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 作品数:216 被引量:605H指数:1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 度普利尤单抗用于6~17岁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单中心、前瞻性、开放性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观察Dupilumab(度普利尤单抗)治疗6~17岁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研究,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17岁中重度AD患者,基线体重≥15~<60 kg度普利尤单抗首剂600 mg皮下注射,之后300 mg每4周一次;体重≥60 kg首剂600 mg皮下注射,之后300 mg每2周一次。评价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SCORAD)、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研究者整体评估(investigator global assessment,IGA)、瘙痒/睡眠NRS(数字评分量表)及实验室指标。结果共纳入完成16周治疗的中重度AD患者52例,平均年龄(9.9±2.8)岁;与基线相比,第16周治疗后SCORAD、EASI、IGA、瘙痒及睡眠NRS评分较基线明显下降(52.8±15.3 vs.18.3±6.6,22.7±9.9 vs.6.0±5.6,3.9±0.6 vs.1.9±0.8,6.9±2.1 vs.1.7±1.8,5.1±2.7 vs.1.0±1.5,P<0.001)。达到EASI-75的患者比例71.2%,其中躯干皮损改善明显优于头颈部和四肢;血清总IgE水平较基线明显下降(1170 IU/mL vs.425 IU/mL,P<0.001)。女性达到EASI-75的概率是男性的11.2倍(95%CI:1.3~97.3,P=0.028)。治疗期间15例(28.8%)报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以结膜炎(11.5%)、注射部位反应(9.6%)最常见,均未导致停药。结论度普利尤单抗治疗6~17岁中重度AD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李洁阎诗王华罗晓燕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
- 口服普奈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59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口服普奈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婴儿血管瘤59例,采用普奈洛尔2mg/kg.d,分2次口服,治疗开始前3天每天监测血压和心率,每月来医院随访照相并进行血管瘤严重程度视觉评分以评估疗效,同时常规体检包括血压、心率、血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59例婴儿血管瘤中男21例,女38例,平均年龄5.08月。其中草莓状血管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8例,混合型血管瘤47例。病变位于四肢10例,躯干7例,头颈32例,其中口鼻周8例,眼周1例,溃疡型2例。大多数病例于服药48小时后皮损颜色变暗、皮温降低,随后瘤体开始逐渐缩小。治疗4周、8周时严重程度评分已降至5分、4分,表示瘤体平均消退达到50%、60%。普奈洛尔对草莓状、海绵状及混合型血管瘤的疗效无显著差异。此外,不同性别、起始治疗月龄、不同部位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O.05)。生长于眼周、口鼻周及溃疡型的血管瘤同样对普奈洛尔治疗有效。治疗中未发现有症状的低血压、低血糖,1例发生腹泻,11例患儿出现睡眠改变,其中9例表现为夜惊,2例表现为睡眠增加。结论:2mg/kg.d普奈洛尔口服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可望成为血管瘤的一线治疗新方法。
- 罗晓燕甘立强倪思利王华
-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
- 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组表皮剥脱毒素A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 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ET)是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病原物质,为了进一步研究表皮剥...
- 肖异珠王华李咏梅欧阳莹罗晓燕谭琦向娟
- 超声诊疗探头和超声诊疗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诊疗探头和超声诊疗装置,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通过在现有的超声显像设备基础上,通过增加控制器、模式切换模块和治疗模式驱动模块等部件,来实现对超声显像设备的多元利用,即可以通过超声显像设备来获取显像进行诊断...
