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病患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地平
  • 1篇电解质紊乱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疾患
  • 1篇血糖

机构

  • 8篇济南市第五人...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王尉
  • 3篇胡玉娟
  • 2篇孙萍
  • 2篇王浩
  • 1篇李霞
  • 1篇唐国骥
  • 1篇史杰
  • 1篇李明
  • 1篇庄萍
  • 1篇唐纯青
  • 1篇陈亭亭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2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内脏脂肪素、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2020年8月—2021年12月到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8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分别选择西格列汀和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血糖、脂质、胰岛素抵抗、常规体检指标、不良反应及不同病程T2DM患者接受利拉鲁肽治疗后BMI、血糖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脂质水平、胰岛素抵抗情况、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别为(6.23±0.39)mmol/L、(8.41±0.68)mmol/L、(6.11±1.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6、2.924、3.367,P<0.05);观察组胆固醇(TC)、脂肪素、血清瘦素(Lp)分别为(4.06±1.11)mmol/L、(39.24±9.58)ng/mL、(3.15±1.26)μ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4、3.004、3.082,P<0.05),两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H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为(9.23±3.58)IU/L、(2.48±1.0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0、4.381,P<0.05)。观察组体质量、BMI分别为(64.02±6.57)kg、(23.71±2.57)kg/m~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4、5.78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88,P>0.05);治疗24周后,病程≤5年患者的FPG、2 hPG、BMI分别为(6.33±0.25)mmol/L、(8.67±0.48)mmol/L、(23.21±1.89)kg/m~2,低于病程>5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2、2.576、2.301,P<0.05)。结论 利拉鲁肽对T2DM患者降低血糖的效果好,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内脏脂肪素和Lp水平,减轻体质量、BMI,且安全性高;糖尿病早期开始选用利拉鲁肽治疗,降糖,改善胰岛素功能的效果更为�
胡玉娟王尉徐延德
关键词: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瘦素胰岛素抵抗体质指数
达格列净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达格列净治疗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该院治疗的9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达格列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FPG、2 hPG、HbA1c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波动指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平均水平(MBG)、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GE、MBG、SDBG、LAGE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功能指数(HOMA-β)、葡萄糖输注率(GI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S、HOMA-IR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OMA-β、GIR指标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3%明显更低,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达格列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缓解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β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波动,并降低低血糖、水肿等发生率。
胡玉娟王尉徐延德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波动
拉西地平治疗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的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治疗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51 例,年龄38~67 岁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患者,拉西地平(司乐平)4mg/ 片.起始剂量4mg,1 次/ 日.每天早餐前服用,疗程为6 周.结果 总有效率96%,显效84%,有效12%,无效4%.结论 拉西地平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价格合理,不影响血脂、血糖、胰岛素代谢.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王尉庄萍李明王浩
关键词:拉西地平代谢综合征高血压
探讨老年人群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应用
2021年
观察研究老年人群对常见使用的西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治疗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所治疗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共计100例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资料回顾性分析的同时对药物的种类以及用药渠道并且结合老年患者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出临床合理使用的方式。结果:在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药物中抗菌药物与神经系统药物以及消化系统药物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高并且免疫系统与血压系统药物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较低;在用药渠道上实施静脉用药方式导致的患者出血不良反应概率高并且在所发生的不利反应症状中发生全身性损害有极高的可能性。 结论:老年人群由于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容易出现西药不良反应,需要实施合理的西药用药管理措施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度。
贾贻红王尉
关键词:老年人群合理用药
心电图在非心脏疾患时的临床价值
2006年
唐纯青史杰唐国骥王尉胡玉娟李霞
关键词:心电图心脏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ST段抬高电解质紊乱急诊医师
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的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定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100例。对照组不实施药物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给药时间、用药疗程、不合理使用率以及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给药时间、用药疗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与感染率(2.0%、1.0%)均低于对照组(9.0%、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提高给药时间的准确率、缩短用药疗程,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降低感染率。
孙萍王尉康峰丽
关键词:围术期抗菌药物药学干预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乌司他丁与奥曲肽的应用对比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乌司他丁与奥曲肽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25.16±7.24)ng/L、TNF-α(23.57±2.39)pg/ml、CRP(6.20±1.56)mg/L,均低于对照组的(33.12±8.04)ng/L、(36.72±2.61)pg/ml、(11.29±2.1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74.46±7.44)分、情感职能(78.41±9.46)分、精神状态(77.59±8.76)分、社会功能(74.91±8.52)分、总体健康(76.45±9.4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5.12±7.96)、(69.15±10.30)、(65.62±8.92)、(63.15±8.14)、(65.14±9.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与奥曲肽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中均具有一定效果,其中乌司他丁治疗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尉孙萍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乌司他丁奥曲肽炎症水平生活质量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对照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08年5月~2011年5月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5mg组(A组)、10mg组(B组)、20mg组(C组),均为晚餐后顿服。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C、LDL-C、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中膜厚度的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中膜厚度均明显减小(P<0.01);TC、TG、LDL-C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HDL-C明显增高(P<0.01)。但总体疗效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P<0.05或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调脂,抗感染以及抗动脉硬化作用,其疗效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本研究3种剂量治疗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值得认可。
王尉王浩陈亭亭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