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克杰

作品数:52 被引量:208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麻醉
  • 14篇综合征
  • 12篇严重急性
  • 12篇严重急性呼吸
  • 12篇严重急性呼吸...
  • 12篇呼吸综合征
  • 12篇急性呼吸
  • 12篇急性呼吸综合...
  • 12篇非典
  • 12篇非典型肺炎
  • 12篇肺炎
  • 12篇SARS
  • 12篇传染
  • 12篇传染性
  • 12篇传染性非典型
  • 12篇传染性非典型...
  • 10篇手术
  • 5篇血管
  • 5篇丙泊酚
  • 4篇血流

机构

  • 5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作者

  • 51篇王克杰
  • 20篇魏立民
  • 15篇薛纪秀
  • 11篇续大田
  • 11篇冯明
  • 11篇王育琴
  • 11篇尹建国
  • 11篇杨强
  • 11篇李坤成
  • 11篇李宗信
  • 11篇魏嘉平
  • 11篇韩玫
  • 11篇张建
  • 11篇张泰昌
  • 10篇徐玲
  • 10篇王力红
  • 10篇贾强
  • 10篇聂秀红
  • 10篇王立
  • 10篇刘佑琴

传媒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中国脑血管病...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4
  • 15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仿真人模拟危重症事件驱动程序结合微格教学在住院医师培训中的探索与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根据教育家GeorgeMiller的医学教育层次目标与能力进阶的思想,探索高仿真模拟人驱动程序结合微格教学在年轻住院医师培养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年以下麻醉住院医师20名,在模拟系统中编制8项急危重症救治程序,并用微格教学理念对其原则要领进行分解定格量化;经过测试-反馈-自我分析-教师指导-总结-再演练-再测试等培训,并收集培训住院医师对本培训项目的反馈表。结果接受培训的T组其各项测试成绩均明显高于未接受培训的N组(P〈0.05)。结论从培训结果及反馈表中可见,模拟微格教学的结合,可以使年轻住院医师不受时间和患者安危的限制,并且突出了学习的要领及关健点。因此此培训项目对拓宽年轻住院医师的教学方式、对临床思维与技能的提高、缩短适应临床工作能力的时间具有辅助作用。
王天龙薛纪秀刘清海王克杰魏立民
关键词:微格教学住院医师
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全麻诱导期中复合不同降压药的血压控制效果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时,采用不同降压药物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将4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3组,每组15例,分别为乌拉地尔+艾司洛尔组(A组)、尼卡地平+艾司洛尔组(B组)、对照组(C组)。均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后,A组给予乌拉地尔10 mg、艾司洛尔0.5 mg/kg,B组给予尼卡地平0.5 mg、艾司洛尔0.5 mg/kg,C组仅单纯使用全麻药(咪达唑仑、芬太尼、依托咪酯和维库溴铵诱导),不辅助任何血管活性药物。观察麻醉前血压,气管插管后1、3、10 min及气管插管拔管前、后的血压变化和心率变化。结果3组麻醉前入室时血压(收缩压)分别为A组(116±26)mmHg、B组(120±22)mmHg、C组(124±19)mmHg;气管插管后1 min,3组收缩压均有升高,分别为A组(126±29)mmHg、B组(122±19)mmHg、C组(145±18)mmHg;气管插管后3 min血压开始下降;气管插管后10min,3组收缩压均低于入室时收缩压,分别为A组(105±15)mmHg、B组(96±11)mmHg、C组(116±18)mmHg。气管插管后1 min血压上升幅度为C组>A组>B组(P<0.05);气管插管后10 min血压降低幅度为B组>A组>C组(P<0.05);拔管前和拔管后即刻血压、心率均明显升高,升高幅度为C组>A组>B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时,需调控血压,尤其在麻醉诱导期及气管插管前后。应用适量降压药可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尼卡地平+艾司洛尔比乌拉地尔+艾司洛尔降压效果更确切。
葛明非田肇隆刘清海徐娜魏立民王克杰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丙泊酚麻醉下静脉注射多巴胺对脑电监测指标及镇静评分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下静脉注射多巴胺对脑电监测指标[双频谱指数(BIS)、熵指数]及镇静评分(OAA/S)的影响。方法选择9例ASAⅠ-Ⅱ级全麻下手术患者,给予丙泊酚镇静麻醉,当OAA/S=2时,维持此时血浆/效应室浓度(Cp/Ce)不变,静脉单次注射多巴胺3~5mg,记录注射前1min、注射后第1~5min内BIS、熵指数[反应熵(RE)和状态熵(SE)]、OAA/S评分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 OAA/S=2时的Cp/Ce为1.71±0.42;静脉注射多巴胺后,5例BIS显著升高,4例BIS>70,增高值主要集中在第3、4min内;9例熵指数自第2min起呈上升趋势,6例与注射前比较明显增加,并且RE、SE差值增加;BIS及熵指数的增高迟于MAP的增高;5例OAA/S评分≥4。结论丙泊酚镇静麻醉下,OAA/S=2时静脉注射多巴胺可出现BIS、熵指数及镇静评分增加现象,具有唤醒作用;熵指数在反映多巴胺唤醒效应时更敏感。
薛纪秀徐国勋刘清海王克杰王天龙李冰杨利利
关键词:二异丙酚麻醉多巴胺双频谱指数镇静评分
41例老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2003年
为分析老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以提高治愈率。对我院2003年5月6日至6月27日收治的41例老年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非老年SARS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老年SARS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以中等度热为主,高热、畏寒、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SARS患者(P<0.05);老年SARS患者血淋巴细胞降低的发生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明显低于非老年SARS患者(P<0.05);老年SARS患者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非老年SARS患者(P<0.01);老年SARS患者肺部体征的阳性率高,肺部X线胸片表现双侧多发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多于非老年SARS患者(P<0.01);老年SARS患者治疗中并发精神障碍、二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多于非老年SARS患者,老年SARS患者并存基础病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SARS患者(P<0.01);病死率老年SARS患者为24.4%,显著的高于非老年SARS患者的5.5%(P<0.01)。提示我院收治的老年SARS患者临床以发热为首发症状,高热的发生率低,肺部表现以双侧多发病变多见,细胞免疫功能减低,临床分型重型和极重型比例高,并存基础病、并发症数量多,治疗复杂困难,病死率高。
