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军
- 作品数:40 被引量:32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 泡沫油PVT性质实验被引量:15
- 2012年
- 泡沫油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存在气泡不断产生与破灭的过程,因此,其压力-体积-温度(PVT)测试方法与常规原油的PVT测试方法不同,属于非稳态测试。在不同的压力衰竭速度条件下,测试得到的泡沫油PVT物性差别较大,为了准确表征泡沫油在不同操作参数条件下的PVT性质、准确表征在实际油藏生产过程中的PVT特征,需要对泡沫油的PVT关键参数进行实验分析。笔者开展了委内瑞拉超重泡沫油PVT特性系列实验,揭示了泡沫油开采"拟泡点"特性,总结出了一套泡沫油PVT参数的非常规测试方法,实现了泡沫油在非稳态条件下的PVT物性参数的精确测量,并描述了其影响因素。
- 王伯军吴永彬蒋有伟梁金中张霞林李松林
- 关键词:泡沫油PVT
- 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整体压裂改造技术研究
- 本文基于复杂地应力场情况下,对低渗复杂断块油田不规则井网,以及在不规则井网条件下的整体压裂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较系统、完善的低渗复杂断块油藏不规则整体压裂优化设计方法.
- 张士诚甘云雁王伯军
- 关键词:地应力场数学模型
- 文献传递
- 均匀载荷下高密射孔参数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套管射孔后破坏了管体的一致性,其抗挤强度有一定的降低。射孔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对N80钢级的高密射孔套管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弹塑性力学理论,借助有限元软件,对高密射孔套管的抗挤强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孔密、孔径及相位对其抗挤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射孔套管的抗挤强度在相位一定时随孔径、孔密的增加而降低;在孔密、孔径一定的条件下,相位对其影响较大且不是单调函数。该结果为优化射孔设计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法。
- 王伯军温玉焕
- 关键词:均匀载荷套管射孔射孔参数抗压强度弹塑性
- 非均匀载荷对割缝管抗挤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6年
- 文章在建立非均匀外载模型的基础上,对结构为N80钢级割缝管的抗挤强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弹塑性力学理论,借助有限元软件,分析计算了非均匀外挤载荷作用下割缝管的抗挤强度。分析了不同模型在相同不均匀系数、同一模型在不同的不均匀系数的情况下对等效抗挤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管体抗非均匀载荷的能力远远低于抗均匀载荷的能力,非均匀载荷作用下不均匀系数是影响强度的关键因素。其结果有利于指导在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割缝的设计,对分析套管变形损坏的机理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对套损预防提出有效的建议。
- 王伯军张士诚张劲
- 关键词:非均匀载荷割缝管抗挤强度弹塑性有限元
- 热重分析仪求取稠油高温氧化动力学参数被引量:44
- 2013年
- 采用火烧油层技术开发稠油时,高温氧化反应是火烧前缘的主要反应类型和能量源。采用热重法对稠油高温氧化过程进行研究,评价了样品制备方法(纯油样或混合SiO2)和动力学参数求取方法(Coats-Redfern积分法、ABSW微分法和FWO等转化率法)对动力学参数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样混合SiO2后,颗粒间的孔隙可以为氧气扩散提供通道,使样品均匀反应,实现有效动力学实验,克服了纯油样不易均匀燃烧的问题;通过热重曲线求取稠油高温氧化动力学参数时,单一扫描速率法(CoatsRedfern积分法和ABSW微分法)拟合动力学数据存在一定偏差,而FWO等转化率法避免了因简化和假设机理函数所带来的误差,可用于油焦燃烧本征动力学研究,为火烧油层开发稠油、超稠油和特稠油提供准确动力学参数。
- 唐君实关文龙梁金中江航王伯军
- 关键词:火烧油层稠油高温氧化动力学参数热重
- 基于地应力场的井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16
- 2007年
- 在调研国内外特低渗透油田井网部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现有井网开发实际,分析影响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设计不同井网系统参数与人工裂缝参数的组合方案,使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各种不同裂缝组系(在有利扫油方位)与井网的组合关系所预测的单井产量、含水、采出程度,以及所预测的投资回收期等进行综合衡量,获得井排距与水力裂缝缝长、导流能力等匹配的最佳方案。压裂、注水、采油整体优化方法在大庆肇源油田源121区块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王伯军张士诚李莉
