结论对于癫痫灶定位困难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扩大胼胝体离断术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发作,尽管急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通常恢复良好,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手术。
张华梁秦川井晓荣王超郭恒游宇王海伟高国栋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并发症
幼鼠和成年大鼠急性氯化铁癫痫模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建立幼鼠和成年大鼠氯化铁癫痫模型,观察行为学,脑电图(EEG)和病理改变,对比分析两者在发作级别,发作次数,发作定位以及病理改变上的差异性。方法将实验大鼠按鼠龄分幼年组(3周)和成年组(3个月)。立体定向注射同剂量氯化铁(FeCl3)于大鼠左侧感觉运动皮层区。颅骨埋植不锈钢螺丝电极后,连续6小时行为学观察,EEG纪录,组织学观察。结果在成功致痫的模型中,两组均表现较高级别的行为发作(Ⅳ级以上),成年组的模型成功率达80%,但幼年组的模型成功率较低,仅60%。两组大鼠EEG表现出相似的癫痫波形,但成年组在波幅上高于幼年组。同时在发作总时间和发作次数上,成年组均高于幼年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在癫痫发作的定位上,两组的分布相似。另外两组均有亚临床发作,以幼年组为显著(40%)。病理改变两实验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成年大鼠氯化铁癫痫模型行为及EEG表现较稳定,而幼年大鼠氯化铁癫痫模型稳定性较差。
王海伟张华姚庆和郭恒井晓荣高国栋
关键词:癫痫氯化铁脑电图
长程视频脑电图在癔症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癔症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脑电描记系统,对200例初步诊断为癫痫的患者均进行长程视频头皮脑电监测,其中8例发作期脑电无痫样放电,并在发作时进行细致临床观察,考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对暗示的反应。结果8例均诊断为癔症。8例均被完整记录了清醒、睡眠及发作期的临床表现及同步的脑电活动,发作期脑电图均未见痫样放电,多为肌电或肌电与正常节率相间;间期清醒状态脑电,5例为低电压β型脑电图,1例以α节律与β节律相间为背景,其余2例以α节律为背景;睡眠脑电除1例出现偶发尖波外其余均正常;5例在发病时意识清楚,3例意识范围缩窄;对暗示的反应为:4例停止发作,2例改变,2例无反应(均为意识范围缩窄)。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在癔症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需要医生在患者发病时进行细致临床观察。
井晓荣张华姚庆和王超郭恒王海伟高国栋
关键词:癔症癫痫发作性疾病长程视频脑电监测
蝶骨电极长程视频脑电在癫痫手术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蝶骨电极长程视频脑电在癫痫手术定位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对117例难治性癫痫进行带蝶骨电极的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结合磁共振成像(MRI)及发作间期正电子发射计算断层扫描(PET)检测结果进行癫痫灶定位,其中手术治疗83例,包括44例颞叶内侧面癫痫、39例非颞叶内侧面癫痫,其余34例不能确定癫痫起源部位而未手术。对该117例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并对39例非颞叶内侧面癫痫长程视频脑电与术中记录的皮层脑电(ECoG)进行比较。结果44例颞叶内侧面癫痫、39例非颞叶内侧面癫痫及34例未手术患者蝶骨电极发作间期的棘波、棘慢波、尖波、尖慢波总检出率分别为86.4%、20%和29.4%,前者与后两者之间均相差显著(P<0.005),蝶骨电极脑电定侧率为(31/44)70.5%,显示了术前蝶骨电极长程视频脑电图定位准确率较高,39例非颞叶内侧面癫痫术中皮层脑电于术前定位的相应部位均检测到棘波;44例颞叶内侧面癫痫均行一侧前颞叶及海马杏仁核切除术,39例非颞叶内侧面癫痫行相应皮质区切除等。结论蝶骨电极长程视频脑电对颞叶内侧面痫样放电的检出率高,且定侧准确率较高;蝶骨电极长程视频脑电能有效鉴别诊断颞叶内侧面癫痫与非颞叶内侧面癫痫。总之,加用蝶骨电极的长程视频脑电定位信息较为全面,有助于准确定位,提高手术疗效,可作为癫痫外科的常规检测。
井晓荣梁秦川王超郭恒游宇王海伟张华高国栋
关键词:蝶骨电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