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梦笔

作品数:27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艺术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学

主题

  • 10篇书法
  • 8篇艺术
  • 4篇印章
  • 4篇书法艺术
  • 3篇书学
  • 3篇篆刻
  • 3篇教育
  • 2篇意蕴
  • 2篇印学
  • 2篇书法篆刻
  • 2篇书风
  • 2篇平面图
  • 2篇清代
  • 2篇贮贝器
  • 2篇魏碑
  • 2篇文化
  • 2篇文化意蕴
  • 2篇明代
  • 2篇鼓形
  • 2篇古滇国

机构

  • 27篇河南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美术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沧州师范学院
  • 1篇广州美术学院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山东艺术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四川美术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7篇王梦笔
  • 1篇梁勇
  • 1篇文佐
  • 1篇朱建华
  • 1篇谭文选
  • 1篇骆芃芃
  • 1篇尹海龙
  • 1篇孟德乡
  • 1篇杨帆
  • 1篇朱天曙
  • 1篇杨涛
  • 1篇肖春光
  • 1篇金鑫
  • 1篇陈靖
  • 1篇查律
  • 1篇吴义达
  • 1篇汪永江
  • 1篇芦海娇
  • 1篇姜轶
  • 1篇李贵明

传媒

  • 11篇中国书法
  • 2篇书法赏评
  • 2篇美术教育研究
  • 2篇中国民族美术
  • 1篇美术观察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殷都学刊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开封文化艺术...
  • 1篇大学书法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暨篆刻学科建设与教育论坛作品选登
2023年
近些年来,篆刻艺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篆刻课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成果丰硕。本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协办。全国133所开设书法篆刻课程的高校提供了作品,参展作者共计557人(高校教师203人,高校学生354人),是近年来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本刊选登部分参展作品,以飨读者。
骆芃芃冯宝麟杨涛尹海龙查律孙长铭刘佃坤胡裔涛刘铁峰陈超朱天曙王海勇陈国成王梦笔杜延平吕铁元朱文哲甘海民肖春光王冠图高帅陈靖冯立孟德乡王方呈芦海娇陈胜凯来一石谭文选张红坤张一农姜轶朱建华贺维豪汪永江莫金龙尚天潇金鑫顾翔刘健梁勇周弋寒岳奇尹义桐文佐李贵明杨帆石岳曲学朋李立山刘家汇杨任伟李丞濮毕博张潇吴义达赵广源王培博杨沆倪清马雨婷王盛贞吴思昊边凯之赵高阳黄彦虎朱娣殷玉刚王小辰
关键词:书法篆刻成果展参展作品
古滇国铜鼓及鼓形贮贝器平面图纹研究
2024年
古滇国铜鼓及鼓形贮贝器上的奇巧造型以及器物上丰富多彩的图纹装饰,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古代滇国青铜文化与艺术。从文化价值上来看,其中蕴含古滇国人民的政治、经济、生产、军事、习俗等诸多方面。从艺术价值上来看,这些刻范铸花工艺,经过阴文细线刻花,进而在器物表面呈现出长卷式,且具有故事情节的画面。因此对青铜器图纹艺术形式的研究,对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美术史、美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关系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对这些图案纹饰进行分析和梳理,并且列举丁衍庸与来楚生对少数民族美术“印外求印”的作品,认为少数民族美术给当代的图形印创作取法素材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是其应用价值之所在。
王梦笔
关键词:古滇国文化意蕴
李阳冰《上采访李大夫论古篆书》蠡论
2023年
李阳冰是盛中唐时期的篆书名家,其书法思想主要集中在《上采访李大夫论古篆书》一文中。盛中唐时期的书论主要体现儒、道思想的结合,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影响巨大。另外,《上采访李大夫论古篆书》全文使用“形象喻知法”的批评方法,推崇“意象论”,体现出李阳冰的书学观及其崇尚自然的道家思想,其是唐代“意象论”思想的代表之一。
王梦笔
关键词:书学观
小篆与当代书法展览
2015年
我的论文《小篆在当代书法展览中的弱势境遇探析》,针对当代书法展览中书法创作现象和存在问题而展开讨论。文章以二○一三年中国书协举办的十三个展览中小篆作品的获奖和入展量的数据为依据,以事实和文献为依托,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王梦笔
关键词:书法展览小篆
近百年河南隶书艺术发展史研究
2016年
从书体创作角度而言,隶书创作应该说是当代河南书法的最强项。在梳理河南隶书艺术文化和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河南隶书书家创作的地域性特征,并导致了"书家群"现象的出现。系统的对近百年来河南隶书发展史中的文化现象和隶书书家群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王梦笔
关键词:近现代
明代憨山德清《行书书法钩玄册》略论
2020年
憨山德清《行书书法钩玄册》,其书法风格融晋、宋书风于一炉,是其晚年书法力作。是册书写内容亦是其一篇书法论文,可供补充今人辑佚之不足。全文多使用"形象喻知法"来进行书法批评。文中很少言及书法技法内容,这与明代书法论文撰写的市俗化倾向有直接关系。
王梦笔
关键词:憨山德清
1895-1949年印学文论中的印章美学观例说
2022年
根据艺术理论发展规律来分析1895—1949年的印学理论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的印学理论是总结时期,是印学理论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同时,也预示着一个新阶段的到来,即当代印学理论的繁荣。对这一时期印学理论批评模式乃至中国传统印学理论批评模式进行总结、归纳,是一项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工作,其可以揭示出特定时期主流文化思潮对篆刻艺术发展和艺术风格走势的影响。
王梦笔
关键词:审美观
米芾《书评》研究三题
2019年
在米芾所有的书学理论著作中,只有《书评》是以"形象喻知法"来进行书法批评。《书评》中的言辞与批评方法又与他书法批评观的"入人"思想似乎前后矛盾?那么米芾为何要模仿袁昂的《古今书评》写这篇《书评》?通过对《书评》的考释与剖析,揭示出米芾内心深处真正意义上的"倡晋尊古"的书法审美观,这也是他撰写《书评》并用"形象喻知法"来进行书法批评的直接原因。
王梦笔
关键词:米芾书学思想
赵之谦篆刻及其印学思想被引量:1
2015年
一生精通诗、书、画、印的艺术家赵之谦,字益甫、 叔,别号悲盦、无闷,自署二金蝶堂、苦兼室。赵之谦的篆刻,早期师法浙派,后又转学巴慰祖。
王梦笔
关键词:赵之谦篆刻艺术家
汉代美术教育与书法教育比较研究
2012年
汉代,绘画和书法产生了书画分立的大趋势,影响了汉代美术教育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使汉代美术教育对绘画本身技法教育的要求更为明确,使绘画成为美术教育的中心内容,也进一步明确了画工的身份,这样以纯绘画艺术教育为主的美术教育在汉代已基本形成。
王梦笔
关键词:汉代美术教育书法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