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荣

作品数:43 被引量:654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会议论文
  • 20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降水
  • 10篇廓线
  • 10篇雷达
  • 10篇风廓线
  • 9篇强对流
  • 8篇暴雨
  • 7篇强对流天气
  • 7篇强降水
  • 5篇自动站
  • 5篇风廓线雷达
  • 4篇地形
  • 4篇多普勒
  • 4篇云图
  • 4篇中尺度
  • 4篇中尺度数值
  • 4篇中尺度数值模...
  • 4篇实况
  • 4篇探空
  • 4篇气象
  • 4篇飑线

机构

  • 43篇北京市气象局
  • 6篇中国气象局
  • 4篇中国气象局北...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民航华北空管...
  • 1篇安徽四创电子...
  • 1篇北京华风气象...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3篇王国荣
  • 19篇王令
  • 10篇雷蕾
  • 9篇卞素芬
  • 8篇丁青兰
  • 8篇孙继松
  • 8篇翟亮
  • 8篇郭锐
  • 7篇郭金兰
  • 6篇时少英
  • 6篇段丽
  • 5篇焦热光
  • 5篇耿建军
  • 4篇张琳娜
  • 3篇李靖
  • 3篇蔡晓云
  • 3篇吴庆梅
  • 3篇郭虎
  • 3篇杨波
  • 3篇何娜

传媒

  • 9篇气象
  • 2篇气象科技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暴雨灾害
  • 2篇第29届中国...
  • 2篇2010年全...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气象学报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2012年全...
  • 1篇第26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城市化和低空风对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可能影响
利用北京地区18 个人工观测站逐小时的降水和温度观测资料以及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探空风观测,对2006~2010 年连续5 年6 月~9 月的降水事件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研究北京地区地形和城市对降水空间分布的可能影...
时少英孙继松王国荣
关键词:热岛效应地形降水低空风
文献传递
2011年6月23日北京暴雨多种探测资料的分析
利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和地面自动站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2011年6月23日北京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云系进行分析,表明(1)此次降水是蒙古低涡南下,在冷暖空气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对流性降水,强降水持续时间为1-2...
王令卞素芬王国荣
关键词:暴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
文献传递
一次降水过程的短时预报
由于降水的原因,原定于2009年9月5日晚间的国庆60周年彩排向后平移24 h进行。在预报北京地区有连阴雨的天气背景下,利用风云-2C、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地面自动站、垂直风廓线、微波辐射计等多种高时空分辨率探测资料,结合...
郭虎王令时少英郭金兰王国荣
关键词:降水气象服务
北京地区夏季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92
2013年
利用北京地区2006--2010年187个观测站的逐5min观测资料,对北京地区夏季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空间上,北京地区的短时强降水主要分布在山前及山前的平原地区。靠近城区的西山山前以及城区是一个短时强降水的高发区(高发区A),怀柔、昌平和顺义交界的山前地区到密云水库一带是另一个短时强降水的高发区(高发区B)。此外,位于平谷境内的山前地区也是一个短时强降水的易发区(高发区c)。时间上,短时强降水过程主要发生在午后到前半夜,维持时间主要集中在20—35min,过程总降水量集中在20-30mm。三个高发区比较而言,高发区B由于兼具地形和水源两大有利因素,一方面更容易出现持续时间更短(约20min左右)的短时强降水过程,另一方面又有利于长持续短时强降水(约50min)的形成。总体上,该高发区内的短时强降水过程也具有更大的过程累积雨量。
王国荣王令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短时强降水持续时间
北京地形和热岛效应对一次β中尺度暴雨的作用被引量:32
2012年
针对2010年7月9日北京地区一次典型的β中尺度暴雨过程,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风廓线雷达数据以及VDRAS(Variational Doppler Radar Analysis System)提供的精细化分析资料,研究了本次过程中地形、热岛效应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对暴雨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形的抬升作用对暴雨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降水过程中有地形雨带的生成;降水前城区热岛效应明显,由此造成的风场垂直切变和边界层辐合为β中尺度系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和加强条件,边界层辐合线的位置对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降水在西部山前城区发生后低层偏东风与降水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正反馈,是β中尺度暴雨得以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吴庆梅杨波王国荣何娜
关键词:地形城市热岛正反馈
风廓线雷达在强降水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本文在风廓线雷达观测风场的基础上发展了低空风切变指数、高低空急流指数和温度平流三种产品算法,并将其用于两次强降水过程的监测预警研究。通过分析强降水发生前后风廓线雷达二次产品的变化得出:低空风切变指数在降水开始和结束时均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低空急流指数一般在降水前3~4个小时开始增强,降水减弱时则大幅减小;高空急流指数在降水前2个小时左右会出现小幅的波动;此外,高低层冷暖平流强度和厚度的变化与降水过程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吴蕾董丽萍王令王国荣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风切变急流温度平流强降水
台风双眼墙结构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WRF数值模拟了2005年大西洋飓风Wilma双眼墙结构的形成及其取代过程,结果表明:(1)双眼墙形成后,外眼墙会逐渐加强内缩,并最终取代内眼墙,最大垂直速度和切向风速的最大径向梯度位于最大切向速度的内侧是台风加强过程中...
李宁王国荣
关键词:EYEWALLEYEWALLREPLACEMENTPVANOMALY
基于对象诊断的空间检验方法(MODE)被引量:22
2014年
基于对象诊断的空间检验方法 MODE(Method for Object-Based Diagnostic Evaluation),通过在空间场中识别对象,计算对象的相似度,并最终形成两个场的综合相似度来实现对两个空间场的检验。相对于传统的点对点的检验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空间位置、形状、面积等多种因素,并通过符合主观判断的模糊逻辑算法计算相似度,克服了数值预报传统检验方法对于空间位置的过度依赖以及TS评分中的"双重惩罚"等不足。个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王国荣陈敏由凤春郭锐
关键词:MODE
2007年8月1日14时到8月2日06时北京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分析
本文分析了2007年8月1日北京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天气环流背景,局地不稳定触发条件,并利用北京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产品和基本速度产品详细分析了整个对流过程的初生、发展、消亡阶段,分析得出:东北冷涡与低槽的...
耿建军王令蔡晓云卞素芬丁青兰焦热光翟亮雷蕾王国荣
关键词:强对流飑线
文献传递
地面加密自动观测资料对北京地区一次飑线过程的分析
利用北京地区S波段Doppler雷达和地面5分钟加密自动站资料对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典型飑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飑线影响时自动站上气象要素出现风向突变、风速骤增、温度下降、气压陡升等突变;(2)地面涡度与降水和...
王国荣
关键词:飑线过程水汽通量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