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注氮
  • 2篇注氮防灭火
  • 2篇防灭火
  • 1篇弹性力
  • 1篇弹性力学
  • 1篇动力计算
  • 1篇岩层
  • 1篇载荷研究
  • 1篇上覆岩层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钻孔
  • 1篇空区
  • 1篇工作面
  • 1篇管路
  • 1篇管路压力
  • 1篇覆岩
  • 1篇覆岩层
  • 1篇采空
  • 1篇采空区
  • 1篇采空区上覆岩...

机构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篇王文海
  • 3篇朱红青
  • 2篇潘凤龙
  • 2篇李峰
  • 1篇孙基隆
  • 1篇张悦
  • 1篇张民波
  • 1篇冯世梁

传媒

  • 2篇煤矿安全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羊东矿8463工作面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发育带的确定被引量:6
2013年
基于煤层采动矿山压力与围岩发展理论,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预测羊东矿8463工作面采空区上覆岩层发展规律,确定其主要裂隙发育带的区域,并通过现场钻孔瓦斯抽采量的考察,验证其合理性。结果表明:裂隙发育带范围为10~23 m,且在此区域单个钻孔瓦斯抽采纯量为0.6~0.8 m3/min,高于其它区域的瓦斯抽采量。
朱红青张民波潘凤龙王文海
关键词:上覆岩层数值模拟
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管路压力载荷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针对传统埋管注氮方式中采空区氮气分布不连续惰化效果差,管路资源浪费严重等重大缺陷,设计了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可使注氮点与采煤工作面保持同步移动,实现了采空区中氮气的连续性分布,并且能回收注氮管材。采空区注氮管表面所受压力载荷大小计算方法的研究是成功实现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的基础。根据弹性力学中解平面问题与结构力学中两端固支梁结构的相关原理,分别推导并提出了采空区注氮管表面压力载荷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采空区注氮管表面压力载荷的因素。结合林南仓矿现场数值模拟结果,计算出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注氮管表面的压力载荷。结果表明,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均是合理可行的。
朱红青李峰潘凤龙王文海孙基隆
关键词:注氮防灭火弹性力学
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的设计与惰化效果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注氮防灭火是预防采空区煤自燃,惰化火区的主要方法。传统的埋管注氮过程中注氮点在空间上存有间隔,N2在采空区未形成连续性分布,惰化效果差,注氮量大,而且注氮管不能回收,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基于采空区注氮管的抗剪切能力优于抗拉能力这一原理,具体设计了旋转牵引方式的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工艺,可使注氮点与采煤工作面保持同步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埋管注氮方式中存在的重大缺陷,实现了采空区中N2的连续性分布和注氮管材的回收。以塔山矿8104工作面为例,数值模拟并对比分析了非间隔式注氮与传统埋管注氮的惰化效果。结果表明:非间隔式注氮防灭火可有效减少采空区氧化带宽度,惰化效果明显。同时,基于卸荷拱原理与非开挖管道定向穿越技术中穿越管段回拖力的计算方法,得到非间隔式注氮防火工艺牵引动力计算公式。
朱红青李峰张悦王文海冯世梁
关键词:注氮防灭火动力计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