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刚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的比较
- 2010年
- 目的探讨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微创撬拨复位及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两种术式的优劣性。方法收治53例跟骨骨折病例,筛选取SandersⅡ型病例共36例19足,其中微创通过跟骨结节插入钢针撬拨复位行钢针内固定18例18足,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36例37足,所选取的病例均为SandersⅡ型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所有病例均未植骨。术后X线复查,37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6个月,并应运美国足踝协会的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结果术前跟骨结节关节角(bolher角)?30—30°,平均5.7°;随访时15-44°,平均28.8°;单侧跟骨骨折高度恢复为健侧的97.5%,80%的患者取得跟距关节面的近解剖复位和解剖复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平均为89分,优良率89.4%;撬拨复位83分,优良率77.7%,总优良率83.2%。结论对于sandersⅡ型骨折采用微创撬拨复位是一种内固定效果可靠简便、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但效果不如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的理想。
- 申逸洲王永刚
-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
- 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隐形失血峰值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高峰的时间拐点,并给予不同治疗干预,观察相关指标变化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资料,检测并记录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血清Fe等指标。计算不同时间段的隐性失血量,找寻隐性失血高峰时间拐点。分组干预对照,记录实验室结果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股骨颈骨折对照组与实验组均在术后第3天达到失血高峰,为一个时间拐点。围手术期给予氨甲环酸、补铁以及术前扩容均能够减少隐性失血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e在术后同样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术后变化的时间拐点较血红蛋白和HCT提前出现,根据血清Fe的峰值可以预判隐性失血。结论在失血峰值时间拐点前,对患者采取补液、氨甲环酸止血、围手术期补Fe等治疗措施,能够减少隐性出血,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王永刚晏波刘昱江
-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
-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 2007年
-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经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病人的结果,男36例,女12例,Garden分型Ⅰ型5例,Ⅱ8例,Ⅲ型22例,Ⅳ型13例。均采用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随访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8例平均随访超过3年,无死亡病例。6例术后股骨头坏死,其中2例骨折不愈合,42例各项功能良好。6例股骨头坏死均发生在3年以内。结论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它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接近完美的治疗手段。治疗原则是:①急诊手术;②一定要解剖复位,必要时切开复位;③多枚螺钉坚强固定;④早活动晚负重。
- 段强王永刚蔡奕张新宁王军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螺钉
- 改良肘关节成形术治疗28例关节强直的疗效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改良尺肱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强直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环锯安全地切除鹰嘴窝、冠状窝骨赘,用摆锯切除冠状突`鹰嘴阻挡骨质,用磨钻磨平桡骨小头阻挡骨质,加深桡窝,合并肘管综合征者常规行尺神经松解前移术。结果对28例过改良肘关节成形术的患者进行22个月的随访,ROM平均改善伸15°,屈21°,疼痛缓解,结果满意。结论改良肘关节成术是目前治疗肘关节强直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 段强张新宁王永刚刘会银田秋林
- 关键词:肘关节关节疾病关节成形术
- 急诊骨折手术在治疗多发伤中的体会
- 2002年
- 目的 报告 48例急诊骨折手术在治疗多发伤中的经验。方法 对 48例多发伤行急诊骨折手术治疗。结果 45例治愈 ,1例支架钉眼感染 ;2例因原开放性骨折而致伤口感染经治疗而痊愈 ;3例死于严重颅脑外伤。结论 急诊骨折手术在治疗多发伤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 王陵江王永刚
- 关键词:急症处理骨折手术多发伤病例分析
- 钢板与外固定架并用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12例分析
- 1999年
- 张自林王军王永刚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粉碎性骨折固定术钢板外固定架
- 经股方肌、外旋肌间隙入路在高龄老人髋部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通过人工全髋置换术(THA)经股方肌、外旋肌间隙手术路径(A路径)和经典后外侧手术路径(B路径)的对照,研究该路径在高龄髋部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股骨颈骨折进行THA,随访12~14个月。分2组,实验组(A组)采用A路径;对照组(B组)采用B路径。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少(P<0.05),住院时间短(P<0.05),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术后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和股骨假体力线、脱位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随访第12月2组无差异(P>0.05)。结论A路径保留了髋关节外旋肌群的功能,而且此术式很好地保护了坐骨神经,尤其对高龄老人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减低经济负担,便于在临床推广。
- 王永刚晏波马红霞
- 关键词:高龄老人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
- 关节镜清理加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加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22例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清理加胫骨高位截骨术。术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并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的FAT角和胫股内侧关节间隙的距离,以HSS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完整随访,随访3~24个月。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优11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1%(20/22);患者的FAT角度、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HS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下镜清理加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手术操作简单,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永刚蒋明富马红霞
- 关键词:关节镜清理术胫骨高位截骨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C2型骨折28例
- 2010年
- 目的总结胫骨C2型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带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C2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带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C2型骨折28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闭合复位或者小切口、不剥离骨膜、有限扩髓、保护碎骨块血供等方法治疗。结果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平均4-8个月,按Johner Wruch功能评价标准,优20例,良8例,优良率达100%,无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深部感染、膝前疼痛、主钉和锁钉断裂及畸形愈合发生。2例延迟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是治疗胫骨C2型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其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王永刚申逸洲王军
- 关键词: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骨折内固定
- 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方案联合SBAR交接模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方案联合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院内转运的危重症患者资料,其中采用常规转运及口头交接方法的842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方案联合SBAR交接模式的856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的转运时间、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交接并发症、家属及接收科室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单纯性转运路途时间分别为检查科室(11.54±3.61)min、治疗性科室(7.38±2.65)min、重症监护室(14.78±3.81)min、普通病房(13.35±3.46)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交接患者滞留时间分别为普通病房(3.96±1.45)min、治疗性科室(3.92±1.37)min、重症监护室(4.29±1.23)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检查等待时间(2.27±1.15)min,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交接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7.52±4.29)分和接收科室医护人员对转运医护人员的满意度(98.49±4.6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标准化分级院内转运方案联合SBAR交接模式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不仅缩短院内转运时间、交接时间和检查等待时间、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而且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家属和接收科室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马红霞方艳红王永刚李欣华
- 关键词:急诊危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