- 贺雪梅熊欣张勇杨海涛贺强王华沈勇赵纯亮邹建中
- 文献传递
- 特应性皮炎的合并症及相关的综合征
- 2016年
-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不仅局限于皮肤的炎症性疾病。除皮肤损害外,患者常合并哮喘、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其皮肤对细菌和病毒的易感性增加,一些免疫缺陷综合征常伴有特应性皮炎表现。近年还发现,特应性皮炎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行为异常密切相关,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进一步阐明特应性皮炎与躯体或精神障碍合并症之间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可能会增加临床医师对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理解,并有助于研发靶向干预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或预防措施。
- 王华罗晓燕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合并症哮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皮肤屏障
- 高频皮肤超声在鲜红斑痣患儿疗效评估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频皮肤超声技术用于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s,PWS)患儿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疗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鲜红斑痣,头面部存在皮损病灶并接受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患儿30例。所有患儿在接受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前、后均采用高频皮肤超声(丹麦高特司科技公司Derma Lab Combo皮肤生理检测仪)对皮损部位的皮肤厚度、密度值进行测量,并在治疗前,运用相同的方法测量皮损对侧正常皮肤的厚度及密度值。在患儿接受一个疗程(5次治疗)的治疗后,首先应用传统方法即治疗前、后单反数码照片评估皮损面积、颜色消退率,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组。然后对四组治疗前、后皮损和对侧正常皮肤高频超声测量的厚度、密度进行分析。结果各组皮损与对侧正常皮肤厚度、密度比较无差异(p>0.05)。各组间治疗前皮损厚度、密度比较,痊愈组、显效组较有效组、无效组厚度薄,密度高。痊愈组、显效组分别与有效组,无效组皮损厚度、密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WS皮损治疗后,痊愈组、显效组、有效组皮损厚度、密度与治疗前比较,皮肤厚度均变薄,密度均增高。痊愈组,显效组,有效组各组皮损厚度、密度治疗前、后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皮肤厚度及密度改变均不明显,治疗前后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技术能对正常皮肤、PWS病变皮肤进行皮肤厚度和密度精确测量,通过高频超声对PWS病变治疗前后皮肤厚度和密度精确测量可以作为鲜红斑痣患儿术前疗效预判、术后临床疗效评估的重要客观评价参考。
- 甘立强王华倪思利谭春花谭琦任发亮罗晓燕
- 关键词:高频超声儿童鲜红斑痣疗效评估
- 儿童高IgE综合征临床表型与突变基因相关性研究
- 高IgE综合征(Hyper-IgE syndrome,HIES)是一种复杂而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主要表现为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血清IgE和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高。根据遗传方式、临床表现和分子机制不同分为:1....
- 罗晓燕王华肖异珠谭琦欧阳莹李咏梅向娟
- 儿童反向性银屑病并发脓疱性银屑病1例
- 2018年
- 在反向性银屑痫基础上并发脓疱性银屑病的患者较少,现报告1例儿逢反向性银屑病,可疑由刺激性药物诱发了局部脓疱性银屑病。
- 任发亮王华向娟谭春花欧阳莹谢运琴谭琦
- 关键词:银屑病脓疱性银屑病
- 儿童斑秃与Th1/Th2型细胞因子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以及Th1型细胞功能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方法:对45例斑秃患儿按其严重程度分为局限性斑秃(Localizef alopecia areat apatients,LAA)活动期组35例,全秃(Alopecia totalis patients,AT)及普秃(Alopecia universalis patients,AU)为一组10例,并以25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治疗前后3个月血清中IFN-γ、IL-12及IL-4、IL-10水平。结果:①斑秃患儿存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紊乱,表现为血清中IFN-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儿童,且AT/AU组明显高于LAA组;IL-12水平在LAA组与正常组儿童无显著差别,但AT/AU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在LAA组及AT/AU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②BCG-PSN治疗后可使斑秃患儿血清中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时IL-12水平在LAA组较治疗前也明显下降,但AT/AU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别。而IL-4、IL-10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③血清中IFN-γ与IL-12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结论:①斑秃的发病与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有关,表现为Th1型细胞反应亢进,其中可能主要与IFN-γ、IL-12水平有关。②血清IFN-γ、IL-12水平高低可以作为提示斑秃病情严重性的指标。
- 欧阳莹王华蒋利萍王莉佳
- 关键词:斑秃TH1/TH2IFN-ΓIL-12
- 非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的诊断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分为A类反应和B类反应。A类反应是剂量依赖且可预测的,包括,药物过量和不良反应等,占药物不良反应的70%-80%。B类反应是非剂量依赖且不可预测,包括,特应反应和药物超敏反应(DHR)。其中,DHR是由变态反应机制介导的药物不良反应,占药物不良反应的15%。
- 孙晨王华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超敏反应速发型药物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