- 关键词:矩形井网特低渗透PEBI网格
- 均匀载荷作用下高密射孔参数对套管应力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套管射孔后应力重新分布,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对管体的破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文章对结构为N80钢级的高密射孔管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力学模型,根据弹塑性力学理论,借助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孔径、孔密及相位角的射孔套管在一定外压情况下沿不同路径的应力系数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给出了不同参数下沿不同路径的应力分布情况。其结果为高密射孔管的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优化方案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法。
- 王伯军张士诚张劲韩令春张力木
- 关键词:均匀载荷应力系数弹塑性有限元射孔参数
- “双碳”目标背景下的稠油开发对策被引量:28
- 2023年
- 中国稠油资源量较为丰富,目前中国国内稠油的开发方式以蒸汽吞吐、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和火驱等热采方式为主。通过梳理中国稠油4种热采技术现状认为:占稠油产量规模50%以上的蒸汽吞吐方式普遍进入开发中、后期,亟需转换开发方式;蒸汽驱、SAGD和火驱技术近年来取得显著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升级。通过测算稠油不同开发方式下的吨油碳排放量结果显示,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以“高能耗、高碳排”为主要特征的稠油热采技术面临着“提质增效和节能减排”双重挑战;通过分析中国国内主产区稠油的主要特点及其下游产业链、价值链认为,中国国内环烷基稠油更多地体现了其化工原料属性,其中间产品在下游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在“十四五”(2021—2025年)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中国国内稠油产量稳定十分必要。为贯彻国家及油公司的“双碳”目标、应对双重挑战,给出了今后稠油开发的对策建议。在政策层面,建议推动稠油加工产业升级,加大稠油产品开发力度,并适当调整稠油定价机制,以使其更多体现稠油的化工原料属性。在技术层面的对策包括:持续改进现有的热采方式,并优化调整各种热采方式的产量构成;有针对性地研发有限热采技术和低碳蒸汽发生技术;大力研发稠油聚合物驱、促乳化水驱等稠油高效冷采技术等。
- 关文龙蒋有伟郭二鹏王伯军
- 关键词: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火烧油层稠油冷采
- 水平井火驱辅助重力泄油燃烧前缘展布与调控被引量:20
- 2012年
- 通过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水平井火驱辅助重力泄油过程中不同阶段燃烧前缘和结焦带的展布规律,并分析各阶段燃烧前缘稳定推进机理及影响因素。燃烧前缘的扩展可分为点火启动、径向扩展和向前推进3个阶段。点火启动阶段,油层上部最先实现点火,点火温度、点火时间和注气速率是该阶段的关键操作参数。径向扩展阶段,燃烧前缘呈"漏斗状"继续向四周和下部扩展,此时调控的关键在于注气速率与燃烧前缘的面积相匹配。燃烧前缘推进到水平井趾端射孔段后,以一定的倾角朝水平井跟部方向推进,超覆式燃烧和结焦带对水平井筒的封堵是该阶段实现稳定泄油的重要原因。在矿场试验中,应从井网模式、点火参数和注采制度等方面采取优化措施来维持燃烧前缘的稳定推进。
- 梁金中关文龙蒋有伟席长丰王伯军李晓玲
- 关键词:水平井展布特征物理模拟
- 注空气全温度域原油氧化反应特征及开发方式被引量:27
- 2020年
- 通过模拟实验揭示了从30℃到600℃的注空气全温度域原油氧化反应特征,将原油注空气氧化反应划分为溶解膨胀、低温氧化、中温氧化和高温氧化4个温度区间,总结了不同温度区间的氧化反应机理。根据原油氧化特征结合矿场试验成果,提出稀油油藏注空气开发技术划分为减氧空气驱和空气驱,稠油油藏注空气火驱技术划分为中温火驱和高温火驱。稀油油藏温度低于120℃,应选择减氧空气驱,高于120℃,可直接采用空气驱开发;普通稠油油藏燃烧前缘温度低于400℃可选择注空气中温火驱开发,普通稠油油藏和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的特/超稠油油藏,燃烧前缘温度高于450℃可选择注空气高温火驱开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近10年的攻关和开发试验证实,空气与其他气体驱油介质相比在技术、经济和气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仅适用于低/特低渗透稀油油藏、中高渗透稀油油藏,也适用于稠油油藏,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驱油介质。
- 廖广志王红庄王正茂唐君实王伯军潘竞军杨怀军刘卫东宋蔷蒲万芬
- 关键词:注空气油藏类型开发方式