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津晗
- 作品数:44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环状RNA及在促进DNA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circRNA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circRNA位于7号染色体,是由DMBT1基因的3,4,5,6外显子通过反向可变剪切形成的414bp的外显子环状RNA。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环状circRNA在...
- 刘强路倩颖王津晗王彦杜利清徐畅蔡慧
- 辐射诱导认知障碍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辐射诱导的认知障碍是多种类型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等。目前研究表明辐射会引起海马神经发生的减少,突触可塑性等神经功能的改变以及神经细胞炎性因子的升高。
- 方连英王津晗赵辉
- 关键词:神经发生神经功能
- 一种辐射屏蔽装置
- 本发明涉及防辐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辐射屏蔽装置。该辐射屏蔽装置包括防辐射外壳、第一防辐射隔板和第二防辐射隔板,防辐射外壳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防辐射隔板设置于防辐射外壳的内部,并位于靠近进气口...
- 刘强涂文军王宏王津晗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高压溶剂提取橘皮中有效成分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压溶剂提取橘皮中有效成分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新鲜橘皮烘干后,用粉碎机粉碎,然后利用该提取装置以75%乙醇对其进行提取,提取条件为萃取温度85-95℃,萃取压力4-7Mpa,分离温度80-85℃...
- 赵辉陶永清王津晗赵楠孙西丽石洋
- 文献传递
- 一种环状RNA及在促进DNA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circRNA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circRNA位于7号染色体,是由DMBT1基因的3,4,5,6外显子通过反向可变剪切形成的414bp的外显子环状RNA。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环状circRNA在...
- 刘强路倩颖王津晗王彦杜利清徐畅蔡慧
- 文献传递
- 核辐射突发事件伤员诊断和救治方法的建立
- 2019年
- 近年来,核与辐射资源在工业、农业、医疗和能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生活福祉,但可能发生的事故灾难也威胁着公众的生命健康.近年来日本福岛核事故和南京等地的放射事故为我们敲响了核安全警钟.我国近年发布了《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高度重视核与辐射事件,把核安全放在和平利用核能事业的首要位置.一旦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的有序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 刘强张涛王津晗王彦徐畅刘鉴峰杜利清樊赛军
- 关键词:和平利用核能医学应急救援事故灾难核应急
- 一种辐射探测装置及机器人探测系统
- 本发明涉及防辐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辐射探测装置及机器人探测系统。该辐射探测装置包括辐射监测机构、图像采集机构和调整机构,辐射监测机构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半导体射线探测器,每个半导体射线探测器均能够检测到辐射射线的信号及...
- 涂文军刘强王宏王津晗
- 文献传递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放射性肠损伤基因动态变化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致死剂量的电离辐射对小鼠空肠组织转录组动态变化。方法 小鼠经14 Gy ^137Cs γ射线腹部照射后,分别于6 h,3.5和5 d提取各组小鼠空肠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表达变化倍数在2倍以上即视为显著差异,对表达差异的基因进行IPA、Funrich、GO和KEGG软件分析。结果 小鼠在腹部照射后6 h和3.5 d共同激活了p53信号通路。在照射后第3.5天的差异基因中,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表明,Lck、Cdk1和Fyn可能起关键作用,通路分析表明,上调了DNA损伤修复信号通路,下调了细胞黏附分子、黏着斑和IgA分泌途径信号通路。结论 p53信号通路以及Lck、Cdk1和Fyn等基因在放射性肠损伤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 王津晗路倩颖纪凯华杜利清王彦徐畅刘强
-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信号通路
- 河南"4.26"60Co源辐射事故一例受照者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探讨
- 2022年
- 关于电离辐射是否可诱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未获得一致结论。笔者报道了河南"4.26"60Co源辐射事故中1例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受照后第13年患NHL的病例, 结合患者的受照史、病史特点、诊断及国际多项大型研究, 从流行病学资料和影响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患者"天"患非霍奇金淋巴瘤与电离辐射的关系, 为电离辐射致NHL提供辐射流行病学依据。
- 卢志娟张曼曼王雯焦玲赵风玲吕玉民姜恩海王津晗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辐射流行病学病因探讨病史特点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 Tat—SmacN7蛋白对食管癌109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Tat—SmacN7蛋白(其中,Tat:反式激活蛋白;Smac:第二线粒体来源的caspase激活因子;N7:Smac的N端含有Ala—Val—Pro—Ile的七肽)对食管癌109(ECl09)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ECl09细胞给予Tat—SamcN7、照射、以及联合处理,观察不同处理在24h和48h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ma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通过水溶性四唑盐1检测发现Tat—SmacN7单独使用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与Tat—SmacN7组和照射组相比,Tat—SmacN7联合放射组可以明显增强对细胞的抑制(24h:t=16.821和9.825.P〈0.05;48h:t=23.553和11.930,P〈0.05)。说明Tat—SmacN7能增强ECl09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Westernblot证明rTat—SmacN7可以使细胞内Smac蛋白表达增加。结论Tat—SmacN7蛋白能通过细胞高表达Smac,增强ECl09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
- 陈凤华沈秀李德冠付岳王津晗郭艳婷樊飞跃刘强
- 关键词:辐射耐受性凋亡抑制蛋白质类S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