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利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296H指数:1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城市
  • 3篇城市群
  • 3篇城镇化
  • 2篇调查数据
  • 2篇生态敏感性
  • 2篇农区
  • 2篇问卷调查数据
  • 2篇城镇化进程
  • 2篇传统农区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化
  • 1篇地城
  • 1篇动力机制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意愿
  • 1篇意愿分析
  • 1篇引力模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人口
  • 1篇山地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 8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城市规划...
  • 2篇河南省城乡规...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国家发展和改...

作者

  • 11篇王利伟
  • 6篇冯长春
  • 2篇许顺才
  • 1篇陈可石
  • 1篇赵明
  • 1篇谭纵波
  • 1篇周麟
  • 1篇李琳
  • 1篇马尧天
  • 1篇金珊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规划师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河南科学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群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提出构建以"郑州—西安"双核心引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群."郑州—西安"双核引领的城市群建设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具备较为完备的现实基础,但也存在功能联系薄弱、发展模式模糊的问题.新时期,以郑州、西安为龙头,以洛阳、巩义、三门峡、渭南为节点,争取国家宏观层面协调,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推进郑州—西安陆桥通道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经济带的隆起带动区,对于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完善我国区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李俊鹏王利伟王振涛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双中心
生态敏感区村庄布局规划方法--以潍坊峡山水源保护地为例被引量:14
2015年
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环境压力也日渐突出。而对位于生态敏感区的村庄来说,如何协调地区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结合潍坊市峡山水源保护地的村庄布局规划,针对在村庄布局中对生态环境要素重视不够、方法欠缺的问题,从村庄发展潜力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这两个维度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引力模型等数据计量方法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生态敏感地区的村庄布局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探索,以期在区域层面寻求村庄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迁并决策与建设策略相契合的生态敏感区村庄布局方式。
李琳冯长春王利伟
关键词:生态敏感区生态敏感性引力模型
资源型城市发展演化路径及转型调控机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被引量:13
2013年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困扰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深入剖析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路径,根据其演化规律,提出针对性的转型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3个发展阶段:勘探兴起期、鼎盛繁荣期、枯竭转型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维方法,揭示了资源型城市的演化呈现出多个正负反馈机制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梳理了不同演化阶段的表征。总体来看,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体制痼疾、路径依赖和外部不经济三大困境,亟需综合性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策略进行规划引导响应。
王利伟冯长春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我国城市群低碳化布局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7年
推进城市群布局低碳化是我国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空间、交通、产业、生态四个维度提出低碳城市群的基本特征,根据城市群碳排放测算结果,分析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群低碳排放能力与发育水平、紧凑度呈正相关关系,空间紧凑度、交通紧凑度、产业紧凑度对城市群碳排放能力的影响依次递减,城市群碳排放能力随着紧凑度的提升出现下降趋势。建议构建"多中心组团式、非均衡紧凑化"的城市群空间形态,从交通供给与需求"双向发力"推动城市群低碳交通体系建设,以"大集群、小族群"思路建立城市群低碳产业布局体系、营造"楔环结合、廊带成网"的城市群低碳生态空间格局,推进城市群空间布局低碳化。
王利伟王利伟马尧天
关键词:城市群影响因素
山地区域土地生态红线划定方法与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为例被引量:59
2016年
无序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发生态问题的重要因素。合理划定土地生态红线,可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山地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水系密布,土地利用破碎化,作为重要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区域,是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关键地区。本文以山地区域村镇为例,运用GIS平台,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生态进行综合评价,据此划定刚性和弹性的土地生态红线。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包括坡度、植被覆盖度、水体、土壤类型和降水侵蚀力等5个指标;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指标包括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美学景观9个指标。义和镇的刚性生态红线内所包含的刚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43.90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44.34%。弹性生态红线包含的弹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29.18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29.47%。义和镇的生态红线范围主要包含东北部山地区域和南部水系丰富地区,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较高,同时也有较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因此生态红线的划定对于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具有指引作用,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并可为构建生态文明安全格局提供科学支持。
丁雨賝冯长春王利伟
关键词:生态敏感性生态服务价值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村民城镇迁居意愿分析——基于河南周口问卷调查数据被引量:15
2014年
城乡人口流动理论是国内外城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视角日趋多元化。以往研究多集中在人口区域流动和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等问题,侧重以城市为切入点,鲜有从农村居民视角出发研究其城镇化迁居意愿和感知的相关研究。从农村居民视角出发,选择传统农区河南省周口市为案例地,选取来自17个村庄的514个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计量经济模型,以农村居民属性特征和城镇综合环境评价为切入点,分析农村居民城镇迁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40岁以下、高中/中专/技校的教育程度、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的农村居民群体城镇迁居意愿强烈,农村居民对城镇的教育质量、消费服务和就业机会的满意度评价显著影响其城镇迁移意愿,而对城镇的医疗水平、市容市貌等满意度评价对其城镇迁居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王利伟冯长春许顺才
关键词:LOGIT模型
基于空间句法的旧城中心区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为例被引量:13
2015年
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对汕头市旧城中心区——小公园开埠区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嵌入式改造改变了该地区的社会生活本质,先后形成了自发式生长、现代城市规划引导、通勤网络塑造的发展脉络。同时,开埠区在不同时期均保持良好的局部中心性,但与主要城市建成区之间的关系却随着城市扩张而显著减弱。最后,将小公园开埠区的空间形态演变归纳为街巷、嵌套结构与区位三个层次,为其他城市旧城中心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周麟金珊陈可石王利伟
关键词:空间形态演变空间句法旧城中心区
中国城镇化演进的系统逻辑——基于人地关系视角被引量:28
2014年
城镇化是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要素巨系统的复杂变迁过程,本文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提出了城镇化"人—地系统"模型,根据模型框架分析回顾了中国城镇化的演进逻辑机理。从城镇化"人—地系统"出发,指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系统面临土地城镇化路径依赖、人口不完全城镇化困境以及人口、产业、环境与土地非均衡城镇化的人地矛盾,最后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导向:由增量城镇化向存量城镇化转变、由土地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变、由刚性城镇化向弹性城镇化转变、由要素城镇化向功能城镇化转变。
王利伟赵明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规划历程探索与反思——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乡村发展具有异于城市发展的自身成长规律,难以直接套用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体系。当前乡村规划研究较为薄弱,虽然十八大以来,随着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乡村规划的研究逐渐增多,总体来看,乡村规划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对乡村规划历程的反思和检讨有助于深刻认识乡村规划的本质和意义,对于指导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采用历时态和共时态分析方法,系统回顾乡村规划的发展历程,反思乡村规划的得失,构建了面向新型城镇化的乡村规划技术导向准则,以期对新时期我国乡村规划提供研究支撑。
李俊鹏王利伟谭纵波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规划
传统农区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与规划响应——基于河南周口市问卷调查数据被引量:44
2014年
以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回流为主要特征的"双转移"是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背景下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市场机制下产业和劳动力的理性选择。在此背景下,以河南周口市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分析了传统农区外出劳动力空间流向和回流意愿,重点对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动力、行为选择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政府和制度层面提出回流地的规划响应。结果表明:①周口市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强烈,且有近期返乡的打算;②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动力呈现多元化,县城是除本村外回流劳动力居住和生活的重要空间选择;③就业机会、教育和医疗水平是外出劳动力回流最为关注的城镇吸引要素。最后,从地方政府和制度层面提出放权强县、促进"双转移"良性循环互动、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和推进土地户籍制度改革的规划响应措施。
王利伟冯长春许顺才
关键词:传统农区外出劳动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