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双苗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肝靶向
  • 2篇靶向
  • 1篇毒性
  • 1篇阳离子脂质体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评价
  • 1篇脂质体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 1篇释药
  • 1篇树枝状聚合物
  • 1篇损伤脊髓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泗县人民医院

作者

  • 5篇王双苗
  • 3篇周兰兰
  • 2篇庞明群
  • 2篇胡才彪
  • 1篇金义光
  • 1篇杜丽娜
  • 1篇魏倪良
  • 1篇颜海燕
  • 1篇杨江勇
  • 1篇苏宇
  • 1篇金辉

传媒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鸡矢藤环烯醚萜苷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口服鸡矢藤环烯醚萜苷(IGPS)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停药后恢复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IGPS分别按280、700、1750mg/kg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2周,分别相当于推荐人临床拟用剂量的40、100、250倍。观察给药期间及停药后2周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IGPS连续灌胃给药12周,除高剂量组红细胞数量有一过性短暂升高外,余各剂量组的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及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形态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停药2周后,各项检查均正常。结论IGPS长期大量口服,对大鼠无明显损害。
庞明群王双苗颜海燕胡才彪金辉周兰兰
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传递载体的研究进展
基因治疗对于纠正基因缺陷及治疗后天获得性疾病意义重大,将会引起此类疾病治疗的革命性变革。在此领域中,将目的基因递送到靶细胞或组织的优良载体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基因载体存在体内转染效率低、成本高的...
王双苗
关键词:阳离子脂质体评价指标肝靶向
文献传递
载氟尿嘧啶pH敏感树枝状聚合物纳米载体的体外释药及对人肝癌细胞药效学评价
2011年
目的考察pH值对氟尿嘧啶(5-FU)从pH敏感树枝状聚合物纳米载体(mPEG-pDEA-PAMAM,PDP)中释放的影响,以及该载体制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方法用HPLC分析方法测定释放介质中5-FU浓度,考察不同pH值条件下5-FU从PDP释放的特征。用不同pH值培养基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建立模拟体内肿瘤组织微环境的细胞模型,MTT法研究PDP制剂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及细胞毒性。结果 PDP在弱酸性环境(pH 6.5)中迅速释放5-FU,而在中性环境(pH 7.4)中释放很缓慢。在pH 6.5条件下,5-FU-PDP与5-FU水溶液同样对HepG2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单用PDP没有明显细胞毒性。结论 5-FU-PDP纳米制剂具有明显pH值敏感释药的特点,能在肿瘤弱酸性环境下快速释药并发挥药效,可能成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靶向载体。
王双苗杨江勇杜丽娜金义光周兰兰
关键词:树枝状聚合物PH敏感氟尿嘧啶HEPG2细胞
NO供体硝普纳损伤脊髓背根神经元模型的建立
2010年
目的在乳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原代纯化培养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硝普钠(SNP)制备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损伤模型。方法取乳鼠背根神经节,加入5-氟-2'-脱氧尿苷(5-FUDR)以纯化细胞,MEM-F12培养基培养,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元。神经元培养至第八天分别加入不同浓度SNP(500,50,5μmol·L-1)制备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损伤模型,用台盼蓝染色进行细胞计数,MTT法测定培养神经元活力。结果培养的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生长状态正常,纯化培养纯度高于90%,可存活两周以上。培养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加入SNP作用后,随着浓度增加,神经元死亡率逐渐升高。结论采用SNP制备的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损伤模型稳定、可靠,可以作为相关实验研究的理想的体外实验模型。
胡才彪庞明群魏倪良王双苗苏宇周兰兰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硝普钠
新型基因传递系统
基因治疗对于纠正基因缺陷及治疗后天获得性疾病意义重大,将会引起此类疾病治疗的革命性变革。在此领域中,将目的基因递送到靶细胞或组织的优良载体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基因载体存在体内转染效率低、成本高的...
王双苗
关键词:LANGMUIRSIRNA肝靶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