冯明张建王香平王力红刘佑琴魏嘉平王育琴张泰昌贾强王立聂秀红杨强李宗信王克杰续大田李坤成尹建国韩玫徐玲丁秀娟
关键词:老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220例非典型肺炎治疗中的机械通气被引量:1
2004年
王克杰于克荣郎宇马挺于巍姚东旭刘清海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机械通气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细胞刀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麻醉管理被引量:1
2002年
巩凤英王克杰魏立民于巍马挺葛明非
关键词:帕金森病麻醉管理
电针干预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和曲池穴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7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电针双侧内关穴和曲池穴后开始麻醉诱导并经口明视气管插管。于入室平静10min、气管插管时、插管后1.5min和插管后5min测定并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结果:两组SP、DP和MAP在气管插管时均出现升高,电针组各项指标升高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均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电针组SP128.73±21.92mmHg,对照组达到了136.42±25.88mmHg,较电针组高7.69mmHg。对照组心率均值升高到95.88±19.32次/分,平均升高达20.00次/分,电针组平均升高11.20次/分,较对照组低8.80次/分,均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和曲池穴可以预防和对抗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具有良性调整作用。
时金华孙有谦高寅秋王克杰
关键词:电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应激反应
模拟驱动程序结合微格教学在住院医师培养中的探索与应用
目的:根据教育家George Miller的医学教育层次目标与能力进阶的思想,探索模拟驱动程序结合微格教学在年轻住院医师培养中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3年以下麻醉住院医师20名,在模拟系统中编制8项急危重症程序,...
薛纪秀刘清海王克杰魏立民张瑛
关键词:微格教学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医学教育
文献传递
丙泊酚和异氟醚麻醉对胰岛素抵抗及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异氟醚对胰岛素抵抗及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异氟醚组(I组)。于麻醉前、麻醉后2h及术后24h采静脉血测血糖(Glu)、胰岛素(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2 h P组Glu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Glu明显升高(P<0.01);术后24h两组患者的Glu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麻醉后2 h、术后24 h两组患者IN、IRI、TNF-α、IL-6明显升高(P<0.05或P<0.01),ISI明显下降(P<0.05或P<0.01)。麻醉后2hⅠ组ISI明显低于P组(P<0.05),IRI、TNFα-、IL-6明显高于P组(P<0.05)。结论丙泊酚及异氟醚均不能完全抑制应激反应及胰岛素抵抗,但与异氟醚相比,丙泊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应激反应和胰岛素抵抗。
薛纪秀范隆徐国勋陈宏王克杰魏立民
关键词:丙泊酚异氟醚胰岛素抵抗促炎细胞因子
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用于全身麻醉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比较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全麻诱导及维持的效果、麻醉恢复特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2 mg·kg^-1,麻醉维持:咪达唑仑0.15 mg·kg^-1·h;B组:麻醉诱导:丙泊酚1~2 mg·kg^-1,麻醉维持:丙泊酚2~4 mg·kg^-1·h;C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 mg·kg^-1和丙泊酚0.5 mg·kg^-1,麻醉维持:咪达唑仑0.1 mg·kg^-1·h^-1和丙泊酚1~2 mg·kg^-1·h^-1.各组病例均附加静注芬太尼1~3μg·kg^-1及同时吸入异氟醚1%~1.5%,并用适量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行机械通气.结果比较各组不同时相与麻醉前SBP、DBP、HR、SpO2的变化显示,C组SBP、DBP在插管后及拔管前后较麻醉前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毕到病人睁眼的苏醒时间,A组为(34.44±12.35)min,B组为(6.56±5.74)min,C组为(14.64±9.50)min,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1,P=0.000).苏醒期出现躁动者A组为20%(6/30),B组为30%(9/30),C组为16.67%(5/30).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联合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可以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使麻醉诱导及苏醒恢复期更加平稳,各种不良反应更趋缓和.
郑增旺王克杰
关键词:咪达唑仑丙泊酚全身麻醉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